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职业卫生防护知识.pdf

格式:pdf   大小:1,058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职业卫生防护知识.pdf

上传人:1781111**** 2024/5/11 文件大小:1.0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职业卫生防护知识.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职业卫生防护知识 】是由【17811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职业卫生防护知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职业卫生学相关定义●职业卫生学即是劳动卫生学,是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和如何改善劳动条件的一门学科。●基本任务是识别、评价和控制不良的劳动条件,以保护和促进劳动者的健康,从而提高劳动生产力,保障工农业生产的顺利发展。●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法定职业病:是指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禁忌症: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职业病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是从根本上消除或最大可能地减少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主要措施:(1)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制度(2)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放射性、高毒等作业特殊管理制度(4)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5)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制度(6)特殊人群保护职业病三级预防●第二级预防是当第一级预防未能完全达到要求,职业性有害因素开始损及劳动者的健康时,应及早发现并采取补救措施。主要措施有:(1)劳动者健康监护制度(2)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措施●第三级预防是对已发展成职业性疾病的患者,做出正确诊断,及时处理。主要措施:(1)职业病病人的诊断、鉴定制度(2)职业病病人的待遇保障严重职业病危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严重职业病危害:(1)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2)《高毒物品目录》所列的化学物质的;(3)可能产生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粉尘的;(4)可能产生石棉纤维粉尘的;(5)卫生部规定的其他应列入严重职业病危害范围的。粉尘与尘肺●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够较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根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70--2002),目前共有12种尘肺(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石棉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卫生学意义、粉尘的化学成分和粉尘浓度?2、粉尘的分散度?3、粉尘的硬度?4、粉尘的溶解度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粉尘在呼吸道的沉积>15μm为非吸入性粉尘。≤15μm为可吸入性粉尘。<5μm为呼吸性粉尘15~10μm的粒子绝大部分被上呼吸道(鼻、咽、腔、支气管及分支)阻挡,沉积于上呼吸道。5μm以下的粒子可达呼吸深部和肺胞区,部分沉降于终末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壁。另一部分随呼吸排出体外。●人体对粉尘的清除人体对沉积在呼吸道的粉尘主要通过粘液纤毛装置的纤毛摆动和肺泡巨噬细胞吞噬等方式清除。可使进入呼吸道的97%~99%的:..3%尘粒沉积在体内。长期吸入粉尘可使人体防御功能失去平衡,清除功能受损,使粉尘过量沉积,造成肺组织损伤,形成疾病。●粉尘对人体致病作用①呼吸系统疾病:尘肺、粉尘沉着症、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性鼻炎、支气管哮喘②局部作用:堵塞性皮脂炎、粉刺、毛囊炎、脓皮病影响尘肺发病的主要因素●与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粉尘浓度、分散度、接尘时间(工龄)、防护措施和接触者个体素质条件等因素有关。●个体差异:既往患有肺结核、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易患矽肺。尘肺临床表现●症状与体征气喘、胸闷、胸痛、咳嗽、咳痰等,并逐渐加重。〔肺代偿功能很强,在X线有明显改变时,仍有部分患者无自觉症状。〕●X线胸片改变●肺功能改变尘肺并发症●最常见是肺结核,可以促使病情发展,并且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肺及支气管感染,自发性气胸,肺心病等尘肺诊断:..可靠的职业史,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资料,技术质量合格的射线后前位胸片为主要依据。●参考动态观察资料及尘肺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检查,除其它疾病,对照标准片作为诊断和分期。尘肺的预防《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防治条例》?职业禁忌证:①<18岁②活动性肺结核③严重的慢性上呼吸道及支气管疾病④影响肺功能的胸部疾病(弥漫性肺纤维化、肺气肿、严重的胸膜肥厚与粘连、胸廓畸形)⑤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体检①就业前发现就业禁忌证②定期早发现早处理③脱尘?3、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①防尘口罩②送风式防尘头盔③不吸烟?4、粉尘最高容许浓度(<SiO210%):..(mg/m3)8小时工作日平均容许浓度接触水平。②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0(mg/m3)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超过15分钟。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分级二级尘肺Ⅲ期,伴肺功能中度损伤或呼吸困难3级;?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分级三级尘肺Ⅲ期;尘肺Ⅱ期伴肺功能中度损伤或呼吸困难3级;尘肺Ⅰ、Ⅱ期合并活动性肺结核;?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分级四级尘肺Ⅱ期;尘肺Ⅰ期伴肺功能中度损伤;?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分级六级尘肺Ⅰ期,伴肺功能轻度损伤;?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分级七级尘肺Ⅰ期,肺功能正常;高温作业?高温作业的主要类型①高温、强热辐射②高温、高湿③夏季露天作业:..高温作业时,人体可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主要为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的适应性变化。高温中暑致病因素?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及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①环境温度高,湿度大,风速小,劳动强度大,时间长,中暑的主要原因。②过度疲劳,睡眠不足,体弱,对热不适应,易诱发中暑。高温中暑的临床表现?中暑先兆高温作业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轻症中暑中暑先兆症状加重,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加快、体温升高至高38℃以上。?重症中暑分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高温中暑的处理?中暑先兆与轻症中暑:迅速离开高温作业环境,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安静休息,含盐、清凉的饮料,必要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滴注。?重症中暑:送医疗单位对症处理:..㈠1、技术措施①工艺流程的改进②通风降温?2、保健措施①合理饮料,补充与出汗量相等的水分和盐分。35L水/日/人20g盐/日/人1%绿茶1份+%盐开水1份、藩茄汤、绿豆汤、酸梅汤、盐汽水等饮水方式:少量多次,饮料温度15—20度为宜②补充营养,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4-15%,维生素A、B1、B2、C和钙③个人防护:工作服耐热性强,导热系数小而透气性能好;避免头部受到热辐射。④医疗预防,入暑前体检发现禁忌证:心血管器质性疾病;血管舒缩调节机能不全;持久性高血压;溃疡病;活动性肺结核;肺气肿;肝、肾疾病;明显的内分泌疾病(甲亢);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重病恢复期⑤保证有充分的睡眠与休息噪声对人体的影响及防护凡是人们不喜欢或不需要的声音称为噪声。:..发出声波的振动体称声源。噪声单位是分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声音都称为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噪声对人体影响●、特异性作用(听觉)1)暂时性听阈位移(上移)2)永久性听阈位移,听力不能恢复到原来正常水平,属病理改变高频段30006000Hz在初10—15年内发展迅速,以后进展缓慢。语频段500、1000、2000Hz在初进展缓慢,但随时间和强度的增加的增加而逐渐加大。前者称听力损伤,语段位移达到一定程度出现语言听力困难为耳聋。●⒉非特异性作用1)神经系统噪声通过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皮质和植物神经中枢,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一系列反应。有情绪不稳。检查:脑电图α波改变,植物神经中枢调节功能减弱。2)心血管系统心率加快或减弱,血压不稳,多为升高,心电图呈缺血型变化,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增高。3)消化系统可有胃肠功能紊乱,消化力↓、食欲↓胃液↓、胃肠蠕动↓、全身免疫功能降低:..1、噪声强度?2、接触时间?3、噪声的频谱?4、类型和接触方式脉冲噪声比连续噪声大;持续接触比间断接触危害大。?5、个体差异①有少数特别敏感②患中耳疾病、严重神经功能症和心血管可加重。预防?1、工业噪声标准A声级,85dB/8小时?2、控制和消除噪声源①是防止噪声危害的根本措施②采取吸声、消声、隔声、隔振等措施降低对工人的影响?3、个人防护耳塞可减少20--35dB耳罩可减少30--40dB?4、卫生保健①听力检查,禁忌明显听觉器官、心血管、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检查前应脱离工作岗位16小时以后进行。噪声损害的听力曲线量以4000Hz为中心呈字型下降和发展。〕②合理安排休息并尽可能远离噪声噪声聋致残程度鉴定分级:..双耳听力损失≥91dBHL;?e)五级双耳听力损失≥81dBHL?f)六级双耳听力损失≥71dBHL;?g)七级双耳听力损失≥56dBHL;●h)八级双耳听力损失≥41dBHL或一耳≥91dBHL;●i)九级双耳听力损失≥31dBHL?或一耳损失≥71dBHL●j)十级双耳听力损失≥26dB?HL?,?或一耳≥56dBHL;毒物与职业中毒?毒物:指在一定条件下,投予较小剂量时可造成生物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中毒:生物体因毒物作用而受到损害后出现的疾病状态。?职业中毒是指劳动者在从事生产劳动的过程中,由于接触毒物而发生的中毒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生产性毒物主要经呼吸道、皮肤、消化道进入人体1、呼吸道:气体或气溶胶经呼吸道进入,通过肺胞直接进入大循环,毒作用发生的快,大部分职业中毒由此途径进入体内而引起。2、皮肤、生产过程中毒物经皮肤吸收而中毒也较常见,脂溶性毒物可经皮肤吸收。3、消化道个人卫生****惯不好和意外。影响毒物对机体作用的因素:..①化学结构②理化结构?2、毒物剂量、浓度、作用时间?3、毒物的联合作用?4、生产环境与劳动强度?5、个体感受性同一剂量的毒物反应也不同如性别、年龄、生理变动期(孕期、月经期、授乳期)、健康状况、营养、内分泌功能、免疫状况及遗传性缺陷有关(如苯中毒与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不同)职业中毒的预防?1、根除毒物?2、降低毒物浓度是预防职业中毒的中心环节①革新技术、改造工艺②通风排毒③建筑布局卫生●3、个体防护(1)防护服装、手套、眼镜(2)防护面具防护口罩与面具(3)个人卫生设施淋浴、冲洗设备(4)提高机体抵抗力?4、环境监测与健康监护:毒物浓度监测、就业前体检、排除就业禁忌症、定期体检,早发现及时处理。?5、建立职业安全操作规程并认真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