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XX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二标段)招标设计说明.doc

格式:doc   大小:169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XX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二标段)招标设计说明.doc

上传人:zl201163zl 2024/5/13 文件大小:1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XX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二标段)招标设计说明.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XX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二标段)招标设计说明 】是由【zl201163zl】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XX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二标段)招标设计说明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XX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二标段)招标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位于;本工程为清溪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二标段),由中峰段、平简河沟段、永新段、青峰河段、李家湾河段等5段组成。其中中峰段治理长度为12km,,新建2座拦河堰,人行桥1座,新建穿堤涵管6座;,;,,交通桥1座;,,新建1座拦河堰;,。本工程中峰段、平简河沟段、永新段、青峰河段、李家湾河段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堤防工程的级别为5级。主要建筑物为5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二)水文气象工程区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具有冬暖、春旱、气温不稳定,雨量集中,盛夏酷热多伏旱,云多日照少,灾害性天气多,地区差异大的特点。根据綦江气象站实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3℃~19℃,℃为最低,℃为最高,℃,极端最低气温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2016年),(2011年),沿綦江干流河谷一带雨量较少,向左右两岸分水岭逐步增大,并在藻渡河上游金佛山附近形成一个多雨中心。降水多集中于5~10月,约占全年的76%~80%。,多年平均径流深499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全年无霜期250~350天。,,极端最大风速26m/s,最多风向为NW。(三)地质条件中峰段属构造剥蚀、侵蚀丘陵地貌,拟整治河道由南流向北,流向较顺直,~,~,河床水面宽15~38m,河谷形态呈对称性较差的“V”型,河谷均为纵向河谷;两岸多为自然岸坡,岸坡坡高一般3~6m,局部坡高20m,临河侧多为土坎或工程岸坡,其余为地形坡度一般为10~30°的缓坡和斜坡,零星岸坡为坡度30~45°的陡坡;河段总体比降较大,中心桩号KQ4+,河床多处裸露基岩且切割较浅,3条支流常年有流水和季节性洪水,整治河段沿线零星分布车行桥和人行桥。永新段属构造剥蚀、侵蚀丘陵地貌,拟整治河道由西南向北东蜿蜒延伸,最终汇入綦江,整治河段位于电站回水区域;整治段位于清溪河右岸,~,~,~,河谷形态呈对称性较差的“U”型,河谷多为纵向河谷,局部为斜向河谷;现状多为自然岸坡,~3m的土坎,坎顶为农田缓坡或斜坡,其余为地形坡度一般为坡度30~45°的陡坡,均布为坡度30~65°的陡坡和悬坡,前述陡坡和悬坡位置的最大坡高达40m,北渡工业园区附近为人工堆积形成的坡高大于25m的陡坡,其余零星分布人工堆积形成的坡高大于3m的斜坡和陡坡;沿线仅见较小冲沟汇入,未见大的支沟汇入。平简河沟段位于中峰段KQ3+,属构造剥蚀、侵蚀丘陵地貌,拟整治河道由西流向向东,最终汇入清溪河,流向较顺直,左岸为中峰小学已成浆砌条石堤防,右岸为公路边坡,~,~,,岸坡坡高10~15m,为坡度30~45°的陡坡。青峰河段属构造剥蚀、侵蚀低山地貌,拟整治河道由南东向北西蜿蜒延伸,河流两岸未见明显河流阶地发育,~,~,河床水面宽2~5m,河谷形态呈对称性较差的宽缓型;两岸多为自然岸坡,~3m,局部坡高5m,临河侧多为土坎,其余为地形坡度一般为10~30°的缓坡和斜坡,零星岸坡为坡度30~45°的基岩裸露陡坡;河段总体比降较大。李家湾河段属构造剥蚀、侵蚀丘陵地貌,拟整治河道由南向北蜿蜒延伸,~,~,河床水面宽3~8m,河谷形态呈对称性较差的“U”型,河谷均为横向河谷;两岸多为自然岸坡,岸坡坡高一般1~3m,局部坡高5m,临河侧多为干砌石堡坎,上部为农田平坝,其余为地形坡度一般为10~30°的缓坡和斜坡,零星岸坡为坡度30~45°的陡坡;河段总体比降较大,局部有跌坎分布,河床多处裸露基岩且切割较浅,整治河段沿线零星分布漫水车行桥、车行桥和人行桥。(四)施工条件工程对外交通主要通过附近的国道、省道、村道,村道均已硬化,对外交通便利,能满足施工期所需物资的运输要求。工程区施工临时设施布置相对较简单,选择便于车辆出入位置空地布置临时设施和临时堆料场;附近居民房屋,部分河段可租用为施工营地和仓库,施工场地条件较好,建设条件较好。部分施工区域需人工二次转运。工程区紧邻河道,可直接抽取河道水用作施工用水,施工时可直接连接自来水管网用作施工生活用水;本工程施工点较分散,各施工点拟就近接输电线路,局部不能接入的采用柴油发电机。施工用风采用移动式空压机解决。二、设计依据及规范(一)设计依据(1)《綦江区清溪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綦江区清溪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3)与建设单位签定的勘测设计合同。(二)设计规程规范(1)《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20版)(2)《防洪标准》(GB50201-2014)(3)《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4)《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2014)(5)《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6)《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379-2007)(7)《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8)《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SL744-2016)(9)《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10)《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5169-2013)(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5)(1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1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14)国家和地方的其它相关规范规定及标准。三、工程设计(一)治理措施1、中峰段中峰段上起于三角塘一桥(KQ0+),下止于马颈子水库(KQ12+)。河道工程河段治理中心线长12km,,其中左岸线长12028m,;,,;,,。4新建穿堤涵管6处,人行桥1座,水文站1座。堤顶两侧新增太阳能路灯136盏。中峰段工程措施表表1项目名称序号位置范围(起止桩号)现状情况整治内容及形式长度(m)起点桩号终点桩号左岸1KQFZ0++,++,++,++,++,++,冲刷较大,局部垮塌,稳定性较差,岸边有倒伏竹子C25砼挡墙+C20砼棱格植草护坡+堤顶步道,++,冲刷较大,局部垮塌,稳定性较差C25砼挡墙+C20砼棱格植草护坡+++,有基本农田,岸脚冲刷严重,稳定性较差C25砼挡墙+++,冲刷较大,局部垮塌,稳定性较差C25砼挡墙+C20砼棱格植草护坡+++,两岸为已成挡墙,++,汛期对岸坡冲刷较大,++,(,)右岸1KQFY0++,++,++,++,++,++,++,稳定性较好,岸边有倒伏竹子岸坡维持现状,清理倒伏竹子,++,++,++,两岸为已成挡墙,++,抗冲刷能力差,局部有垮塌,++,抗冲刷能力差,局部有垮塌,++,++,冲刷较大,局部垮塌,(,) (,)其他新建穿堤涵管6座,下河梯步1处2、永新段永新段上起于马颈子水库(KQ0+),下止于北渡工业园区(KQ27+),,,,;,,。改建交通桥1座,水文站1座。永新段工程措施表表2项目名称序号位置范围(起止桩号)现状情况整治内容及形式长度(m)起点桩号终点桩号左岸1KQZ0++,稳定性良好,岸坡维持现状,++,抗冲刷能力差,局部有垮塌,岸坡稳定性较差,++,++,稳定性良好,++,稳定性较好,(,)++,稳定性良好,++,抗冲刷能力差,局部有垮塌,++,(起止桩号)现状情况整治内容及形式长度(m)起点桩号终点桩号4KQY21++,抗冲刷能力差,局部有垮塌,岸坡稳定性较差,岸边有倒伏竹子杉木桩+++,稳定性良好,岸边有倒伏竹子岸坡维持现状,++,抗冲刷能力差,局部有垮塌,岸坡稳定性较差,岸边有倒伏竹子杉木桩+++,稳定性良好,岸边有倒伏竹子岸坡维持现状,++,抗冲刷能力差,局部有垮塌,岸坡稳定性较差,岸边有倒伏竹子杉木桩+++,稳定性良好,岸边有倒伏竹子岸坡维持现状,++,抗冲刷能力差,局部有垮塌,岸坡稳定性较差,岸边有倒伏竹子杉木桩+清理倒伏竹子53811KQY24++,稳定性良好,岸边有倒伏竹子岸坡维持现状,++,抗冲刷能力差,局部有垮塌,岸坡稳定性较差,岸边有倒伏竹子杉木桩+++,稳定性良好,岸边有倒伏竹子岸坡维持现状,++,抗冲刷能力差,局部有垮塌,岸坡稳定性较差,岸边有倒伏竹子杉木桩+(,)、平简河沟段平简河沟段上起于中峰小学上游公路桥(PJ0+),下止于中峰小学下游人行桥(PJ0+)。,,,;,均为右岸;,均为左岸。平简河沟段整治措施表表3项目名称序号位置范围(起止桩号)现状情况整治内容及形式长度(m)起点桩号终点桩号左岸1PJ左0++,岸坡为已成工程挡墙, (岸坡维持现状)右岸1PJ右0++,河边有耕地,土质岸坡,局部垮塌,稳定性较差C25砼挡墙+ () (,)4、青峰河段青峰河段上起于郭扶镇龙台村龙台寺(KQ0+),下止于学堂交通桥(KQ1+),,,。,,;,新建拦河堰1座。青峰河段整治措施表表4项目名称序号位置范围(起止桩号)现状情况整治内容及形式长度(m)起点桩号终点桩号护岸整治 左岸1KQZ0++,抗冲刷能力差混凝土镇脚+++,++,抗冲刷能力差混凝土镇脚+(,)++,抗冲刷能力差混凝土镇脚+() 1KQ1+、李家湾河段李家湾河段上起于李家湾(KL0+),下止于兴隆塝(KL1+),,,,,;,,。新建穿堤涵管1座。李家湾河段整治措施表表5项目名称序号位置范围(起止桩号)现状情况整治内容及形式长度(m)起点桩号终点桩号左岸1KL左0++,抗冲刷能力差,++,抗冲刷能力差,岸坡稳定性较差C25砼挡墙22753KL左1++++,抗冲刷能力差,局部有垮塌,(,)++,抗冲刷能力差,局部有垮塌,++,抗冲刷能力差,局部有垮塌,++,抗冲刷能力差,局部有垮塌,++++,抗冲刷能力差,(,)、新增穿堤排水涵管1处;(二)护岸设计本工程采用生态堤型对工程河道两岸进行防护。主要护岸型式有“砼镇脚+植物护坡+堤顶步道”、“砼镇脚+堤顶步道”、杉木桩”等。1、C25砼镇脚C25砼镇脚主要涉及中峰段、平简河沟段、青峰河段、~,采用C25砼浇筑,挡墙迎水面竖直,背水坡比为1:,。挡墙基础置于土基(漂卵石)或基岩上,。挡墙每10m分缝,缝宽2cm,沥青杉木板填缝。为保证堤身排水畅通,堤身设DN50排水孔,采用梅花型布置,,堤后排水孔处设排水反滤土工布。2、杉木桩杉木桩主要涉及永新段,杉木桩直径200mm,。杉木桩应取用平直,无裂缝,不翘曲,桩头饱满。3、,堤顶步道为C25砼路面,老石板路面、透水混凝土路面等。(三)附属工程设计1、交通桥本工程永新段拆除重建1座交通桥,具体设计详见交通桥设计。2、人行桥中峰段建设人行桥1座,具体设计详见人行桥设计。3、拦河堰青峰河段拦河堰位于桩号KQ1+,,,,。拦河堰上游面铅直,下游采用台阶表层嵌大块石,M10砂浆填缝。采用C25砼结构,基础置于基岩。4、排水涵管本次设计堤后新建排水涵管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Ⅱ级圆管,直径DN500~DN1300,共计7座。5、山洪灾害点逃生线路整治本工程(二标段)涉及山洪灾害点6个,逃生线路共计910m,新增31盏太阳能路灯,新建道路650m,硬化路面为C25砼,,标识标牌12块。四、施工技术要求(一)基础开挖1、堤基基面清理范围包括堤身、压载的基面,其边界应在设计基面边线外30cm~50cm。2、基础开挖后若与设计不符,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3、堤基表层不合格土、杂物等必须清除,堤基范围内的坑、槽、沟等,应按堤身填筑要求进行回填处理。堤基开挖、清除的弃土、杂物、废碴等,均应运到指定的场地堆放。64、基面清理平整后,应及时报验。5、基面验收后应抓紧施工,若不能立即施工时,应做好基面保护,复工前应再检验,必要时须重新清理,挡墙基础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可采用块石挤压换填处理,如遇其他不良地质条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6、本工程河道范围内现状埋设有天然气管道、污水管道等,基础开挖施工前应先进一步探明各管线的走向、埋深等,并迁移出河道施工范围,减少对本工程的施工干扰以及方便工程后期运行管理。对确实无法进行迁移的管线,应对相关管线段进行保护性施工,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严格执行。天然气管线两侧5m范围内禁止机械施工,采用人工作业,保证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7、本工程河道开挖都是土石方明挖工程,其开挖原则是自上而下分台阶开挖,当镇脚基础未开挖至设计高程而已经开挖至基岩时,开挖成满足格宾规格施工的基础后不再向下开挖。土石方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装载,自卸汽车出碴为主,配合人工开挖斗车、胶轮车出碴为辅。耕植土在征地范围内取土堆置备用。(二)土堤填筑施工土石方填筑:回填料利用开挖料中的进行回填,,;土石填筑采用自卸汽车辅以手推车运输,,铺厚30-40cm,采用振动碾分层碾压。铺料厚度和碾压遍数以及填料含水量填筑前应进行填筑碾压试验最终确定。1、作业面填筑的流水作业法作业面施工包括铺料、洒水、碾压三道主要工序,同时有坡面整坡、斜坡碾压及防护等项工作。为提高施工效率,避免相互干扰,确保施工安全。填筑作业应采用流水作业法组织施工,即把整个作业面适当地划分工作面,形成若干个面积大致相等的填筑块,在填筑块内依次完成填筑的各道工序,使各工作面上所有工序能够连续进行。工作面的划分应根据作业面面积大小,并随填筑高程来划分。各工作面之间插上小旗或划线作为标志,并保持同时上升,避免出现高差,否则容易混乱,形成超压、漏压和人为分缝事故。铺料时应控制层厚、做到随卸随平、一次摊铺到填筑厚度。堤面作业按铺料、碾压和质量检查进行流水作业。2、与岸坡结合部位的填筑地基要求不能有反坡,若出现反坡应予削坡或其他方法进行处理,填筑体与岸坡或砌体建筑物结合部填筑时,如不采取适当的措施易出现大块石集中现象,加之振动碾不易靠近碾压,而该部位填筑质量的好坏对填筑体及周边缝的变形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该部位应利用粒径较小、级配较好的料采用小型振动碾碾压或夯锤夯实。3、分期分段填筑时结合部的施工各填筑区宜均匀上升,,新旧填筑搭接区和填筑边角部位以及墙后填筑料应采用夯锤夯实或削坡搭接碾压。4、其他部位填筑靠近堤防处回填采用开挖利用石料,蛙式打夯机夯实。(三)混凝土工程施工1、混凝土拌和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持砂、石骨料含水率稳定、沙子含水率应控制在6%以内。2、浇筑建基或岩基面时,应将面上杂物、泥土、水及松动岩石清除干净后再进行浇筑,如遇有地下水,则应采取措施避免新浇混凝土受到伤害。3、混凝土工程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进行养护。4、混凝土级配为二级,二期混凝土为一级配,施工前应做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水泥、粗细骨料和水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5、模板要架立牢固、表面光洁平整、接缝严密。6、混凝土浇注前应详细检查仓内模板、钢筋、预埋件、永久施工缝和基础面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经验收合格后方能浇注。7、混凝土应按顺序和方向分层浇注,并保持连续性,如因故中止且混凝土施工要超过允许间歇时间,则按工作缝处理。78、本工程所有混凝土结构,按9-10m设置沉降缝,缝宽2cm,整个沉降缝采用沥青杉木板嵌缝。9、未尽事宜应严格按照《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施工。(四)杉木桩施工打杉木桩应着重控制的质量要求1、桩位偏差必须控制在小于等于2~4cm中间范围内,桩的垂直度允差﹤1%。2、打桩线路注意从外往中间(从两侧往中间)对称打,但要防止桩位严重移动。3、打桩过程中,如遇坚硬地层或触及地下障碍物,以致不能打至预定深度时,复核图纸覆盖层厚度,,只采用削坡处理。杉木桩顶高程原则上按常水位来控制,在施工工程中,若遇到与设计断面不相符的情况,可适当进行调整。(五)植草护坡施工1、铺设准备铺设前应完成铺设部位的覆盖层清理工作,清理、平整坡面,清除直径大于2cm的浮石、树根等杂物,以利于基材与坡面的结合。如果坡面上的土太密实,应该在坡面5~,作为播种层。2、种植土铺填由粘性土壤、腐殖土、复合肥组成的有机土壤充分混合拌和,准备工作完成后,将混合均匀的有机土壤铺设岸坡中,铺设时用水量不宜多,亦不宜少,应适中,从而避免出现溢流和散落现象。铺设应尽可能从正面进行。种植土铺设完后播种草籽。(六)钢筋制安钢筋制安应保持表面应洁净,采用钢筋调直机上调直,钢筋调直后应平直、无局部弯折和表面裂纹;施工中钢筋布设位置准确,必要时设短钢筋支撑;钢筋接头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5)等技术规范有关规定。钢筋材料要求:1、各类钢筋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钢筋表面应光洁无破损、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除干净,锈蚀结垢的钢筋严禁使用。2、使用的钢筋应有出厂证明和试验报告单,经试验确定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钢号不明的钢筋,不准使用。3、钢筋型号、直径更换时必须经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认可方可实施。4、钢筋的弯制和弯勾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不得随意改变。钢筋搭接时,接头长度及分布位置需满足规范要求。5、要严格控制钢筋砼保护层厚度要求。(七)桥梁施工:桥涵的施工工艺及其质量检查标准,均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的规定执行。本桥的梁,墩台基础采用现浇,同时,根据本桥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下注意事项:(1)钢筋1)桥涵工程中采用的普通钢筋应符合现行《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冷轧带肋钢筋》(GB/T13788)的规定;环氧涂层钢筋应符合现行《钢筋混凝土用环氧涂层钢筋》(GB/T25826)的规定;其他特殊钢筋应符合其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2)钢筋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锈蚀、污染或被压弯;在工地存放时,应按不同品种、规格,分批分别堆置整齐,不得混杂,并应设立识别标志,存放的时间宜不超过6个月;存放场地应有防、排水设施,且钢筋不得直接置于地面,应垫高或堆置在台座上,顶部应采用合适的材料予以覆盖,防止水浸和雨淋。3)钢筋的级别、直径、根数、间距等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对多层多排钢筋,宜根据安装需要在其间隔处设立一定数量的架立钢筋或短钢筋,架立钢筋或短钢筋的端头不得伸入混凝土保护层内。半成品钢筋和钢筋骨架采用整体方式安装时,宜设置专用胎架或卡具等进行辅助定位,安装过程中应采取保证整体刚度及防止变形的措施。当钢筋过密,将会影响到混凝土浇筑质量时,应及时与设计协商解决。9(2)混凝土桥梁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的运输宜采用搅拌运输车,或在条件允许时采用泵送方式输送,对寒冷、严寒或炎热的天气情况,搅拌运输车的搅拌罐和泵送管应有保温或隔热措施;采用吊斗或其他方式运输时,运距宜不超过100m且不得使混凝土产生离析。浇筑混凝土前注意事项:1)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及钢筋上的污物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或孔洞时,应堵塞严密且不漏浆。2)应对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等性能进行检测。3)浇筑主梁混凝土前应严格检查伸缩缝、护栏等附属设施预埋件是否齐全,确定无误后方能浇筑。施工时,应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性,控制混凝土集料最大料径不得大于20mm。浇筑混凝土时应充分振捣密实,严格控制其质量。(3)桥台1)桥台后背与回填土接触面的防水处理应符合设计规定,台背回填土内摩擦角不应小于30°。台背回填土压实度不应小于96%,宜采用小型机械压实。3)台控制点高程施工前应认真核对无误后,方可施工。4)台基础按坐标施工放样时,应认真核对设计图表无误后,方可进行,并采用其它方法进行校核。5)若实际地质情况与地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