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4
文档名称:

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检测.ppt

格式:ppt   大小:4,222KB   页数:6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检测.ppt

上传人:相惜 2024/5/14 文件大小:4.1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检测.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检测 】是由【相惜】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检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一节新进展概述第二节生物传感器技术与应用第三节生物芯片技术与应用第四节免疫技术及其应用第七章生物技术新进展 与食品平安和质量检测整理课件第二节生物传感器与食品平安检测1生物传感器的根本概念生物传感器通常是指由一种生物敏感部件和转化器紧密结合,对特定种类化学物质或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选择性和可逆响应的分析装置。它是开展生物技术必不可少的一种先进的检测与监控方法,也是对食品质量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快速和微量分析的方法。整理课件2生物传感器工作原理待测物质经扩散作用进入固定生物膜敏感层,经分子识别而发生生物学作用,产生的信息如光、热、音等被相应的信号转换器变为可定量和处理的电信号,再经二次仪表放大并输出,以电极测定其电流值或电压值,从而换算出被测物质的量或浓度。,酶催化特定底物发生反响,从而使特定生成物的量有所增减。 用能把这类物质的量的改变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和固定化酶耦合,即组成酶传感器,常用转换装置有氧电极、过氧化氢。。 例如大多数酶反响的热焓变化量在25-100kJ/,后者通过有放大器的电桥输入到记录仪中。,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鲁米诺体系发光,因此如设法将过氧化氢酶膜附着在光纤或光敏二极管的前端,再和光电流测定装置相连,即可测定过氧化氢含量. 还有很多细菌能与特定底物发生反响,:都是将分子识别元件中的生物敏感物质与待测物发生化学反响,将反响后所产生的化学或物理变化再通过信号转换器转变为电信号进行测量,、微生物细胞的氧化直接(或通过电子递体的作用)在电极外表上发生。根据所得的电流量即可得底物浓度。整理课件3生物传感器开展历程开端于20世纪60年代。1962年克拉克等人报道了用葡萄糖氧化酶与氧电极组合检测葡萄糖的结果,可认为是最早提出了生物传感器(酶传感器)的原理。1967年Updike等人实现了酶的固定化技术,研制成功酶电极,这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生物传感器。整理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