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作物品质的形成》.ppt

格式:ppt   大小:3,117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作物品质的形成》.ppt

上传人:相惜 2024/5/16 文件大小:3.0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作物品质的形成》.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作物品质的形成》 】是由【相惜】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作物品质的形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四章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1整理ppt第四章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第一节作物的发育特性与生育期第二节作物器官的建成第三节作物的群体特征第四节作物产量的形成第五节作物品质的形成2整理ppt一、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二、收获指数三、产量构成因素四、产量形成过程及影响条件第四节作物产量的形成3整理ppt生物产量是指作物在生育过程中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质的总量,即整个植株〔一般不包括根系〕总干物质的收获量。经济产量是作物品种改进及生产管理中所说的产量,是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的收获量。由于栽培目的不同,它们被利用作物产品的局部也不同。第四节作物产量的形成一、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4整理ppt第四节作物产量的形成二、收获指数作物的经济产量仅是生物产量的一局部。但经济产量是以生物产量即有机物质总量作为物质根底的。但高的生物产量不等于高的经济产量,这要看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这种转化效率称为经济系数〔或收获指数〕,即:收获指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收获指数是综合反映作物品种特性和栽培技术水平的一个通用指标。5整理ppt第四节作物产量的形成三、产量构成因素作物产量是按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产品数量计算的,构成产量的因素是单位面积上的株数和单株产量,即:产量=单株产量×单位面积上的株数作物种类不同,其产量构成因素也有所差异,主要表现在单株产量的组成上〔表4-5〕。作物生产的对象是作物群体。6整理ppt第四节作物产量的形成作物种类 代表作物 产量构成因素禾谷类 稻、麦、玉米、高梁穗数,每穗实粒数、粒重 豆类 大豆、绿豆等株数,每株有效荚、每荚实粒、粒重薯类 山芋、马铃薯 株数,每株薯块数,单薯重 棉花 棉花 株数,每株有效铃数,每铃籽棉重。衣分麻类 黄麻、***、洋麻株数,每株重,出麻率油菜 油菜 株数,每株有效分枝数,每分枝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粒重 甘蔗 甘蔗 茎数,单株茎重 烟草 烟草 株数,每株叶数,单叶重 绿肥 苜蓿、紫云英株数、单株鲜重表4-5不同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7整理ppt第四节作物产量的形成产量形成过程是指作物产量的构成因素形成和物质积累的过程,也就是作物各器官的建成过程及群体的物质生产和分配的过程。四、产量形成过程及影响条件禾谷类作物产量形成双子叶作物产量形成8整理ppt第四节作物产量的形成单位面积的穗数由株数(根本苗)和每株成穗数两个因子所构成。因此穗数的形成从播种开始,分蘖期是决定阶段,拔节、孕穗期是稳固阶段。每穗实粒数的多少取决于分化小花数、退化小花数、可孕小花数的受精率及结实率四个因素。每穗实粒数的形成始于分蘖期,决定于幼穗分化至抽穗期及扬花、受精结实过程。粒重取决于籽粒容积及充实度。主要决定时期是受精结实、果实发育成熟时期。1禾谷类作物产量形成四、产量形成过程及影响条件9整理ppt第四节作物产量的形成不同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不同,其形成过程也各有特点。单位面积果数(如棉花铃数、油菜角果数、花生、大豆的荚数)取决于密度和单株成果数。因此,自播种出苗(或育苗移栽)就已开始形成这一产量构成因素,中后期开花受精过程是决定阶段,果实发育期是稳固阶段。每果种子数开始于花芽分化,决定于果实发育。粒重(衣分、油分)决定于果实种子发育时期。2双子叶作物产量形成四、产量形成过程及影响条件10整理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