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2022小高考生物复习提纲.pdf

格式:pdf   大小:1,856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2小高考生物复习提纲.pdf

上传人:1781111**** 2024/5/11 文件大小:1.8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2小高考生物复习提纲.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2小高考生物复习提纲 】是由【17811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2小高考生物复习提纲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一、组成细胞的元素1、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C元素。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微量元素有Fe、Mn、Zn、Cu、B、Mo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O,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C。2、缺乏必需元素可能导致疾病。如:克山病(缺硒)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二、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1、水:(1)含量:是活细胞中含量是最多的物质。(2)形式:自由水:是可以自由流动的水。作用:①良好的溶剂;②参与细胞内生化反应;③物质运输;④维持细胞的形态(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较多)结合水:是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作用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结合水的含量增多,可以使植物的抗逆性增强)2、无机盐(1)存在形式: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2)作用①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Mg2+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Fe2+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I-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成分。②许多无机盐离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如动物Ca2+浓度过低肌肉抽搐、过高肌肉乏力。)③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平衡也很重要第二节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一、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碳原子之间可以通过单键相结合,也可以通过双键或三键相结合,形成不同长度的链状、分支链状或环状结构,这些结构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1、元素组成:由C、H、O3种元素组成。2二糖与多糖的水解产物:蔗糖→1葡萄糖+1果淀粉→麦芽糖→葡萄糖麦芽糖→2葡萄糖纤维素→葡萄糖乳糖→1葡萄糖+1半乳糖糖原→葡萄糖(另:能参与细胞识别,细胞间物质运输和免疫功能的调节等生命活动。)三、脂质1、元素组成:主要由C、H、O组成,有些还含N、P2、分类:脂肪、类脂(如磷脂)、固醇(如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3、共同特征:不溶于水4、功能:脂肪:脂肪是细胞内的良好的储能物质。脂肪还有保温、缓冲和减压的作用类脂中的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固醇: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中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四、蛋白质(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1、元素组成:蛋白质主要含C、H、O、N4种元素,大多还含有S,有的也含有P、Fe、Cu、Mn、I、Zn等元素。2、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20种)氨基酸结构通式:氨基酸的判断:①同时有氨基和羧基②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区别:R基的不同):许多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相连而成肽链,多条肽链盘曲折叠形成有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二肽:由2个氨基酸分子组成的肽链。:..多肽,其通常呈链状结构,称为肽链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的原因:组成蛋白质多肽链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的不同;...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数目、空间结构不同...:①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②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③一个肽链中至少有1个游离的氨基和1个游离的羧基,在R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羧基。五、核酸1、元素组成:由C、H、O、N、P5种元素构成2、基本单位: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1分子磷酸脱氧核苷酸1分子脱氧核糖(4种)1分子含氮碱基(A、T、G、C)1分子磷酸核糖核苷酸1分子核糖(4种)1分子含氮碱基(A、U、G、C)组成核酸的碱基有5种,五碳糖有2种,核苷酸有8种。4、生理功能:核酸是细胞中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核酸为DNA和RNA,遗传物质为DNA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的核酸为DNA或RNA,遗传物质为DNA或RNA第三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说的创始人是施莱登和施旺。(2)细胞学说的要点是: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从老细胞中产生。(3)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视野亮)高倍物镜观察:移动玻片使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偏左移左)→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视野暗)→调节大光圈、凹面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第二节细胞的类型和结构一、细胞的类型二、(1)组成:主要为磷脂双分子层(基本骨架)和蛋白质,另有糖蛋白(在膜的外侧)。(2)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原因:磷脂和蛋白质的运动);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通透性。(3)功能:细胞膜的功能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植物细胞在细胞膜的外面有一层细胞壁,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来除去。细胞壁作用为支持和保护。: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1)细胞质基质:含有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多种酶,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着多种化学反应。(2)细胞器:线粒体(双层膜):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含少量。叶绿体(双层膜):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类囊体上有色素、酶。基质中含暗反应阶段的酶,含少量的DNA、RNA。内质网(单层膜):与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有关,也是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单层膜):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和“发送站”。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其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物质,它对细胞内的环境起着调节作用,可以使细胞保持一定的形状。溶酶体(单层膜):溶酶体是细胞内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它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多种物质。核糖体(无膜结构):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中心体(无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构成,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小结:含有少量DNA、RNA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动、植物细胞的区别:动物特有中心体;高等植物特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与细胞的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每个真核细胞通常只有肉细胞,有的细胞却没有细胞核,如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1)组成:核膜、核仁、染色质(2)核膜:双层膜,有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3)核仁:核仁在不同种类的生物中,形态和数量不同,它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核仁与核糖体RNA的形成有关。(4)染色质: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表现形态(5)功能: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首先,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同时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二,细胞的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细胞内的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三,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细胞只有保持以上结构完整性,才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第三节物质的跨膜运输一、渗透作用:..2、植物细胞内原生质层可以看作是半透膜,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可以看作是半透膜,所以都可以发生渗透吸水。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2、大分子(如蛋白质)和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细胞通过胞吞摄取大分子,通过胞吐排出大分子。第四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第一节ATP和酶一、ATP1、功能:ATP是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注:生命活动的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葡萄糖);..2、结构:中文名:腺嘌呤核苷三磷酸(三磷酸腺苷)构成:腺嘌呤—核糖—磷酸基团~磷酸基团~磷酸基团简式:A-P~P~PA:腺嘌呤核苷(腺苷);T:3;P:磷酸基团;~:高能磷酸键,第二个高能磷酸键相当,水解时容易3、ATP与ADP的相互转化:酶ATP+Pi+能量注意:①酶不同:酶1是水解酶,酶2是合成酶;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③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④ATP在细胞内的含量不多。⑤ATP与ADP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因为反应的场所、酶不同。二、酶1、概念:酶通常是指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一类特殊的有机物。(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3、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1)PH:在最适pH下,酶的活性最高,pH值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PH过高或过低,酶活性丧失)(2)温度: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温度过低,酶活性降低;温度过高,酶活性丧失)另外:还受酶的浓度、底物浓度、产物浓度的影响。第二节光合作用一、光合作用的发现1648比利时,范·海尔蒙特: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主要来自于,而不是。1771英国,普利斯特莱:。1779荷兰,扬·英根豪斯:植物只有才能更新空气;并且需要才能更新空气。1880美国,恩吉(格)尔曼:光合作用的场所在。1864德国,萨克斯:叶片在光下能产生淀粉1940美国,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参加反应的水。(糖类中的氢也来自水)。1948美国,梅尔文·卡尔文:用标14C标记的CO2追踪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行踪,进一步了解到光合作用中复杂的化学反应。二、光合作用1、概念: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过程:(1)光反应条件:有光、色素、酶场所:叶绿体类囊体薄膜过程:①水的光解:②ATP的合成:(2)暗反应条件:有光和无光、酶场所:叶绿体基质过程:①CO2的固定:②3、总反应式:光能CO2+H2OCH2O)+O2叶绿体:..中活跃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4、实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三、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等(1)光照强度: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合作用的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2)CO2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着CO2浓度的增加.......而加快。(3)温度:光合作用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在最适温度时,光合作用速率最快,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四、农业生产中提高光能利用率采取的方法:延长如:补充人工光照、多季种植(轮作)增加光照面积如:合理密植、套种(间作)光照强弱的控制:阳生植物(),阴生植物()增强光合作用效率适当提高CO2浓度:施农家肥适当提高白天温度(降低夜间温度)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第三节细胞呼吸一、有氧呼吸1、概念:有氧呼吸是指活细胞在有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2、过程:三个阶段①C6H12O6酶2***酸+[H](少)+能量(少)细胞质基质②***酸+H2O酶CO2+[H]+能量(少)线粒体③[H]+O2H2O+能量(大量)线粒体(注:3个阶段的各个化学反应是由不同的酶来催化的)3、总反应式: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4、意义:是生物特别是人和高等动植物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二、无氧呼吸1、概念: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二氧化碳或乳酸,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2、过程:二个阶段:..细胞质基质②***酸C2H5OH(酒精)+CO2细胞质基质或***酸C3H6O3(乳酸)(动物和人)3、总反应式:C6H12O62C2H5OH(酒精)+2CO2+能量C6H12O62C3H6O3(乳酸)+能量4、意义: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短暂的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释放出能量以适应缺氧环境条件。(酒精会毒害根细胞,产生烂根现象)人在剧烈运动时,需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消耗大量的能量,肌肉细胞则以无氧呼吸的方式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释放出一定能量,满足人体的需要。三、细胞呼吸的意义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其中间产物还是各种有机物之间转化的四、影响呼吸速率的外界因素: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内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2、氧气:氧气充足,则无氧呼吸将受抑制;氧气不足,则有氧呼吸将会减弱或受抑制。(如图)3、水分:一般来说,细胞水分充足,呼吸作用将增强。但陆生植物根部如长时间受水浸没,根部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过多酒精,可使根部细胞坏死。4、CO2:环境CO2浓度提高,将抑制细胞呼吸,可用此原理来贮藏水果和蔬菜。五、应用:1、水稻生产中适时的露田和晒田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条件,2、储存粮食时,要注意降低和保持,细胞呼吸。3、果蔬保鲜时,采用降低浓度、充等方法,持一定的湿度。第五章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细胞增殖一、细胞增殖的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二、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丝分裂(主要)、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三、有丝分裂: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直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注:①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②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③间期长,分裂期短;④不同生物或同一生物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长短不一。2、有丝分裂的过程:(1)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DNA分子2条染色单体)(2)分裂期前期:①:核仁解体、核膜消失②形成纺锤体,染色质螺旋化成为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纺锤丝牵引子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末期: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丝消失②、重现(细胞膜内陷),一个细胞分裂成为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4、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5、有丝分裂的意义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分裂结果是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子细胞具有和亲代细胞相同数目、相同形态的染色体。这保证了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四、无丝分裂1、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和等结构的出现(但2、过程:蛙的红细胞的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进,缢裂成为两个细胞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3、举例:、等。第二节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一、细胞的分化:..的细胞类群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2、细胞分化的原因:是改变,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DNA相同,RNA、蛋白质不完全相同)3、细胞分化和细胞分裂的区别: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分化的结果是:细胞种类的增加二、细胞的全能性1、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的潜能。2、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细胞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1、细胞凋亡的概念: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一种重要的生命活动,是一个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化自行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2、细胞凋亡的意义:对生物的个体发育、机体稳定状态的维持等都具有重要作用。3、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细胞凋亡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细胞坏死是极端的、因素或严重的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第三节关注癌症二、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三、癌细胞的特征:1、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原因是2、3、(原因是细胞膜上等物质的减少,使癌细胞间下降,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一、概念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有丝分裂中也有同源染色体,但不联会)。2、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1对同源染色体=1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二、减数分裂1、减数分裂:是。(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3、卵细胞的形成1个精原细胞(2n)1个卵原细胞(2n)↓间期:染色体复制↓间期:1个初级精母细胞(2n)1个初级卵母细胞(2n)↓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2n)↓前期:(2n)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2n)中期:(2n)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2n)后期:(2n)末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末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2n)2个次级精母细胞(n)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n)↓前期:染色体散乱(n)↓前期:(n)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n)中期:(n)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组染色体上(2n)后期:(2n)末期:细胞质均等分离(n)末期:(n)4个精细胞:(n)1个卵细胞:(n)+3个极体(n)↓变形4个精子(n)注意:①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四、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五、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对同源染色体,则: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精子(卵细胞);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2种精子。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1种卵细胞。六、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特点: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方,一半来自母方,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1、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2、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例:判断下列细胞正在进行什么分裂,处在什么时期?减Ⅱ前期减Ⅰ前期减Ⅱ末期有丝后期减Ⅱ后期减Ⅰ后期有丝前期减Ⅱ中期减Ⅰ后期减Ⅱ中期减Ⅱ后期减Ⅰ中期有丝中期第三章遗传和染色体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一、相关概念1、性状: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2、基因与等位基因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8)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3、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5、交配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二、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实验过程(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①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②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是成对的。③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并各自分配到不同的配子中,每一个配子中,只含有成对因子中的一个。④受精时,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以上解释用图解分析如下紫花白花F1AaAaPAA×aa↙↘↙↘↓↓配子AaAa配子AaF1AaF2:AA:Aa:Aa:aaAA:Aa:aa=1:2:1紫花:白花=3:13、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测交F1紫花白花Aa×aa↙↘↓配子:测交后代:紫花:白花=1:1例:现有一株紫色豌豆,如何判断它是显性纯合子还是杂合子?自交(简便)或测交三、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I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四、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4)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观察分析(为什么F2中出现3:1)——提出假说(4点)——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自交P:紫花×白花→F1:紫花→F2:紫花:白花=3:1↘↙五、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1、指导杂交育种:原理:杂合子(Aa)连续自交n次后各基因型比例杂合子(Aa):n:..:n(注:AA=aa)2、指导医学实践:第二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二对相对性状的杂交:1、二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P:YYRR(黄圆)×yyrr(绿皱)↓↓配子:YRyr↘↙F1YyRr↓F2基因型及比例: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1:2:1:2:4:2:1:2:1F2表现型及比例: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自交P:黄圆×绿皱→F1:黄圆→F2: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略)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I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注意:非等位基因要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才满足自由组合定律)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题型:共同思路:“先分开、再组合”(1)配子类型问题如: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x2x2=8种(2)基因型类型如:×,后代基因型数为多少?(3x2x3=18)(3)表现类型问题如:×,后代表现数为多少?(2x2x2=8)四、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1、XY型性别决定方式:染色体组成(n对):雄性:n-1对常染色体+XY雌性:n-1对常染色体+XX性比:一般1:1常见生物:2、三种伴性遗传的特点:(1)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②交叉遗传,即男性(父亲色盲)→女性(女儿携带者)→男性(儿子色盲)。③一般为隔代遗传④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2)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女>男②代代相传③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3)伴Y遗传的特点::..②父→子→孙4、家族系谱图中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快速判断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男指其父子)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女指其母女)附:常见遗传病类型(要记住):...伴X隐:色盲、血友病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常显:多(并)指五、:研究方法:类比推理依据: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①在杂交中保持完整和独立性②成对存在③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④:(A—红眼基因a—白眼基因X、Y——果蝇的性染色体)P:红眼(雌)×白眼(雄)P:XAXA×XaY↓↓F1:红眼F1:XAXa×XAY↓F1雌雄交配↓F2:红眼(雌雄)白眼(雄)F2:,①分离定律: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独立地遗传给后代。②自由组合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一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一、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类型:S型细菌:菌落,菌体夹膜,毒性R型细菌:菌落,菌体夹膜,毒性2、实验过程结果3、实验结论:在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二、1944年艾弗里的实验:1、实验过程和结果:①提取S型活菌中的DNA、蛋白质等,分别加入培养R型菌的培养基中,只有加入DNA时,R型菌才能转化成S菌。:..DNA酶分解DNA,S型细菌则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2、实验结论:(即: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三、1952年郝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T2噬菌体机构和元素组成:2、实验过程及结果分别在含S、P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之后再分别接种T2噬菌体,连续多代培养从而获得含S、P的噬菌体。①用S标记噬菌体放射性集中在上清液中②用P标记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放射性主要在沉淀物中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四、1956年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证明:在只有RNA的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323535323532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二节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一、DNA的结构1、DNA的组成元素:2、DNA的基本单位:(3、DNA的结构: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③碱基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A=T;G≡C。4、DNA的特性:①稳定性:是指DNA分子双螺旋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性。②多样性: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排列种数:4n(n为碱基对对数)..③特异性:每个特定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是特定的。5、DNA的功能:(DNA分子中碱基对的代表遗传信息)6、与DNA有关的计算:在双链DNA分子中:①A=T、G=C:..例:A+G=A+C=T+G=T+C=1/2全部碱基二、DNA的复制1、概念:以亲代DNA分子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2、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Ⅰ前的间期3、场所:主要在4、过程:①解旋②合成子链③子、母链盘绕形成子代DNA分子5、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7、条件:①模板: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②原料:4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③能量:ATP④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8、DNA能精确复制的原因:①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能够准确进行。9、意义:DNA分子复制,使遗传信息从传递给10、与DNA复制有关的计算:n复制出DNA数=2(n为复制次数)含亲代链的DNA数=2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一、RNA的结构:1、组成元素:2、基本单位:核苷酸(种)3、结构:一般为链4、RNA的类型⑴信使RNA(mRNA)⑵转运RNA(tRNA)⑶核糖体RNA(rRNA)二、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段。主要在染色体上,此外,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基因分布。三、基因控制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