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一节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范围和意义一、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学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简言之,就是研究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的科学。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围。理解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要注意四点:,它要遵循科学的全部规律,具备科学学科应具备的要求。,主要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3。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学与教包括知识、技能的学与教及其伴随这一过程的有关能力的发展,也涉及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的学习。4。学校教育心理学以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为核心,研究序列是学与教而不是教与学。二、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如从心理学角度对学校、教学、课、学生及教师的认识)(揭示学习的实质和学习过程);3。各种类型的学习;、保持和遗忘;5。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因素(如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感知和注意状态、学生处我意识、学生的个别差异);6。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和评定等。总之,学校教育心理学关注的焦点是学校中尤其是课堂上所发生的学习事件。三、;机密第1页2022-1-19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张光伟:..;;、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历史发展和现状一、短暂的历史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1903年美·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开始,也有人认为19世纪末美国威廉·詹姆士的《对教师的对话》是开始。二、发展阶段1。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桑代克→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儿童心理学。:(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体系庞杂无真正突破。3。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主要在美苏)代表人物如下:A布卢姆:1956《教育目标分类》,1976《人类的特征与学习》提出“掌握学习”:1960《教育过程》提出的认知发展学习理论影响很大。C加涅:1965年《学习的条件》,研究学习分类的权威,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D奥苏贝尔:1968;1973《教育心理学》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对改进传统模式有很大意义。E安德森:他与富斯特《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是现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加里培林、赞科夫是这一分阶段的代表。三、现状和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主要特点:;,研究较为复杂的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理论的实际应用,重视学生的个2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张光伟:..别差异。4。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识、情感和动作技能等非智力因素。5。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学校教育、:(自然)观察法、调查法、教育经验总结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临床个案法(皮亚杰)。第二章现代心理学的教育观第一节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一、教育与学校教育教育是培养人一种现象,教育必须从促使受教育者个体心理的发展入手;教育在确定目标、组织、内容和方法方面都要依赖心理学,教育者应该具有心理学的思想观点,心理学必然成为教育研究的基础,教育心理学专业人员应是教育研究人员的核心,教师也应成为研究的主体,广义的教育指有系统地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一切方面。。现代教育观认为学校是为适应社会发展所要求的社会化而建立的专门系统组织,其功能既是学校教育的,也是社会的。从人的角度出发,可以把学校看作是人们相互作用的一个团体,家长、教师、校长和教育行政领导以及学生,都在个人和团体的基础上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既反映出个人的举、动机态度、才能和性格,也反映出所属团体的社会心理特点,因此,不从上述心理学方面分析,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学校教育。二、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从心理学立场看,学校教育过程的核心或实质就是要塑造或改变学生个体的经验组织或认知结构。所以,学校教育实质上是学生自己去领会、巩固、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具有独立地选择和决断问题的认识及行为能力的过程。具体来说,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体发展的表现在:1。影响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三、教学与课3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张光伟:..?从心理角度看,教学是企求诱导学习的一种活动系统或工作制度。教和学两方面,?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单位,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分析影响课堂情境的因素,利用、改变和控制它们,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的重要方面。课的三要素:一段时间、,课主要由三部分组成。①内容输入;②师生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③①清楚而明确地组织教材;②清晰地阐述学习目标;③有目的地选择和安排适当的学习活动;④学生从事创造建性的活动;⑤师生均有方向感;⑥有令人愉快的气氛;⑦有对工作的严肃认真感;⑧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相互尊重;⑨个别学生得到照顾。:①学校教育和教学的目标组织、内容及方法脱离学生心理实际,、制度化、标准化、形式化、虚假化;②学校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某些方面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正常发展;③学校教育现有体制使一些学生只是为考试、文凭和地位而学习,学生缺乏对学习本身内存的热情和动机;④、学生及群体心理特征(一)学生及学生群体学生是学与教活动的主体;学生有其个性心理特征、年龄心理特征、群体心4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张光伟:..:根据上级正式文件勤学校内部正式规定而建立的各种学生群体组织。如班级、学生会、学习小组、团队组织等。①班集体特征:育人的目的性、组织的指令性、成员发展的相近性、活动的整体性与獐性相结合、伙伴关系的平等性和教师的影响性等。②班集体类型:团结、散聚、离散的班集体。③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的形成阶段:组建、形核、形成、:没有正式规定成立,也不需任何人批准同意,由有关学生自愿组合而成的学生群体,往往因住家、性别、个性等组成的,大多2—7人。如班级中的“团伙”①非正式学生群体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空间因素、类似性因素、需要的互补性、仪表。②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类型:正面型、消极型、中间型、破坏型非正式群体。③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特点:群体内部的一致性、情感依赖性、往往具有较突出的领袖人物。(二)。:填写调查表、制作矩阵表、绘制网络图。(三)如何看待和处理学生非正式群体?承认它、了解它、研究它、因势利导、正确处理,引导发挥其积极作用,限制和消除其消极作用,:;(小群体的一致性、情感依赖性和突出的领袖人物均可为正式的班集体所用);,特别是领袖人物;“团伙”,要坚决拆散,不能允许存在。二、教师心理(一)教师角色角色是社会生活中所经常进行的那些典型行为的概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5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张光伟:..所扮演的角色包括:教员、学生模仿的榜样、课堂的管理者、办事员、团队活动领导者、公共关系人员、学者与学习者、社会心理工作者和临床心理学家、父母、权威人士。(二)教师对学生期待的作用教师期望的效应即“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研究证实,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如果教师确实在后进生身上寄予满腔热情和期望,后进生一定会有积极反应的成果回报。教师是否爱护学生,是否对学生抱有期望,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影响。(三)教师管教学生的误区1。对学生言行的要求不当;应以学生的心理和徒为表现的特征为依据。。。4。缺乏处理问题徒为的技能.(四)课堂上的讲台效应教师在讲台上用目光扫视全课堂,每个学生都会认为教师在专门看着自己,从而起到积极的组织课堂的作用,并产生积极的效应。(五)教师角色的心理特征1。热爱学生,期望学生健康成长;2。意志坚定,善于支配感情;3。学习兴趣浓厚,提高自己的愿望强烈;4。思维灵活,注意客观分析;,善于了解学生。(六):课堂教学能力、组织班集体、了解或研究学生以及进行家长工作的能力;2。表现在情感和意志以及其它方面的品质:①忠诚教育事业,稳定的专业气质;②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师生和同事关系;③要有耐心和信心;6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张光伟:..④乐观活泼的性格;⑤公正不处私.(七)优秀教师的品质和气质1。在课堂上,具有良好的教学行为①清晰地描述、指示和说明;②常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不只用一二种方法;③热心研究所教学法学科和学生,并通过有力的讲演、姿态和眼神表达热情;④说服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并不仅是依赖自己讲演的技巧;⑤有条不紊地完成任务,使学生知道教学目标是重要的,知道学习是严肃的事情;⑥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花在学术性材料上,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⑦常用结构式评论组织、介绍和明确诸多教学活动;⑧站在不同的认知水平(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定)上提出问题并给予解释;⑨较少采用否定性的批判方式;⑩指定难度适当的材料。,虚心是前题;虚心的教师就很容易具有敏感性;移情作用可使教师将心比心,使教师从主客观两方面洞察学生;。与学生的有效交流4。理解自己心理教授盖奇在美国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材第15版中,把优秀教师的品质和表现归纳为:①利用优生的优点和一般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②愿意花时间去理解作为人的学生;③较强的组织能力;④幽默;⑤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件好事;⑥对所教学科充满热情;⑦公正;⑧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负责任的;⑨用可被理解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八)学生心目中的教师7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张光伟:..。学生最不欢迎的教师(九):如抓头、频繁眨眼、挖鼻孔、傻笑等;2。随地吐痰或口沫横飞;、吞云吐雾;、满身油腻;5。表情过度,作小丑状;6。漫谈琐事,好讲粗话;7。照本宣科;.(十),其特点为:课堂交往是一种正式交往;一种代际交往;一对多式交往。2。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心理学原则①不要把教师的需要解释为学生的需要,不要把教师的焦虑和不良情绪转移给学生,防止对学生的偏见;②创造安全而温暖的课堂气氛;③师生关系要有分寸,应以公认的渠道为限。3。课堂师生正常交往的教师条件①对所教课题胜任;②应被学生视为可靠的、一致的、有预见力和乐于助人的人;③在讲授的可懂度、说服力和生动性方面可以接受;④讲授热情、目的明确、态度友好而坦率;⑤有接受反馈的愿望,乐于接受意见;⑥讲话的速度不要太快或太慢,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⑦要有提问的技巧,不能只提知识性的简单问题,还能采用启发式提问。4。课堂上促进师生交往的技巧8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张光伟:..①采用一种以上的方法,以加强信息强度和清晰度;②用第一人称表达思想和感情;③使用权信息具体和完整,让学生理解你的标准;④注意使用非语言的手段,并使言语描述和非言语表示一致;⑤鼓励学生的思考性倾向并作出适当的反应;⑥采用小组讨论,使学生避开心理障碍而交流思想情感;⑦掌握“倾听和应答的技巧5。课堂交往障碍课堂交往障碍包括:(1)课堂语言障碍;(2)课堂交往中的心理障碍;(3)角色地位障碍;(4)交往技能障碍;(5)课堂结构障碍。教育目标和教师发展的心理学分析第一节教育的目标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现代学校教育应普遍支持的价值观包括:;;;4。关心它人;;6。事业心;7。创造性;8。尊重男女平等;,迎接变革;9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张光伟:..10。对保护环境和可持续性发展有责任感。珍妮特·沃斯认为,从课堂中学和教的角度,教学应包括三重四面。学习上的四个层面:自尊;生活技能培训;学习怎样学习;具备特定的基本学术能力、体能和艺术能力。学习的三重目的:学习技能和有关特定科目的知识--并学习你如何能够做得更快、更好、更轻松;培养综合概念技能——你如何能够学会将同一或类似概念应用到其它地方;培养个人技能和态度,使它能轻易应用于你所做一切事情中。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目标,包含三个基本支柱:(1)学会认知;(2)学会做事;(3)学会生存。布鲁纳认为学校教育应包括五个方面的目标:1。学校应鼓励学生们发现他们自己的猜测的价值和改变的可能性;;,引导学生们独自运用各种题材;4。培养经济的使用思想;5。发展理智的忠诚。第二节教师发展的方向一、:师德、能力和作风。:懂孩子、爱孩子、会教书、会育人。二、未来学校中的师生关系指令性和专断的师生关系将难以维持教师的权威性将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更多的是一名向导和顾问。三、教师发展的专业化和人性化方向专业化包括两个方向的含义:,更能知道怎样了解、关心和教育学生,怎样利用和协调各种主客观条件,以创设适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有利环境。(教师培训)2。应遵循符合职业道德准则和职业徒为规范,在思想10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张光伟:..和行为上作学生的典范,还需在社会和教师自我教育方面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师德教育)提倡教师素养的人性化:立足基础教育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育人需要,提倡教师应从新一代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出发,以一种特殊的教育者的立场,从一种特殊的对新一代人和未成年人的爱护和同情,形成一种相对于其它专业人员来说更具有人情味的新人道主义态度。要求教师爱护学生,不仅对学习、也对其日常生活、智力、个性和身心健康发展全面关心,还包括满足学生精神方面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现实甚至终极的关怀。未来的教师专业应对学生全面关心和全面负责。教学目标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论一、;2。学习目标也称为行为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学习目标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以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计划。(行为)目标之父。二、教学目标的心理功能启动、导向、激励、、教学目标的选择标准价值、可能、低耗、丰富、就高性标准。四、编写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1962年、美、(要素)①说明具体的行为,以便教师能观察学生,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到;②说明生产上述行为的条件;③指出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2。在教学设计的实践中,有的教育研究者认为有必要加上对教学对象的描述.①应明确教学对象;11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张光伟:..②应说明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即行为;③应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即条件;④;:包括环境、人、设备、信息、时间、问题明确性因素;:指作为学习结果的行为的可接受的最低衡量依据。六、教育目标的分类理论一般常用的分类方法把教学目的分为认知的、情感的、。认知的教学目标分类:布鲁姆六类—-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审。2。情感的教学目标分类:柯拉斯沃五类——接受、反应、评价、组织、价值的价格化3。心因动作的教学目标:齐卜勒四类-—整个身体的运动、协调细致的动作、非语言交流、言语行为。第四章认知和社会发展与教育第一节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原理一、发展的概念发展是随着生理年龄的推移,、-尾梯度:身体运动的发展方向,具有同神经成熟的方向相一致的梯度;从控制靠近头部的运动向着控制更远的脚部抓进展方向。2。另外,发展是从身体的中心向末梢部进行的,这叫近末梢梯度;:如儿童智力运算的顺序先从感觉运动的水平开始——主观的直观的前概念水平——具体情境中的逻辑运算-—抽象水平12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张光伟:..的逻辑的运算综合的分化、平衡化、概念化、社会化、个性人化。四、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社会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主观能力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具有以下特征:1。学校教育能充分利用儿童的遗传素质,对其心理发展施加积极影响;2,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有选择性的;。五、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第二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及教育意义一、皮亚杰认知发展论的基本原则皮亚杰认为人从他过去的生物方面继承了两种基本的行为倾向。:促使过程系统化和组成连贯系统的倾向;:调节环境的倾向。平衡是一个自我调节机制,有助于成长中世界概念趋于连贯而稳定,使经验中的不一致性成为可理解的东西。具有组织、适应、平衡三种行为的素质,成长中的儿童就能通过皮亚杰所谓的同化和顺化这两种心理过程或机制,把他们的经验转化为知识。同化:是儿童供以使新的感知事物或刺激事件与现有的行为模式。即皮亚杰所谓的图式一体化的过程。顺化:儿童改造原来的某种图式,使新遇见的事物或事件得以在某种方式上适应于这个图式。二、认识发展的分期感觉运动阶段(0-2岁);思维准备阶段(2-7岁);思维阶段(7-11岁);抽象思维阶段(11-15岁)三、皮亚杰儿童心理认知发展论的教育意义1。心理及教育测验专家能根据皮亚杰的研究结果编制新的智力测验;13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张光伟:..2。课程专家能根据皮亚杰的发现设计各级学校的课程;。皮亚杰给教师父母最大的启示:智慧为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认知活动经历四个性质不同的阶段,各阶段有其特殊的智能活动。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及教育意义一、艾里克森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埃里克森关于的发展理论,是以精神分析的原理为基础,强调心理社会性的发展阶段,、心理社会性的各个阶段:(八个发展阶段)信任对不信任(0-1);自立对羞怯、怀疑(2-3);主动对内疚(4-5);勤奋对自卑(6-11);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亲密和团结对独立(成年初期);创造性对自我决定(成年初期);完善对厌恶和绝望(老年期)三、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期理论的应用1。社会与教育对个人人格的影响为终身之事;2。早期培养信赖等健全人格的重要性;、安全的物质与社会环境,不间断的关切、爱护以培养信赖的人格第四节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一、道德发展的由来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为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道德发展依赖个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强调每一阶段的道德发展品质决定于个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社会经验的品质,而非决定于社会或文化本身的特点。二、道德发展的分期:(三个阶段六个时期)1,前习俗阶段:一期惩罚与服从定向;二期操作与依赖倾向;2,习俗阶段:三期人际关系与补同的定向;四期权威和社会权力控制的定向。3,后习俗阶段:五期社会契约方法定向;六期普遍的道德原则倾向。三、柯尔柏格道德发展理论的应用14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张光伟:..1。有效的道德教育或品德陶冶必须根据各时期道德观念发展的特点实施;2。对早期儿童教条式的说教,忽略儿童对权威的看法与对需欲的满足很容易造成道貌岸然实则功利横行的现象。3。负责教育者不应抱“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想法,应趁热打铁。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一节概述教育心理学将学习理论作为自己学科的理论内核。一、什么是学习1。广义的学习:A是指学习者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中由重复经验而引起的对于那个情境的行为的变化,而这种行为的变化是不能根据先天的反应倾向、成熟或学习者的暂时状态来解释的。(希尔加德)B是人类倾向或才能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把这种变化简单地归义于成长的过程。(加涅)C是人及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的过程。(潘菽):特指人类的学习。需借助语言,通过社会生活实践,:A凡是学习一定要有变化的发生;B由于学习所导致的变化应是相对持久的。C学习导致的变化不是由成熟或先天的反应倾向所致;学习导致的变化要与成长或成熟导致的变化分开。D学习导致的变化本身不具备价值意义,学习不等于进步。E学习是行为变化的过程,而非仅指学习后所表现出来的结果。二、学习过程或学习事件的简要分析学习过程的模式:S(刺激)→O(中间结构)→R(反应)1。一个学习过程或学习事件的构成要素:A学习者(O):即通过感受器接受信息,由中枢神经系统加工信息处理最后由效应器作出反应的主体;B刺激情境(S):即学习者(O)提供刺激的环境模式;C反应(R):包括外显的反应和内隐的反应,观察得到和观察不到的反应,进步、积极、和倒退、消极的反应。2。人类学习导致的变化至少包括情感、认识和动作技能的变化。三、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的特点1。人类学习的特点:(与动物的学习有本质的区别)15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张光伟:..学习的内容有本质的区别;学习的机制或方式不同;学习的动能和动力有本质区别,动物的学习是为了适应环境,满足个体生理需要;自学能动性和积极主动性是人类学习的本质特点。:A间接性学习为主,直接性学习为辅;B组织计划性;C有效性;D年龄差异性;E学生学习的面向未来特性。四、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学习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必要条件;学习能促进心理的成熟与发展。五、学习的分类1。根据学习内容和结果分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认知领域、情意领域、心因动作领域,其学习目标同教育目标紧密结合,使学生的学习不脱离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学生的学习。:六、日常对学习的片面理解1。只有给予奖惩,学习才发生;,获得越多,学得越多;3。凡是认真教过和学过的东西都能永久保持;;5。教等于讲述,学等于接受讲述;6。学习活动必定是乏味的,是件苦差事;——反应的联结学习理论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外部可观察到的行为变化,是刺激——反应的联结的形成过程。一、桑代克的理论(第一个系统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桑代克认为,学习是一渐进的、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随着错误的减少,正确反应逐渐增加,终于形成固定的刺激反应,即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16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张光伟:..成了联结。、练习律(应用律、失用律)、效果律。: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不再伴随无条件刺激出现,也就是说不再强化,条件反射的强度就逐渐减低,:消退现象发生后,如个体得到一段时间休息,条件刺激再度出现,这时条件反射可能又会自动恢复。这种未经强化而条件反射自动重现的现象叫。:在经典条件反射过程中,个体对条件刺激之一形成条件反射后,也可能对另外的相类似的条件刺激不经强化而引起条件反射,这种对同类条件刺激不经强化而引起条件反射的现象叫做。4。分化:类化的反面,即在条件反射过程中,个体只对某特定刺激产生反应,。P138页。三、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起源于桑代克猫的研究,斯金纳正式提出,1932年著的“斯金纳箱”。主要规律:1。假如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强化刺激,那么这类反应今后发生的概率就会增加;,所以通过对有机体的有选择的强化,就可使行为朝着所需要的方向发展。四、社会学习理论1。强调观察式学习或替代强化学习;2。强调符号强化的作用;。五、。强化的类型:①依据强化间隔状态分类:A固定间时强化;B灵活间时强化;C固定间次强化;(在规定次数的反应后给予一次强化);D灵活间次强化。②根据行为后果分类的强化类型:正强化(增加刺激,增强行为)、负强化(减少刺激,17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张光伟:..增强行为)、惩罚1(增加刺激抑制行为)、惩罚2(减少刺激抑制行为)③依据强化的性质分类:A原级强化和次级强化:利用原始的强化物进行的强化;是在原级强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强化的技能控制强化量、安排强化程序、即日强化和延迟强化的转换作用。。同:两者的实质都是刺激与反应联结的形成;两种形成的关键都是需要通过强化;、恢复等。异:区别有三:第一就条件反射产生的实质看,经典条件反射为刺激代替反射,即反射之所以形成,是条件刺激代替了无条件刺激;第二从个体反应的性质看,经典条件反射的中条件反射与无条件反射极其相似,而操作条件反射的反射则截然不同;第三从条件反射的发生看,经典条件反射中的条件反射是诱发性行为,而操作条件反射的则属自发性行为。2。两种条件反射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①情绪学习;②行为管理和行为纠正;③程序教学:(基本原则)A小步子逻辑序列;B要求学生作出积极反应;C及时反馈;D学生自定上海市;,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西方已取代行为主义心理学而占优势。最早格式塔学派;、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1。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知识的转换和检查知识是否恰当和充实。:儿童的认知发展需从动作再现表征阶段、肖像阶段、符号阶段。3。重视学习过程;18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张光伟:..:即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教学中学习结构的意义:A懂得课题的基本结构能使课题更容易被理解;B结构能缩小基础知识与高级知识的距离;C如果结构组织合理,学生对材料记忆会更好;D对基本原理和思想的理解可以促进适当的迁移。;6。强化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