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小龙虾壳中甲壳素的提取及壳聚糖的制备.pdf

格式:pdf   大小:54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龙虾壳中甲壳素的提取及壳聚糖的制备.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14 文件大小:5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龙虾壳中甲壳素的提取及壳聚糖的制备.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小龙虾壳中甲壳素的提取及壳聚糖的制备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小龙虾壳中甲壳素的提取及壳聚糖的制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小龙虾壳中甲壳素的提取及壳聚糖的制备甲壳素(Chitin),又名几丁质,是一种氨基多糖,主要存在于节肢动物如虾、蟹的外壳和真菌及一些藻类植物的细胞壁中,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可再生资源。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基的产物,是天然多糖中惟一的碱性多糖,具有许多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理功能,被认为是继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无机盐之后的第六大生命要素。目前,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食品、材料科学、医药科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农业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现已成为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我国目前加工提取甲壳素和壳聚糖的主要原料是海虾和海蟹壳等,用淡水虾壳制备甲壳素和壳聚糖的报道尚不多见。小龙虾学名为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也叫红螯虾,是一个淡水小龙虾种,原产于美国东南部,现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各省市。小龙虾壳为虾仁加工或食用后的废弃物,长期以来未得到很好的利用,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因此,以小龙虾壳为原料生产甲壳素类产品具有综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双重意义。本研究以小龙虾壳为原料,采用酸碱法提取甲壳素,然后将甲壳素脱乙酰基制备壳聚糖,考察不同提取制备条件对甲壳素提取率和壳聚糖质量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旨在为虾壳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除去附着物,烘干并磨成粉,取小龙虾壳粉,室温下分别用不同浓度的HCl溶液浸泡,期间不断搅拌,除去虾壳中的矿物质,直至无气泡产生。倾去酸液,水洗至中性;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在90~100℃水浴中反应不同时间,水解除去虾壳中的蛋白质。倾去NaOH溶液,水洗至中性,得甲壳素粗品。甲壳素粗品用5g/L的:..KMnO4溶液浸泡1h,过滤,水洗除去KMnO4后用10g/L的草酸水溶液于60~70℃搅拌进行脱色反应,直至全部变成白色,水洗至中性,于60~70℃干燥24h,得白色的甲壳素。,分别考察甲壳素提取过程中HCl溶液浓度和浸泡时间、NaOH溶液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甲壳素提取率及矿物质脱除效果的影响。①HCl溶液浓度。、、、、、,浸泡时间为24h,倾去酸液,水洗至中性后用2mol/L的NaOH溶液在90~100℃水浴中反应3h,测定灰分含量并计算甲壳素提取率。②HCl溶液浸泡时间。用①优化的浓度的HCl溶液浸泡小龙虾壳粉,分别在室温下浸泡5、10、15、20、25、30h,倾去酸液,水洗至中性,干燥后称重,计算矿物质脱除率。③NaOH溶液浓度。称取一定量小龙虾壳粉,、、、、、~100℃水浴中反应3h,去蛋白质,脱色,干燥得甲壳素,计算其提取率。④NaOH溶液处理时间。称取一定量小龙虾壳粉,用HCl溶液脱除矿物质后用③优化的浓度的NaOH溶液在90~100℃水浴中分别反应2、3、4、5、6h,脱色,干燥得甲壳素,计算其提取率。,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煮沸一段时间,使甲壳素在强碱作用下脱去乙酰基,反应一定时间后,水洗至中性,干燥得到浅黄色壳聚糖。,考察NaOH溶液质量分数、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壳聚糖脱乙酰度的影响。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见表1。%的HCl溶液煮沸10min,洗净,放到马弗炉中500~600℃下灼烧至恒重,准确称取待测样品1~:..2g于坩埚中,在马弗炉内300℃灼烧2h。使其完全炭化,再升温至600℃保持2h,冷却至200℃以下,取出置于干燥器中,,称重,置于马弗炉中600℃灼烧1h,如此反复,直至恒重。计算样品中的灰分含量。X=■×100%式中,X为样品的灰分含量,m1为坩埚与样品的总质量;m2为坩埚与灰分的总质量;m3为灼烧至恒重时的坩埚质量。,计算矿物质脱除率。矿物质脱除率=(m0-m)/m0×100%式中,m0为原料小龙虾壳粉的质量,m为HCl溶液处理后小龙虾壳粉的质量。~,置于250mL三角瓶中,,在室温下搅拌至完全溶解。加入5~6滴***橙苯***蓝指示剂,。A=■×100%脱乙酰度B=■×100%式中,A为样品中的氨基含量;C1为HCl标准溶液的浓度;C2为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V1为加入的HCl标准溶液的体积;V2为滴定耗用的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m为样品质量;w为样品中的含水量;。%的乙酸溶液,将1g壳聚糖样品溶于其中,配成1%的壳聚糖溶液,用NDJ79型黏度计直接测定其黏度。、、、、、,所得甲壳素提:..取率及灰分含量见图1。由图1可知,随着HCl溶液浓度的升高,甲壳素的提取率呈缓慢下降的变化趋势,而灰分含量先迅速下降,,基本保持不变。可见在一定范围内HCl溶液浓度的升高有助于去除小龙虾壳粉中的矿物质,,且HCl溶液浓度过高会导致甲壳素的损失,。,、10、15、20、25、30h,倾去酸液,水洗至中性,干燥后称重,计算矿物质脱除率,结果见图2。由图2可知,HCl溶液浸泡时间由5h延长到20h,小龙虾壳粉的矿物质脱除率升高速度较快,由20h延长到25h,矿物质脱除率升高速度有所减缓,浸泡时间超过25h后矿物质脱除率基本保持不变,综合客观条件,HCl溶液浸泡时间选择24h。、、、、、~100℃水浴中反应3h去蛋白质,所得甲壳素提取率结果见图3。由图3可知,/L,甲壳素提取率降低,表明甲壳素中的蛋白质等杂质被分解;~,甲壳素提取率趋于稳定;之后继续升高NaOH溶液浓度,甲壳素提取率又有所下降,可能是过高浓度的NaOH溶液导致甲壳素被部分水解,综合考虑,。,~100℃水浴中分别反应2、3、4、5、6h,所得甲壳素提取率结果见图4。由图4可知,NaOH溶液处理时间由2h延长到3h,甲壳素提取率下降幅度较大,而处理时间由3h延长到5h,甲壳素提取率下降的趋势比较平缓,之后再延长处理时间,提取率下降速度又有所加快,可:..见延长NaOH处理时间有利于蛋白质的分解,但处理时间过长会导致部分甲壳素水解,从而降低提取率,所以处理时间应以4h为最佳。综上,,倾去酸液,水洗至中性后用2mol/L的NaOH溶液在90~100℃水浴处理时间4h,%。,对产品的应用范围有重要影响。以按优化的工艺提取的甲壳素为原料,设计正交试验考察NaOH溶液质量分数、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壳聚糖的脱乙酰度的影响,结果见表2。由极差分析可知各种反应条件对壳聚糖脱乙酰度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处理温度、NaOH溶液质量分数、处理时间。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处理温度和NaOH溶液质量分数对壳聚糖脱乙酰度的影响达显著水平(),而处理时间的影响不显著。最佳反应条件组合为A2B3C3,即处理温度90℃、NaOH溶液质量分数50%、处理时间4h。提高处理温度、NaOH溶液质量分数和延长处理时间都可以提高脱乙酰度,但是随着脱乙酰化反应条件的强化,甲壳素主链的降解也越来越严重。综合产品质量、节约能源和缩短处理时间等因素,选取处理时间为3h比较合适。在处理温度90℃、NaOH溶液质量分数50%、处理时间3h的条件下制取壳聚糖,%,·s。%,%~%。,倾去酸液后水洗至中性,用2mol/L的NaOH溶液在90~100℃水浴中反应4h,脱色后干燥得白色甲壳素,%。将甲壳素用质量分数50%的NaOH溶液于90℃水浴中处理3h,水洗后干燥得到浅黄色壳聚糖。%,%~%,脱乙酰度为:..%,·s。小龙虾壳是制备甲壳素/壳聚糖的良好来源,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国内加工甲壳素/壳聚糖中存在的加工原料来源有限、生产成本居高和产品质量偏低等问题,为小龙虾壳资源的有效利用及甲壳素/壳聚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