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胡希恕:辨证施治概论全文.pdf

格式:pdf   大小:2,362KB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胡希恕:辨证施治概论全文.pdf

上传人:1781111**** 2024/5/11 文件大小:2.3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胡希恕:辨证施治概论全文.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胡希恕:辨证施治概论全文 】是由【17811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胡希恕:辨证施治概论全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胡希恕)按语:集中反映了胡希恕先生研究《伤寒论》的核心观点和主要成就,曾部分刊载于1980年底4期《北京中医学院学报》。冯世纶老师多次提到胡老对于学术研究的态度非常严谨,发表观点异常慎重,几近严苛,除反复讲授《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外,系统成文发表的东西仅此一篇。对我们了解和研究先生的学术思想弥足珍贵!第一节仲景书取法于《汤液经》辨证施治,是说明中医以药治病的方法,亦常被称为辨证论治,我以为辨证施治更较朴实。本来吗,有是证即用是药,还要引经据典地议论一番,干什么?旧时社会为了写给富贵老爷们看,显得自家儒气,便于售技讨饭,这种可怜像,现在没必要了,因此乃采用辨证施治,作为本著讨论的专题。中医治病,之所以辨证而不辨病,是于它的发展历史分不开的,因为中医发展远在数千年前的古代,当时既没有进步科学的依据,又没有精良器械的利用,故势不可能有如近代西医面向病变的实质和致病的因素,以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只有凭借人们的自然官能,于患病人体的症状反应,探索治病的方法经验,经实践复实践,不但为促进了四诊的进步、药性的理解和方剂配制的发达,而且对于万变的疾病,亦终于发明了一般的规律反应,并于此一般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试验成功了通治一般疾病的种种验方,所谓《伊尹汤液经》即集验方的最早典籍,不过这亦和《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一样,本是难以数计的民众,于长期不断的疾病斗争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却记在帝王宰相们的功德薄上。《汤液经》见于《汉书·艺文志》,晋皇甫谧于《甲乙经序》谓:“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可见仲景著作大都取材于《汤液经》,谓为论广者,当不外以其个人的学识经验,或间有博采增益之处,后人以用之多验。《汤液经》又已失传,遂多误为张氏独出心裁的创作,因有“方剂之祖”、“医中之圣”等无稽过誉的推崇。试问:在科学还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于变化莫测的疾病证候反映上,探求疾病一般的发展规律和治疗准则,并制定出种种必验的治方,若不是在长久的年代里和众多的人体上,历经千百万次的反复试验、观察,反复实践,又如何可能完成这样百试百验的精确结论?故无论伊尹或张仲景都不会有这样奇绩的发明,而只能是广:..在不断的疾病斗争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伟大成果。它有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而决不是,亦不可能是某一个时代,更不要说是某一个人便能把它创造出来。《汤液经》的出世即标志了辨证施治的方法长成,但《汤液经》亦不会出于遥远的商代,更与伊尹拉不上关系,至于张仲景,要不外是《汤液经》的杰出传人,《汤液经》已不可得,赖有仲景书,则辨证施治的规律法则和多种多样的证治验方,幸得流传下来,此又不能不说是仲景功也。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只以仲景序言中有“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的为文,遂使注家大多走向附会《内经》的迷途,影响后来甚大。其实细按其序文,绝非出自一人手笔,历来识者亦多疑是晋人作伪,近世杨绍伊辨之尤精,今择要介绍于下,以代说明。杨绍伊在其所著《伊尹汤液经》中写到:“知者以此篇序文,读其前半,韵虽不高而清,调虽不古而雅,非骈非散,的是建安。天布五行,与省疾问病二段,则笔调句律,节款声响,均属晋音,试以伤寒例中词句,滴血验之,即知其是一家骨肉??再以文律格之,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文法中为浑说,撰用《素问》、《九卷》等五句,在文法中为详举,凡浑说者不详举,详举者不浑说,原文当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仍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此本词自足,而体且简,若欲详举,则当云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不当浑说又后详举也。??且《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三书,三阳三阴篇中无一语道及,辨脉平脉之答曰师曰类,又非仲景自作,其《伤寒例》一篇,为叔和之作,篇中已有明文。而《伤寒例》,即首引《阴阳大论》,篇中之语,亦悉出此三书,是三书乃叔和撰用之书,非仲景博采之书也。再以叔和撰次者证之,叔和撰次之篇有《平脉法》一篇,此撰用之书,有平脉辨证一种,此撰用之平脉辨证,即平脉法出处之注脚,平脉法即为出于平脉辨证,则平脉辨证必非仲景所博采。又三阳三阴篇中,叔和撰次之可考,见者,除问曰答曰之辨脉法类,与问曰师曰之平脉法类外,无第三类,此撰用之书,除《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三书,为撰《伤寒例》之书外,亦唯《胎胪药录》、《平脉辨证》二种,平脉法之问曰师曰类,既为出于平脉辨证,则辨脉法之问曰答曰类,必为出于《胎胪药录》无疑,由是言之,叔和之作伪,实欲自见其所撰用之书,下之二段为自述其渊源所自而已”。仲景书古文古奥,本来难读,向来读者又惑于叔和的伪序,大都戴上了《内经》的带色眼镜,因而不可能更客观地看待仲景书,惟其如此,也就不可能通过仲景书,以阐明辨证施:..中医的辨证施治,是广大劳动群众与疾病斗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而不是什么生而知之的圣人创造出来的,关于这一点,是无人加以否认的吧?惟其是来自于实践,当然必有其客观的形式和真理,形式即以上所说的辨证施治的方法体系,真理即以上所说的辨证施治的精神实质。但此实践的总结,今只有见之于仲景书,则于辨证施治的研究,若舍仲景书,又于何处求之呢?本著即***仲景书的证治精神,和结合临证的实践而进行深入探讨。第二节论六经与八纲经方辨证主要是六经八纲,经方施治,亦主要是在六经八纲基础上制定治疗的准则,所以对于经方辨证施治的研究,则六经和八纲是首应探讨的核心问题,为便于说明,以下先从八纲谈起。八纲:是指表、里、阴、阳、寒、热、虚、实而言,其实表、里的中间还应有个半表半里,按数来讲本来是九纲,由于言表里,即含有半表半里在内的意思,故****惯常简称之为八纲,今依次述之于下。表、里和半表半里:表指体表,即由皮肤、肌肉、筋骨等所组成的机体外在躯壳,则谓为表,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体部,即称之为表证。里指机体的极里面,即由食道、胃、小肠、大肠等所组成的消化管道,则谓为里,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体部,即称之为里证。半表半里指表之内,里之外即胸腹二大腔间,为诸多脏器所在之地,则为半表半里,若病邪集中反应于此体部,即称之为半表半里证。总之,表、里、半表半里三者,为固定的病位反映,或为表,或为里,或为半表半里,虽有时表与里、或与半表半里、或半表半里与里、或表与半表半里、又与里同时出现,但绝不出此三者范围。按以上所谓病位,是指病邪所反映的病位,不是指病变所在的病位,虽病变在里,但病邪集中地反映于表位,中医称之为表证,亦或称之为邪在表、或病在表。反之,虽病变在表,但病邪集中反映于里位,中医即称之为里证,亦或称之为邪在里、或病在里,以下同此,不另说明。阴和阳:阴指阴性证,阳指阳性证。人如患了病,未有不影响机体的机能改变的,尤其首先是代谢机能的改变,而其改变不是较正常为太过,便是较正常为不及,如其太过,则患病机体亦必相应的要有亢进的、发扬的、兴奋的等等这类太过的病征反映出来,即称之为阳:..反映出来,即称之为阴证。故疾病虽极复杂多变,但概言其为证,不为阴,便为阳。寒和热:寒指寒性证,热指热性证,若患病机体反映为寒性的证候者,即称之为寒证。若患病机体反映为热性证候者,即称之为热证。基于以上阴阳的说明,则寒为不及,当亦阴之属,故寒者亦必阴,则热为太过,当亦阳之属,故热者亦必阳。不过寒与热,是一具有特性的阴阳,若泛言阴,则不定必寒,若泛言阳,则不定必热,故病有不寒不热者,但绝无不阴不阳者。虚和实:虚指人虚,实指病实,病还未解,而人的精力已有所不支,机体的反映显示出一派虚衰的形象者,即称之为虚证。病势在进,而人的精力并亦不虚,机体反映显示出一派充实的病证者,即称之为实证。由于以上的说明,可见虚实亦和寒热一样,同属阴阳中的一种特性,不过寒热有常,而虚实无常,寒热有常者,即如上述,寒者必阴,热者必阳,在任何情况下永无变异之谓。但虚实则不然,当其与寒交错互见时,而竞反其阴阳,故谓无常,即如虚而寒者,当然为阴,但虚而热者,反而为阳。实而热者,当然为阳,但实而寒者,反而为阴。以是则所谓阳证,可有或热、或实、或亦热亦实、或不热不实、或热而虚者,则所谓阴证,可有或寒、或虚、或亦虚亦寒、或不寒不虚、或寒而实者,此可以下表明之(见表1)。表1证之阴阳寒热虚实关系阳证阴证种类阳寒热虚实种类阴寒热虚实阳证★阴证☆阳热证★★阴寒证☆☆阳实证★★阴虚证☆☆阳实热证★★★阴虚寒证☆☆☆阳虚热证★★★阴实寒证☆☆☆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的三阳,和太阴、少阴、厥阴的三阴而言,《伤寒论》虽称之:..基于以上八纲的说明,则所谓表、里、半表半里三者,均属病位的反映,则所谓阴、阳、寒、热、虚、实六者,均属病情的反映,不过病情势必反映于病位,而病位亦必因有病情的反映而反映,故无病情则亦无病位,无病位则亦无病情,以是则所谓表、里、半表半里等证,同时都必伴有或阴、或阳、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的为证反映,同理则所谓阴、阳、寒、热、虚、实等证,同时亦都必伴有或表、或里、或半表半里的为证反映,由于寒、热、虚、实从属于阴、阳(如表4),故无论表、里、或半表半里,均有阴阳二类不同的为证反映,三而二之为六,即病之见于证的六种基本类型,亦即所谓六经者是也,今示其相互关系如下表(表2)。表2病位病情与六经八纲六经病位病情表阳太阳病里阳阳明病半表半里阳少阳病里阴太阴病表阴少阴病半表半里阴厥阴病按:中医的发展原是先针灸而后汤液,以经络名病****惯已久,《伤寒论》沿用以分篇,本不足怪,全书始终贯穿着八纲辨证精神,大旨可见。惜大多注家执定经络名称不放,附会《内经》诸说,故终弄不清辨证施治的规律体系,更谈不到***其精神实质了。其实六经即是八纲,经络名称本来可废,不过本著是通过仲景书的阐明,为便于读者对照研究,因并存之,《伤寒论》对于六经各有概括的提纲,今照录原文,并略加注语如下::..。注解:太阳病,即表阳证,意是说,太阳病是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证候为特征的,即是说,无论什么病,若见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者,即可确断为太阳病证,便不会错误的。“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注解:阳明病,即里阳证。胃家实,谓病邪充实于胃肠的里面,按之硬满而有抵抗或压痛的意思。大意是说,凡病胃家实者,即可确断为阳明病。“阳明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注解:胃家实,为阳明病的腹证,此外还有阳明病的外证,可供我们诊断。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这一系列证候,即其外证,凡病见此外证者,亦可确断为阳明病。“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注解:少阳病,即半表半里阳证,意是说,少阳病是以口苦、咽干、目眩等一系列证候为特征的,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少阳病。“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注解:太阴病,即里阴证,意是说,太阴病是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一系列证候为特征的,凡病见此一系列证候者,即可确断为太阴病。太阴病的腹满为虚满,与阳明病胃家实的实满大异,若误以实满而下之,则必益其虚,将致胸下结硬之变。“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注解:少阴病,即表阴证,这是对照太阳病说的,意即是说,若前之太阳病,脉见微细,并其人但欲寐者,即可确断为少阴病。“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注解:厥阴病,即半表半里阴证,大意是说,厥阴病常以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等一系列证候反映出来,凡病见此一系列证候者,即可确断为厥阴病。半表半里证不可下,尤其阴证更当严禁,若不慎而误下之,则必致下利不止之祸。按以上只是说明一下大意,至于详解,均见于分论各章,故此从略。:..或传入于半表半里、或自半表半里传入于里、或自表传入于半表半里而再传入于里,此即谓表里相传。病本是阳证,而后转变为阴证、或病本是阴证,而后转变为阳证,此即谓为阴阳转变。并病和合病:病当表里相传时,若前证未罢,而后证即作,有似前证并于后证一起而发病,因名之为并病,如太阳阳明并病、少阳阳明并病等均属之。若不因病传,于发病之始,则表、里、半表半里中的二者、或三者同时发病,即谓为合病,如太阳阳明合病、三阳合病等均属之。六经八纲辨证的顺序:关于六经和八纲,已述如上,兹顺便谈一下有关辨证的顺序问题:病之见于证,必有病位,复有病情,故八纲只有抽象,而六经乃具实形。八纲虽为辨证的基础(因六经亦来自八纲),但辨证宜从六经始(以其有定形)。《伤寒论》以六经分篇,就是这个道理。六经既辨,则表里分而阴阳判,然后再进行寒热虚实的分析,以明确阴阳为证实质(参看表4)。至此则六经八纲俱无隐情了,是亦自然而然的辨证顺序也。按半表半里为诸脏器所在之地,病邪充斥于此体部,往往诱使某一脏器或某些脏器发病,以是则证情复杂多变不如表里为证单纯容易提出概括的特征,即如少阳病的口苦、咽干、目眩,虽可说明半表半里的阳热证,但阳证不热或少热,即不定有此特征。至于厥阴病所述,亦只是对照少阳病一些证候说的(参看分论),尤其不够概括,以是则少阳、厥阴之辨,便不可专凭上述的特征为依据,而不得不另想辨证之道了,其法亦很简易,因为表、里易知,阴、阳易辨,若病既不属表又不属里,当然即属半表半里;其为阳证则属少阳,其为阴证则属厥阴,《伤寒论》三阳篇先太阳,次阳明而后少阳,三阴篇,先太阴,次少阴而后厥阴,均将半表半里置于最后,即暗示人以此意。有的后世注者以其排列与《内经》传经的次序同,因附会《内经》按日主气之说,谓病依次递传周而复始,不但仲景书中无此证治实例,而且实践证明亦没有阳明再传少阳之病,尤其六经传遍又复回传太阳,真可称为怪哉病了。至于三阳先表后里,三阴先里而后表,乃从以外为阳,里为阴,故阳证之辨因从表始,阴证之辨因从里始,别无深意。第三节论治则此所谓治则,即通过六经八纲的施治准则,今略述于下:太阳病,病在表宜发汗,不可吐下,如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等均属太阳病的发汗剂。少阴病,虽与太阳病同属表证,亦宜汗解,但发汗须酌加附子、细辛等温性亢奋药,如桂枝加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均属少阴病的发汗剂。:..虎汤。若胸中实,则宜吐,不宜下,吐剂如瓜蒂散。阳明病不宜汗。太阴病,虚寒在里只宜温补,汗、下、吐均当严禁。少阳病,病在半表半里,只宜和解,汗、下、吐均非所宜,如柴胡汤、黄芩汤等,皆少阳病的解热合剂。厥阴病,虽与少阳病同属半表半里,法宜和解而禁汗、下、吐的攻伐,但和宜温性强壮药,如当归四逆汤、乌梅丸等均属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者,谓寒证宜温热以驱其寒,如干姜、附子、乌头等配剂属之。热者寒之者,谓热证宜寒凉药以除其热,如栀子、黄芩、石膏等配剂属之。虚者补之,实者攻之:虚者补之者,谓虚证宜强壮药以补益其不足,汗、下、吐均当禁用。实者攻之者,谓实证宜以汗、下、吐等法彻底以攻除其病,强壮补益等药大非所宜,例如理中汤、建中汤等皆补虚剂;麻黄汤、承气汤等皆攻实剂也。按表、里、阴、阳之治已括于六经,故于八纲只出寒、热、虚、实四则。第四节论方证六经和八纲,虽然是辨证的基础,并且于此基础上,亦确可制定施治的准则,有如上述,不过若说临证的实际应用,这还是远远不够的,例如太阳病依法当发汗,但发汗的方剂为数很多,是否任取一种发汗药即可用之有效呢?我们的答复是不行、绝对不行,因为中医辨证,不只要辨六经八纲而已,而更重要的是还必须通过它们,以辨方药的适应证,太阳病当然须发汗,但发汗必须选用适应整体情况的方药,如更具体地讲,即于太阳病的一般特征外,还要细审患者其他一切情况,来选用全面适应的发汗药,这才可能取得预期的疗效,即如太阳病,若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则宜与桂枝汤;若无汗出、身体疼痛、脉紧而喘者,则宜与麻黄汤;若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则宜与葛根汤;若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则宜与大青龙汤。以上诸方,虽均属太阳病的发汗法剂,但各有其固定的适应证,若用得其反,不但无益,反尔有害。方药的适应证,即简称之为方证,某方的适应证,即称之为某方证,如桂枝汤证、麻黄汤证、葛根汤证、大青龙汤证、柴胡汤证、白虎汤证等等。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亦即辨证的尖端,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其主要关键就是在于方证是否辨的正确。不过方证之辨,不似六经八纲简而易知,势须于各方的具体证治细玩而熟记之,详见分论各章,于此从略。:..论辨证施治实质辨六经,析八纲,再辨方证,以至施行适方的治疗,此即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体系,已略述如前,不过中医辨证施治,究竟治的疾病是什么?是一种什么治病的方法,这是关系辨证施治的精神实质问题,对于中医的理解甚关重要,因特提出讨论如下。基于前之六经八纲的说明,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不论什么病,而患病人体的反应,在病位则不出于表、里、半表半里,在病情则不出于阴、阳、寒、热、虚、实,在类型则不出于三阴三阳。验之于临床实践,这都是屡经屡见的事实。以是可知,则所谓六经八纲者,实不外是患病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中医经方辨证即以它们为纲,中医施治,也是通过它们而制定施治的准则。故可肯定地说,中医的辨证施治,其主要精神,是于患病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兹以太阳病为例释之如下。如前所述,太阳病并不是一种各别的病,而是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的证候为特征的一般的证。有如感冒、流感、肺炎、伤寒、麻疹等等,于初发病时,经常发作这样太阳病之证,中医即依治太阳病的发汗方法治之,则不论原发的是什么病(西医诊断病更是如此),均可给以彻底治愈。试想,以基本不同的各种病,而竟都发作太阳病这样相同的证,这不是患病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是什么?依治太阳病证的同一发汗方法,而能治愈各种基本不同的病,这不是于患病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而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又是什么呢?再就方证的说明来看,对于六经八纲治则的执行,势必遵循适应整体用药的严格要求,显而易见,则中医的辨证施治,还具有适应整体治疗的另一精神,也就是说,中医辨证施治,虽然是于患病人体一般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但同时必须在适应整体的情况下施行之。若为中医辨证论治下一个简明的定义,那就是:于患病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而适应整体,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众所周知,中医以一方常治多种病,而一种病常须多方治疗,即这种治疗精神的有力证明。于疾病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而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这确是祖国医学的伟大发明,但为什么疾病会有六经八纲一般的规律反应,此为有关辨证施治所以有验的理论根据,故有加一探讨的必要,因略述浅见以供参考。对于辨证施治的精神,虽如上述,但它究竟治疗疾病的实质是什么?这一本质的问题还未明确,因而也就无从知其所以有验的道理。解答这个问题,只有弄清患病人体之何以会有六经八纲这样一般的规律反应才行。基于唯物辩证法:“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一普遍真理,则患病人体之所以有六经八纲这样一般的规律反应,其主要原:..众所周知,冬时天寒则多溺,夏时天热则多汗。假如反其道而行之,人于夏时当不胜其热,而于冬时将不胜其寒,此皆人体抗御外来刺激的妙机。若论疾病的侵害,则远非天时的寒热所能比,人体自有以抗御之,又何待言!中医谓为正邪交争者,意即指此,屡有不治即愈的病,均不外于正胜邪却的结果。不过往往由于自然良能的有限,人体虽不断斗争,而病终不得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于是则正邪相拒的情况,亦随时以证的形式反应出来。如所谓表证,即是人体欲借发汗的机转,自体表以解除其病的反应。如所谓里证,即是人体欲借排便或涌吐的机转,自消化管道以解除其病的反应。如所谓半表半里证,即是人体欲借诸脏器的功能协力,自呼吸、大小便、出汗等方面以解除其病的反应。此为基于人体的自然结构,势所必然的对病斗争的有限方式,以是则表、里、半表半里便规定了凡病不逾的病位反应。若人体的机能旺盛,则就有阳性的一类证反应于病位;若人体的机能沉衰,则就有阴性的一类证反应于病位。一句话,疾病侵入于人体,人体即应之以斗争,疾病不除,斗争不已,以是则六经八纲便永续无间地而见于疾病的全过程,成为凡病不逾的一般的规律反应。古人于此早就有明确的认识,以下介绍有关论说,以供参考。《素问·评热病论》曰:“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出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此段大意是说,今邪气与精气、正气交争于体表的骨肉间,此原是人体欲借以发汗的机转而解除病邪,故一般说来能得汗出者,大都是病邪却而精气胜。精气来自谷气,化生于胃,如果精气真胜,则其人当能食。邪气使人发热,如果邪气真却,则必不复热,若复热,为邪气还在,汗出,为精气外越,今汗出而还发热,显系邪胜而精亡,而不得谓为邪却而精胜也。若更不能食,则精气断绝而邪气独留,故不免于死。《伤寒论》第9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这一条是说,伤寒初作,则邪气与精气交争于骨肉,即太阳病在表的一般病理过程。若精气已不足拒邪于外,则退而卫于内。以是则体表的血弱气尽,腠理遂不密守而开,邪乃乘虚入于半表半里,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因而胸胁苦满,这就进入少阳病的病理阶段了。正邪分争,即正邪相拒的意思。正进邪退,病近于表则恶寒,邪进正退,病近于里则恶热,故往来寒热。分争时则寒热作,否则寒热亦暂息,故休作有时。热邪郁集于胸胁,故嘿嘿不欲饮食。胸胁之处,上:..上,而痛在胃肠之下,故使其人欲呕,此宜小柴胡汤主之。按:以上《》一段虽是论阴阳交的死证,但与表证时,人体欲汗的抗病机制同理,尤其对精胜或邪胜的阐述均颇精详。《伤寒论》一段,是说太阳病自表传入半表半里,亦由于人体抗病机制的改变所致。古人对于疾病的体验,达到如此精深境界,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也。六经八纲的来历既明,对照前述的治则,显而易见,则中医的辨证施治,恰为适应人体抗病机制的一种原因疗法,其所以有验自非偶然。为证明所言非虚,再以太阳病证为例释之。如前所述,太阳病是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证候为特征的,今就这些证候分析如下。脉浮:这是由于浅在动脉的血液充盈所致。头项强痛:因为上体部血液充盈的程度为甚,故在上的头项体部,更感有充胀和凝滞性的疼痛。恶寒:体表的温度升高,加大了与外界气温的差距,故觉风寒来袭的可憎。由于以上的证候分析,正足以说明人体已把大量体液和邪热,驱集于上半身广大的机体表面,欲汗出而不得汗出的一种情况。太阳病的治则是发汗,这不正是适应人体欲汗出的病机,而使达到汗出的原因疗法吗?由以上可看出,适应人体的抗病机制的治疗,可以说是最理想的一种原因疗法,即号称进步的近代西医,恐亦不免以为是一种理想而已。但中医的辨证论治,其实质不是别的,而恰是这种最理想的治疗方法,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瑰宝,其科学内涵应诊视和发扬。第六节论食水瘀血致病食、水、瘀血三者,均属人体的自身中毒,为发病的根本原因,亦中医学的伟大发明,:大都不善摄生、饮食无节,因致肠胃功能障碍,或宿食不消,或大便秘结而使废物不得及时排出而促使毒物的吸收,因成自身的一种中毒证,仲景书中谓为宿食者,即食毒的为病,今择要述之。“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脉紧,头痛,风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注解:脉紧、头痛,乃风寒表邪常见证,但腹中有宿食不化,亦每见之,不可不知。“问曰: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注解:见大承气汤条。“脉数而滑者,实也,此为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注解:见大承气汤条。“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注解:见大承气汤条。“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注解:见瓜蒂散条。水毒:水毒大多由于肾机能障碍而使液体废物蓄积的结果,他如汗出当风、久伤取冷亦往往使欲自皮肤排出的废物滞留于体内,因成自身中毒证。仲景书中谓为湿、饮、水气者,即皆水毒之属,今择述如下。“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利其小便”。注解: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颇似伤寒表实证,但伤寒脉浮紧,今脉沉而细,乃湿着痹闭之应。小便不利,湿着不行,水谷不别,大便反快,此为湿痹之候,故但当利其小便则治。“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薰黄也”。注解:一身尽疼,发热,为湿热俱盛之候,湿家病此,身必发黄。“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复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中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故口燥烦也”。注解:湿家系在太阴,若转属阳明,湿散而热实者,原可议下,今其人但头汗出,里还不实,:..水气逆而不下,则胸满小便不利,水逆于上,而热陷于下,因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明之。舌白滑如胎,即有热之候。热则渴欲得饮,水气逆于上,竞不能饮,以是则口燥烦也。“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注解:见麻黄加术汤条。“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注解:见麻黄薏苡甘草汤条。“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耆汤主之”。注解:见防己黄耆汤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不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注解:见桂枝附子汤条。“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动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注解:见甘草附子汤条。“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依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注解:水不化气外充形体,而反下走肠间,故其人素盛今瘦肠鸣沥沥有声,此为痰饮。其流于胁下,咳唾引痛者,则为悬饮;其归于四肢而身体疼重者,则为溢饮;其上迫于肺,咳逆依息不得卧者,则为支饮。“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注解:水性寒,故胃中有留饮,则当胃的背部寒冷如掌大。“膈上病痰,喘满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疼,有似外感,但喘满咳唾,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皆饮之为状,故知其必有伏饮。“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注解:病人胃气未复,若饮水过多,停而不消,上迫胸隔必暴喘满,食少者胃气多虚,故凡食少而饮多者,势必留饮不消而为水停心下证,其剧甚者则心悸,轻微者则短气。“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注解:胃须温而健,饮须温而行,故胃气虚而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注解:见苓桂术甘汤条。“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注解:见苓桂术甘汤条。“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注解:见甘遂半夏汤条。“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注解:见十枣汤条。“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注解:见大青龙汤条。“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坚,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注解:见木防己汤条。“心下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注解:见泽泻汤条。:..。注解:见厚朴大黄汤条。“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注解:见小半夏汤条。“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注解:见己椒苈黄丸条。“卒呕吐,心下痞,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