1 / 12
文档名称:

2024年社科调研报告.docx

格式:docx   大小:23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4年社科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mama 2024/5/11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4年社科调研报告.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4年社科调研报告 】是由【mam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4年社科调研报告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4年社科调研报告社科调研报告1 调查显示,由于菜价偏贵直接反映了相当部分居民的基本生存压力较高,对低收入居民的压力更大,有近六成低收入居民普遍感觉为菜价偏贵。 其中,租房居民与购房居民对菜价的主观感受有较大差异,%,%,这可能表明未购商品房居民的生活压力更大。 报告因此提出,进一步平抑菜价,对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十分重要。 调查还显示,八成居民认为目前上海公益文化场所的分布较为均衡且能满足需求。 上海居民最常选择的文化休闲地为电影院/剧院和公园/公共绿地,其次为文化休闲广场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去书店/音像店/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的居民最少。 居住地靠近市中心的居民经常去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该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地段居民;远离市中心的沪人经常去的是电影院/剧院和酒吧/ktv。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现象提示,为实现上海建设文化大都市的目标,应推动建设更多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等艺术场馆,并注意场馆资源分布的均衡性。 虽然场地能满足需求,但超过两成沪人几乎没有文化休闲时间,每周有3小时以内和6小时以内文化休闲时间的`居民各占三成,%。 随着城市公交系统的发展,上海居民的日常出行越来越方便,也获得市民高度评价。调查显示,近九成居民等候公交车的时间在10分钟以内。 同时,上海菜场、公交布点最为合理便捷,八成常住居民已能普遍享受15分钟生活圈服务。 该份报告由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社会学研究所基于民生民意民情年度调查数据,分析18至65岁上海常住居民社区生活、文化休闲状况现状得出。社科调研报告2 4月13日,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上海居民住房及物业状况最新调查报告显示,,。 上海人的居住和购房情况如何?4月13日,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社会学研究所发布了上海居民住房及物业状况最新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上海近一半居民在中-外环间购房,,。 中-外环间居住较集中 课题组依据最新获得的民生民意年度调查数据,深入分析了上海市居民(18-65岁本市常住居民,包括户籍居民和在沪居住半年以上的外地户籍居民)的居住及物业现状。 调查显示,上海居民居住于内环内、内-中环间、中-外环间、外-郊环间、%、%、%、%、%。调查还显示,上海居民在内环内、内-中环间、中-外环间、外-郊环间、%、18%、%、%、%,近一半居民在中-外环间购房。 另外,居民租住单位宿舍、租住商品房、与亲友同住、已购商品房、保障性住房、%、%、%、%、%、%。 课题组负责人表示,近六成上海常住居民通过购买商品房实现了“居有其屋”愿望,一成居民通过保障性住房解决住房问题。这表明,经过近20年的城市建设,上海百姓居住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调查显示,,,。 课题组负责人指出,这表明家庭小型化为上海市主流居住模式。调查同时显示,上海居民建筑面积内部差异仍较大,最高人均建筑面积(129平方米)是最低人均建筑面积()。 低学历“挤出效益”明显 调查显示,教育程度与上海常住居民的居住地理分布,呈现出明显的“w”趋势。换言之,教育程度越低的常住居民群体居住于郊环外比例越高,达到了40%,是其他群体之两倍。 调查同时显示,个人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3-%%,几乎是个人年收入在7-10万、10万元以上居民的2-5倍。 课题组负责人表示,上海郊环外居住环境虽说不错,但通勤、就学、就医设施相对市中心区仍有较大差距。这提示我们,为广大低收入群体提供更便利、更优质的居住房仍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艰巨任务。 30岁以下购房压力最大 调查统计发现,上海市从业人员中,30岁以下、30-39岁、40-49岁、50-59岁四个年龄段的居民,拥有商品房的`比例(不包括购买保障性住房)%、%、%、%。可以看出,随着年龄增大,购房比例也随之提高。对照发现,30岁以下年轻群体拥有商品房比例远低于其他年龄群体,他们当中有近四成(%)人租住在单位宿舍或商品房。 课题组负责人称,上海30岁以下年轻人的购房压力最大,政府应该在公积金贷款、提供过渡性保障房等方面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以改善这一群体的住房条件。 收入对购房面积影响小 调查显示,个人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3-5万、5-7万、7-10万、10万元以上的上海市常住居民,、、、、,趋势上显示出“v”字形,但绝对值相差不大,最大面积值与最小面积值差距在5平方米以内,且最高收入群体(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与最低收入(年收入在3万以下)群体的人均购房面积差在1平方米以内。 课题组进一步交互分析表明,收入对居民购房率的影响更大,高收入群体(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购房率比其他群体高出10%~20%。这一结果表明,收入对居民购房率的影响显著,而对购房面积的影响并不明显。 有商品房自我认同增加 调查显示,租住单位宿舍、租住商品房的居民,自我认同“中产阶层”%%,而已购商品房居民,自我认同“中产阶层”%。 课题组负责人指出,在上海这样高房价的大城市,拥有商品房与没有拥有商品房,会导致居民对社会地位自我认知的明显差异。 另外,上海本地户籍居民购买商品房比例,显著高于非本地户籍居民。对照发现,%%,。 课题组负责人表示,这一方面反映,总体上本地户籍居民居住条件明显好于非本地户籍居民;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出,外地来沪居民若想在“北上广”大城市生活、工作,必须要具备各种竞争拼搏的条件与准备。社科调研报告3 昨日,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子女教育”民生民意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内环内市民择校行为更加普遍,收入越高的家庭,选择择校的可能性越大。 调查显示,在义务教育的就读学校中,多数市民选择就近入学公办中小学,高收入家庭和居住于“内环内”的居民择校行为更普遍。 具体而言,在有适龄小学生的家庭中,%的就读学校属于“公办小学,就近入学”,%的就读学校属于“公办小学,择校”,%的就读学校则就读于“民办小学”。在有适龄初中生的家庭中,选择“就近入学公办初中”%,选择“择校公办初中”%,选择“民办初中”的占6%。 数据显示,对于家庭年收入在“10万及以下”的组群而言,%%;但对于年收入超过20万的家庭而言,%%。由此可见,收入越高的家庭,选择“择校”的可能性越大。 在小学阶段,居住于“内环—外环间”的市民是最积极的择校参与者。这一群体选择就近入学公办小学的比例最低,%%,均高于其他两个组群。但到了初中阶段,居住于“内环内”的`市民则成为了择校的典型群体。数据显示,%,%,%。 “费用高低”最不看重 对受访市民而言,在为孩子选择学校时,56%的人最看重“教育质量”,选择“离家近”%,选择“学校名气”%,选择“学校特色”的占7%,选择“升学率”%,而选择“费用”%。由此可见,市民最看重的是学校的“教育质量”,而最不看重的则是“费用高低”。 当前,购买“学区房”已成为中小学阶段择校的重要方式之一。调查显示,%的市民曾为了子女进入优质中小学而特意购买“学区房”。 在年收入在“”的家庭中,有近三成家庭特意购买了“学区房”;年收入为“10万及以下”的家庭中,%;但是,在年收入为“-20万”和“-15万”的家庭中,特意购买“学区房”%%。由此可见,收入家庭组和最低收入家庭组均是以房择校的积极参与者,而中等收入家庭则相对“淡然”。社科调研报告4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加大了对信息科技的投入,使得网络信息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从总体上看,目前农信社在科技工作上,各项规章制度比较健全,设备运行比较正常,软件管理比较规范,资料保管比较好。但是与股份制银行比,据有关调查显示,农信社的整体信息化程度要落后7年至8年。可以说农信社的科技工作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 ,思想认识不到位。信用社员工特别是领导干部普遍年龄较大,学历较低,对科技知识学****掌握得不多,思维定式仍然沿用老办法多,对新事物接受少,接受慢,因而对快速发展的信息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具体表现为“三个不知道”:一是不知道有哪些最新的科技手段;二是不知道如何让科技推动业务工作的开展;三是不知道如何检查科技工作。对科技工作往往很茫然,束手无策,认为是太专业的工作,工作决策中主动应用得少。 ,人员配备不到位。主要是专职人员少,技术队伍力量比较薄弱,有的联社科技部门都不单设,有的即使单设,人员也不多,只有2人,但信用社网点多,现在一个联社少则十多个,多则上百个信用社,而现在信贷、会计等部门,人民银行、银监会及上级省联社上线使用的程序越来越多,大小程序均在十几个,任务特别重,人员配备根本不到位。 ,整体规划不到位。由于信用社是一级法人,条线组织机构不健全,长期由人民银行等机构代管,而科技工作需要投入的资金又比较多,所以整体规划能力差,基层只能是各自为阵,这是信用社科技工作落后的最主要原因。 ,岗位培训不到位。信用社目前科技人才匮乏,极少有科班出身、专业对口的本科以上的毕业生,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百分比远远低于其他的金融机构。在人才少、基础差的情况下,系统的培训也很少,从专业管理员到一线的操作员,基本都是干中学,学中干,素质虽然有所提高,但与时代的要求尚有差距,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知识,他们很难承担日益繁重的科技任务。 ,综合管理不到位。由于人员水平限制和制度观念淡薄,对科技工作综合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为:个别人随意离开工作岗位,且不及时签退;密码设置规律性强,喜用易记的生日、家庭或单位的电话号码作密码,保密性差;发电机的配备不足,一旦停电,长距离的路程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调配工作;有少数营业网点对设备随意摆放,线路凌乱,没有理顺、固定;有些网点网络设备运行环境较差,防震、防潮、防火、防鼠等防范措施不到位;有些用作管理的计算机尚未安装杀毒软件,或虽已安装但不能及时升级;有些机房还储存有辐射性、强磁性、易燃性物品,对正常营运形成了潜在威胁等。由于管理不到位,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系统开发不到位。中西部地区因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其农信社信息化建设还基本停留在电子化阶段,即以电子化代替手工处理业务,系统研发很少;东部地区虽然较发达,但是许多地方仍然储蓄不能跨县通存通兑、全省结算渠道不通,数据资料分散存储,难以综合统计和管理;应用系统版本有中创、神州数码等多个版本,各模块间相互分离,处理不一致;原应用系统无源程序,维护成本高,后续开发难;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多渠道电子服务方式没有。同时办公自动化远远不够,很多省份一点都没有进展。系统开发不到位,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求。 二、对策建议 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服务功能显著增强,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信息化建设的相对滞后,很多情况下农村信用社依然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因此必须要加快科技建设,加速科技进步、加强科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