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2024年语文教案优秀(5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25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4年语文教案优秀(5篇).docx

上传人:mama1 2024/5/15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4年语文教案优秀(5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4年语文教案优秀(5篇) 】是由【mama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4年语文教案优秀(5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4年语文教案优秀(5篇)语文教案篇1 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体会文章表达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义。 了解文章大意,体会蕴含在文中的爱国情感。 体会文章表达的炽热的爱国情感。 一、引入 课前板书: 难忘的一课。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祖国语言,觉得没有太多感动,而在《难忘的一课》中,作者对一节国语课铭记在心,作者经历了怎样震撼?请大家首先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读课文。 二、概括文章大意 师:请几个同学来读一读。 指名依次读文章各段。7、8自然段及16自然段,学生齐读。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并思考,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默读并思考。 师:来说说。 生1:作者在乡村小学听一节国语课。 生2:一位X的年轻教师领着作者参观学校的小礼堂。 师:介绍一件事,有几点一定要说清楚,这几点是 生: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师:谁能说得更完整些。 师辅助生概括大意: 课文讲述了抗战胜利后,作者在X的一所乡村小学听了一节国语课,课后,教师带作者参观学校的小礼堂,作者为师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义深深震撼和感动的事。 板书: 抗战胜利X国语课小礼堂感动震撼 三、品读重点段,体会文章所表达的真挚爱国情感 师:文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了多次,请大家再读课文,划出这句话,思考这句话出现在怎样的情形下,可以动笔写一写。 学生默读思考并做批注。 师: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是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 生:三次。 师:找到第一次出现的情形,读一读。 指名读一至四段。 师:作者在抗战后,走进一所乡村小学,看见一位年轻的教师在教国语。他正在黑板上写字。文中用了几个词语形容这位教师写字的样子 生1:一笔一画。 生2:很认真、很吃力。 师:写字时一笔一划,说明教师 生1:很认真,怕写错了。 生2:很敬仰祖国的汉字。 师:这位国语教师,怀着敬仰的心情,端端整整的写下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他写下的是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板书: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他写得 生:很认真、很吃力。 师:一个中国人,写中国字,怎么会吃力呢? 生1:他好长时间没写过汉字了。 师:是啊,日本统治下,不许X民众学****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但中国人就是中国人,永远依恋自己祖国的文化。哪怕是断断续续的说。年轻的教师也是如此,那吃力的'一笔一划,代表着他的 生:爱国心。 师:他先用 生:闽南语。 师:先用家乡话读,然后又用国语 生:一遍一遍的读。 生齐:老师和孩子火热而真挚的心。 师:那火热而真挚的心吸引了作者 生自由读7至12段。 师:文中第二次出现了这句话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作者坐在教师最后一俳的空位上,和师生一起读 生:我是中国热,我爱中国。 师:作者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怎样在读? 生: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师生们是否发现了作者? 生:发现了。 指名读第9段。 师:很奇怪,孩子们在上课,一个陌生地成年人走进来,还一起读,孩子和老师却反对,不觉得意外? 生1:人们都希望学****汉语和汉字。 生2:日本人不许中国人学****汉字,光复了,中国人可以学****自己的语言了。 生3:每个中国人都渴望学****汉语和汉字。语文教案篇2 神鸟以其聪明才智,使得可汗不得不打消了捉它的念头。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今天,语文网我给大家推荐关于神鸟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尽早发现一些教学不足,比如说教学设计上出现哪些问题、课堂交流和启迪是否得当、课后训练是否到位等等,从而为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累计经验。一起来看下吧! 《神鸟》这篇课文是蒙古族民间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只聪明伶俐,会说话的神鸟,许多国家的国王、大臣、富翁都想得到它,但都没捉到。依尔特戈尔可汗三次捉到神鸟,神鸟却用讲故事的方法三次逃脱。 文章内容浅显易懂,教学中我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先让他们自学自悟。 课堂上,我是这样教学的:先让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文本内容,了解故事大概内容,记下不明白的问题。神鸟神奇在哪儿?为什么称它为“神鸟”?以读促思,让学生在思考中不断提高自身独立的阅读课文的能力,养成独立阅读的****惯。然后抓住神鸟是如何一次又一次的`从可汗手里逃脱的进行教学,感悟神鸟的神奇,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敬佩之情。最后学生通过阅读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认为故事中的狗、乌鸦、猫很善良、忠实,有的认为它们命运很悲惨,很是冤枉,可怜;故事中的人物,有的同学认为他们做事冲动、缺乏调查,有的认为他们也很善良,知错就改,后悔莫及…… 学生通过充分品读课文重点语句,探寻了三种动物被错杀的原因,由此产生深深的震撼:这么善良的动物,人类的朋友,就因为人们没有仔细调查,被错杀了。使学生明白:如果遇事不经过仔细的调查,弄清事情的真相,那么,善良的人也会办错事,甚至会伤及无辜,伤害忠良;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给予学生自由的时间,联系实际自由畅说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是否也因误会而造成伤害的例子。由此学生联想到了自己,使得他们认识事物的片面性,思想的狭隘性,造成对人对事理解的偏激,往往也是没有经过调查研究,就轻易下结论,造成误会是很不好的。 通过这堂课的学****学生变得心胸阔达,遇事能冷静处理,就是最大的成功。语文教案篇3 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长句: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2、抓住“湛蓝、透亮”两个词语体会拉萨天空的美,重点讲解课文的第二段。 3、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纯净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难点: 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纯净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 PPT课件 学****过程: 一、复****1、听写生字词。(先写在黑板上盖住) 湛蓝透亮 纯净明洁 让人神往 蓝晶晶 二、导入课文 1、齐读课题。细心的你们也许可以发现课题中的“天空”用蓝色粉笔书写,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2、是的,天空在我们的眼中是那么的美丽。拉萨的天空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三、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学****提示及要求: 1、哪些词语是写拉萨的天空的?它们什么意思? 2、我学会了句子的什么用法? 3、拉萨的天空为什么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呢? 学生回答:喜欢“湛蓝”、“透亮”两个词语,顺势让学生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通过比喻句的学****让学生明白在用比喻句的时候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当作者在说明的时候,就会用比喻句来进行形象生动的说明。 “拉萨的天空为何总是湛蓝、透亮?”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句子与句子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 4、把这个句子读好吗?(课件: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指导朗读。 四、拉萨的'天空——纯净、明洁 拉萨的天空还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1、(课件: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能摸到蓝天。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学****提示及要求: 1、真的能“碰到”“摸到”蓝天吗? 2、“这话”指什么话? 3、你觉得拉萨的天空“妙”在哪儿? 拉萨的天空还“妙”在何处? (课件: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指导朗读。 五、拉萨的天空——让人神往 这么美的天空真是让人流连忘返,让我们再来看一组图片吧。 (课件出示图片) 1、如果你在这样的蓝天下,你会想些什么?你会干些什么? 2、(课件出示: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离开。) 指导朗读。 六、拉萨的天空——蓝晶晶 1、拉萨的天空让人如此神往,每年都有数万游客慕名而来,除了拉萨那美得让人神往的天空之外,还有一处的古代建筑——布达拉宫。 (课件出示两张对比的布达拉宫照片) 2、这两张照片有什么不同?看了这两张照片后你有什么感受吗? 3、没有了蓝天的映衬布达拉宫会怎么样?所以说,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没有了这蓝晶晶的天空,布达拉宫定会失去一半的美。 4、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七、总结 1、拉萨的天空美在它的湛蓝、透亮、美在它的纯净、明洁,还美在它的离地面很近,所以让人神往,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的雄伟、壮丽。湛蓝的天空仿佛是“圣地的窗帘”。 2、(课件: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 齐读这句话。 八、配乐读课文。 九、作业设计 填空: 1、一年四季,不管风吹雨打,交警叔叔总是()。 2、在春天,不管是小草还是鲜花,总是那样()。 3、教室里,同学们不管是听课还是做作业,总是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