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时间的脚印》名师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22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时间的脚印》名师教案.doc

上传人:帅气的小哥哥 2024/5/12 文件大小:2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时间的脚印》名师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时间的脚印》名师教案 】是由【帅气的小哥哥】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时间的脚印》名师教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10?时间的脚印?名师教案〔一〕,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本文单句成段的作用。、排比等修辞手法,品味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风格。,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二〕,理清文章的思路,理清课文说明顺序;,赏析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品味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风格;,感悟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理清课文说明顺序;、排比等修辞手法。教学难点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感悟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教学方法自读与讲解结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目录一、导入新课2/10二、解读课文三、;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一、导入新课先来欣赏图片,第一张“恐龙化石〞、第二张“三叶虫化石〞、第三张自然界中的沉积岩。〔屏幕显示〕。我们看到的这些岩石,在保存古代生物的同时,还记下了时间的痕迹。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时间的脚印?。二、解读课文〔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浏览课文,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的思路。〔第1至第4自然段〕引出话题,说明岩石“是记录时间的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种〞。〔第5至第29自然段〕分层次地详细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这局局部二层。4/10第一层〔第5至第21自然段〕说明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第二层〔第22至第29自然段〕岩石保存了许多历史的痕迹。〔第30、31自然段〕总结全文,说明岩石记录时间的时手意义,号召人们进一步去大自然找寻时间的踪影,去一步步走向地下的宝库。〔二〕再读课文,关注单句成段,。把握这些句子,能让我们更加迅速、清晰地把握文章内容。请同学们给正文局部的自然段标上序号,重点关注这些单句成段的句子,把握文章内容,给课文划分层次。明确:第1段:“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引出后文,后三段文字都在记叙如何记录时间的痕迹。第5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这是一个总起句,与下段一问一答说明了岩石在被破坏与重生的过程中记录时间。第7段:“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这是一句提示语,后文那么围绕岩石如何被破坏展开。第11段与第13段:“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此两段明显是对第7段的进一步阐述。第18段:“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回应第5段内容,同时引起后文岩石形成的具体过程。第22段:“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引出下文的具体举例。〔三〕三读课文,理清文章说明顺序。明确:采用了逻辑顺序。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从原因到结果〔从结果到原因〕、从现象到本质、从主到次、从具体到概括、从个别到一般5/10……都属于逻辑顺序〕三、“读读写写〞中的词语。。①不要认为岩石是稳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箱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②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似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③大块的石头破碎成小块的石子,小块的石子再分裂成细微的沙砾、泥土。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简析】①将“炎热的阳光〞、“严寒的霜雪〞以及风雨等对岩石的破坏说成是“攻击〞,仿佛是有意识的行为,这样就强化了它们与岩石的敌对性,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无时无刻不经受着磨难。②此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冰河〞比作“铁扫帚〞,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冰河的破坏力之大。③此句运用排比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狂风〞“洪水〞“冰河〞等自然力量的气势。“冲来了〞“爬来了〞是一种拟人化的描述,增强了“洪水〞“冰河〞的动感和目的性,表现了它们势不可当的威力。第二课时目录一、品读课文二、研读课文三、总结归纳四、,赏析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品味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风格;,感悟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6/10。一、品读课文,,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明确:“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到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管方法有多精确,也不管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表达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表达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除了注重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还会注重语言的艺术性,本文语言十分具有艺术特色,请结合课文实例进行分析。明确:文章在表达中大量运用拟人化的写法,语言生动有趣。(1)将“炎热的阳光〞“严寒的霜雪〞以及风雨等对岩石的破坏说成是“攻击〞,仿佛是有意识的行为。这样就强化了它们与岩石的敌对性。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无时无刻不经受着磨难〞。(2)三个并列短语构成排比句,生动地描绘了“狂风〞“洪水〞“冰河〞等几种自然力的气势。“冲来了〞“爬来了〞也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述,增强了“洪水〞“冰河〞的动感和目的性,表现了它们势不可挡的威力。(3)说“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轻小的沙砾〞去“旅行〞,也是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岩石被分解后的不同命运。这样写,增强了事物的主动性(沙砾)或被动性(石块),生动有趣。(4)用“躺〞字形容岩层的生成状态,化动为静。准确而又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新生的过程。小结:本文语言生动形象,把时间拟人化,既给人以知识,又给人一种亲切感。说明文语言既可以是通俗平实的,也可以是生动形象的,这要根据说明内容和读者对象来定。二、研读课文〔一〕深入探索,合作交流。,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一开始并未说岩石是怎么记录时间的,而是描述岩石有生灭过程,这是为什么?6/10【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明确:点明岩石的生灭过程,也是为了说明物质时刻都在运动着这一普遍规律。作者并不是以静止的观点去看待岩石的变化,而是将岩石的变化纳入辩证唯物主义的宏观视野中,这是一种辩证的科学主义精神。〔二〕提出质疑,思考分析。【教师提出疑问,学生答复。】?明确: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请同学们说说,导致岩石被破坏的因素有哪些?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明确:破坏因素:阳光烘烤,霜雪冷冻,空气与水中的酸类腐蚀,风的吹拂,水流的冲刷,冰河的移动,生物破坏,人为破坏。形成过程: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说说为什么根据岩石的形成过程,我们能知晓过去的年月。(展示沉积岩照片)明确:“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根据层与层的顺序,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三〕感悟精神,培养意识岩石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请阅读第22到29段并分组讨论,说说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痕迹,它对人类有着怎样的意义,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明确:①记录了地壳的活动;②记录了气候的变化;③记录了古代生物状况;④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开展过程;⑤记录了自然界某些转瞬即逝的活动。意义与启示:对岩石的研究,不仅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对自然界与史前历史有了更多的认识,同时也拥有了开发史前资源的可能性,为人类谋取幸福。我们要秉承这种辩证主义思想观念,发扬科学探索的精神,在人类前行的历史上,奉献出一份心力。7/10三、总结归纳本文是一篇科普读物,同时又是一篇很好的文艺性事理说明文。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作者借助生动有趣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岩石记录时间的特异功能,并说明地球上还有更丰富的记录,号召读者去探求。四、布置作业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一块看似普通的岩石,就能记下时间的痕迹,保存历史的记录。可以说: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岩石还可以比作什么?请你用“岩石是……〞的句式仿写一个排比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