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慢性溃疡气虚毒滞证诊断标准公示稿.docx

格式:docx   大小:163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慢性溃疡气虚毒滞证诊断标准公示稿.docx

上传人:书籍1243595614 2024/5/19 文件大小:16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慢性溃疡气虚毒滞证诊断标准公示稿.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慢性溃疡气虚毒滞证诊断标准公示稿 】是由【书籍124359561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慢性溃疡气虚毒滞证诊断标准公示稿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ICS**.***.**C**团体标准T/CACM****-20**慢性溃疡气虚毒滞证诊断标准riteriaofChronicUlcerwiththeSyndromeofQiDeficiencywithToxinLingering(文件类型:公示稿)20**-**-**发布20**-**-**实施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2引?言气虚毒滞证是中医常见证候,是各种慢性难愈合创面及溃疡的核心证候[1-4],但诊断标准缺如,严重影响了证候诊断的规范性、一致性及可重复性。为避免个人因素对辨证的干扰,提高临床诊疗和临床科研辨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本标准根据循证医学、中医证候标准化的相关要求,结合国内外最新证候及相关术语研究进展,针对慢性溃疡气虚毒滞证的临床特点,制定了慢性溃疡气虚毒滞证诊断标准的具体细则,指导临床与科研中慢性溃疡气虚毒滞证辨证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提高中医诊断的可信性及可操作性,推动中医证候标准化的科学化、规范化、客观化发展[5]。慢性溃疡气虚毒滞证诊断标准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慢性溃疡气虚毒滞证的诊断依据和诊断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及科研院所专业人员临床及科学研究中慢性溃疡气虚毒滞证的诊断。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研制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在所注日期的版本内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适用于本《标准》。GB/-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20348-2006中医基础理论术语GB/-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2020修订版)GB/T15657-1995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2020修订版)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败坏形质,形成各种慢性难以愈合的创面或溃疡。以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溃疡平坦塌陷,脓水稀少,久不愈合,溃疡数目大于等于1处,舌体胖大,舌质淡嫩,边有齿痕,脉虚等症状或体征为主要表现的证[6-8]。,常由久病体虚,劳累过度,年老体弱等因素引起。临床表现为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诸症加剧,舌淡苔白,脉虚等。,无以托邪,毒邪滞留蕴结所致。在本证候中表现为疮疡平坦塌陷,脓液稀少,新肉不长,难以敛口,久不愈合等。,自我感觉精神不振,甚至影响生活或工作。,自我感觉疲乏,甚至影响生活或工作。,自我感觉呼吸较短促,劳累后加重。,自我感觉不愿意说话,说话多了感觉疲劳。,容易出汗,劳累后加重。、粘膜或内膜溃疡一个月或以上未愈合。、粘膜或内膜溃疡平坦或塌陷,无明显红肿热痛感觉。。慢性溃疡气虚毒滞证的诊断依据表1慢性溃疡气虚毒滞证的诊断依据表[9-22],舌质淡嫩,、毒滞条目、舌象或脉象相结合的诊断模式。慢性溃疡气虚毒滞证的诊断原则:气虚条目至少具备2条,毒滞条目至少具备2条,同时具备舌象或脉象其中1条(权重分值可作为证候轻、中、重分级参考依据)。5附录A(资料性附录)表A现有气虚证(共性)诊断标准[7、10-22][S].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2):117.①神疲乏力②少气懒言③自汗④舌胖有齿印⑤脉虚无力(弱、软、濡等)具备三项。[S].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10):598.①神疲乏力②少气或懒言③自汗④舌胖或有齿印⑤脉虚无力(弱、软、濡等)。具备三项。[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后加剧,舌苔白,脉虚无力。[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0::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自汗畏风(活动后诸证加剧);主舌:舌质淡白,苔白;主脉:脉虚无力。:第二辑[M].北京:卫生部出版社,1995:,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纳谷少馨,舌淡胖或有齿痕,脉细虚无力(弱、软、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声音低微,呼吸气短,神疲乏力,或有头晕目眩,自汗,活动后诸症加重,舌质淡嫩,脉虚等。--: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元气不足,脏腑机能减退,以气短乏力,神疲懒言、自汗、舌淡、脉虚等为常见症的证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主症:气短、乏力、神疲、脉虚次症:自汗、懒言、舌淡;具备主症2项及次症1项即可诊断。(第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神疲乏力,呼吸气短,语声低微,少气懒言,纳谷少馨,或见面色?白,头晕目眩,心悸自汗,舌淡,脉虚细无力等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元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以气短乏力,神疲懒言,自汗,舌淡,脉虚等为常见症的证候。[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诸症加剧,舌淡嫩,脉虚无力。(新世纪第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气短声低,少气懒言,精神疲惫,体倦乏力,脉虚,舌质淡嫩,或有头晕目眩,自汗,动则诸症加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气短懒言,动则加剧,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声低息弱,或面白少华,头晕,自汗,活动后诸症加重,舌淡嫩,脉虚。(第10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气短,头晕目眩,自汗,动则诸症加剧,舌质淡嫩,脉虚。6 9参考文献[]阙华发,王云飞,邢捷,张臻,[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10):995-999.[2]王军,[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5,21(05):543-545.[3]马莲,王可彬,“久败疮”论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溃疡[J].环球中医药,2018,11(06):887-889.[4]王可彬,马莲,“毒损脉络”论治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J].中医药学报,2018,46(05):5-7.[5]阎莉,[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05):383-384.[6]GB/T15657-1995,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S].[7]GB/-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S].[8]高秉钧,[J].2006.[9]GB/T20348-2006,中医基础理论术语[S].[10][S].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2):117.[11][S].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10):598.[12][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99.[13][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0:22.[14]:第二辑[M].北京:卫生部出版社,1995:1.[15][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34.[16](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2002:37.[17](第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7.[18][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76.[19][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23.[20](新世纪第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60.[21][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28.[22](第10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45. 9目?次前言 3引言 41范围 52规范性引用文件 53术语和定义 54慢性溃疡气虚毒滞证的诊断依据 65慢性溃疡气虚毒滞证的诊断原则 7附录A 8参考文献 9 9前言本标准按照GB/-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提出。本标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圣贤、连凤梅、程金莲、吴辉、张新荣、杜雅薇、杨文利、王耀献、刘金民、邹忆怀、高蕊、谢雁鸣、王忠、胡镜清、雷燕、孙增涛、王保和、胡思源、周莉、周静威、张立山、陈正光、王世东、张立晶、李玉峰、杨惠民、谢颖桢、曹克刚、刘雁峰、李海松、张根明、侯丽、段行武、王蓬文、孔令博、刘伟敬、柴立民、赵明镜。目?次前言 3引言 41范围 52规范性引用文件 53术语和定义 54慢性溃疡气虚毒滞证的诊断依据 65慢性溃疡气虚毒滞证的诊断原则 7附录A 8参考文献 9 9前言本标准按照GB/-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提出。本标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圣贤、连凤梅、程金莲、吴辉、张新荣、杜雅薇、杨文利、王耀献、刘金民、邹忆怀、高蕊、谢雁鸣、王忠、胡镜清、雷燕、孙增涛、王保和、胡思源、周莉、周静威、张立山、陈正光、王世东、张立晶、李玉峰、杨惠民、谢颖桢、曹克刚、刘雁峰、李海松、张根明、侯丽、段行武、王蓬文、孔令博、刘伟敬、柴立民、赵明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