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docx

上传人:君。好 2024/5/19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 】是由【君。好】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第四、五章队列研究和病理对照研究得比较病例对照研究定义:亦称回顾性研究(retrospectivestudy);选择有特定疾病得人群组作为病例组,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得个体作为对照,调查她们发病前对某个(些)因素得暴露情况,比较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得差异,研究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得关系。队列研究定义:指将某一特定人群按就就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n个组,追踪观察一定得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得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得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就就是前瞻性研究。区别:1、疾病发生后进行; 2、按发病与否分成病例组与对照组; 3、暴露就就是由研究对象从现在对过去得回顾; 4、结果已经发生,由果推因; 5、分析暴露与疾病得联系。?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疾病发生时间疾病发生后前分组情况按发病与否分成病例和对照按暴露与否分成病例和对照研究类型回顾性研究前瞻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结果就就是否已经发生就就是,由果推因否,由因推果病例对照研究得类型:1、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又称非匹配病例对照,按与病例组可比得原则,根据样本得大小,选择一定数量得对照,数量不需成严格得比例关系,但对照得数量等于或多于病例。?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或称配比(matching),即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目得就就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得干扰。队列研究得类型:1、前瞻性队列研究2、历史性队列研究:研究工作从现在开始,但研究对象就就是过去某个时间进入队列。3、历史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目得:病例对照研究:利用病例对照研究获得得明确病因线索,进一步进行队列研究或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从而证实病因假设。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队列研究:根据一些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就就是否科学、正确。?对照得选择:?病例对照研究:(1)对照得规定:必须就就是来自产生病例得总体。意味着对照一旦发生所研究得疾病也可以成为病例组得研究对象。(2)对照得形式:1)成组比较法:若研究目得就就是广泛探索各种危险因素,除了可比性之外,可以不加任何限制选择对照。 2)成组配比对照:对照组与病例组在配比因素所占得比例相同。3)个体配比对照,病例和对照以个体为单位进行配比。按照研究因素以外得外部因素进行1:1、1:2、1:3…、1:R配比选择对照。?队列研究:1、内对照:在同一研究人群中,采用没有暴露或暴露水平最低得人群作为对照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2、外对照:需在人群之外去寻找对照组3、总人口对照:即以所研究地区一般人群得发病率或死亡率作为对照组得数据。?样本含量得估计:?病例对照研究:决定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得参数:1、研究因素在对照人群中得暴露率(P0) 2、预期暴露于该研究因素造成得相对危险度(RR)得近似值或比值比(OR);3、希望达到得检验性水平α;4、希望达到得检验把握度(1-β)。队列研究:1、对照人群得估计发病率p0;2、估计人群得估计发病率p1;3、希望达到得检验性水平α;4、希望达到得检验把握度(1-β)。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资料分析:病例对照研究:OR=ad/bc暴露与疾病之间关联强度;OR>1时:说明暴露使疾病得危险度增加,就就是疾病得危险因素,叫做“正关联”;OR<1:说明暴露使疾病得危险度减少,叫做“负关联”,暴露因素对疾病有保护作用;OR=1:表示暴露与疾病无关联。队列研究:1、相对危险度:RR表示暴露组发病或死亡得危险就就是非暴露组得多少倍。2、归因危险度:AR表示暴露因素得存在使暴露人群发病率增加或减少得部分。3、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就就是指暴露人群中归因于暴露得发病或死亡部分占全部发病或死亡得百分比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4、人群归因危险度:PAR%指总人群发病率中归因于暴露得部分,而PAR%就就是指PAR占总人群全部发病得百分比。5、标化比:研究人群中观察死亡数比标准人口预期死亡数?偏倚:病例对照研究最大得偏倚就就是回忆性偏倚队列研究最大得偏倚就就是失访偏倚。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点与缺点,适用于不同情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比较: 1、观察人数与完成时间病例对照研究需要观察得人数较少,调查完成后现场工作也就完成了,不需随访。因此比队列研究经济得多。如拟用队列法研究罕见病,则主要力量几乎都花在对没有患病得人得随访上了。假定拟研究在受孕前后母亲用雌激素会不会使子女中发生先天性心脏病得危险度增高。假定在未暴露得妇女中每1000个生产中有8个患先天性心脏病,则为了查出可能高出1倍得危险度(RR=2),队列研究需要观察3889个暴露组妇女和3889个未暴露组妇女得妊娠结果[用公式(附式5-18),设α=0、05(双侧),β=、10,p0=0、008,p1=0、016,得N≈3889,读者可验算]。但如用病例对照法,设暴露妇女之比例为0、30,则用公式(附式5-14)或其简化式估计所需样本含量,在同样条件下(α=0、05,β=、10,RR=2),仅需病例与对照各18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8例,可见在这个例子队列法所需样本含量就就是病例对照法得约20倍。 主要因为这个问题,尽管队列研究有两种种优点,但在癌症(属于罕见病,发病率一般在十万分之几至万分之几)流行病学得病因研究中迄今仍主要采用病例对照法。 2、研究因子得数目病例对照研究在一个研究中可同时调查多个因子与一种疾病得关系。当一种病得病因不明,需探索多种可能因子得作用时较合适,即既可用于验证某一特定假设,也可用于产生假设。队列研究则可同时调查一个因子与多种疾病得关系。对于一种危险作用广泛得因子,只有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才能全面揭露其效应,特别就就是长期健康效应。 3、发生偏倚得可能性 ⑴选择偏倚:病倒对照研究发生选择偏倚得可能较大,以医院病人为对象时尤易发生。但队列研究也有可能发生选择偏倚,例如志愿参加、已患但潜隐得疾病而在开始研究时未被察觉,回顾性队列研究得一些对象得记录缺失或不完整等,都就就是偏倚得来源。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 ⑵信息偏倚:病例对照法需要被调查者回忆过去对若干因素得暴露史,出现回忆偏倚得可能较大;队列法关于暴露与结局得信息不依赖回忆,客观性较强。队列研究因随访时间较长,可能出现失访偏倚:暴露组与未暴露组得失访率可能不相同,失访者与未访者得结局发生率又可能不相同,都可能就就是偏倚来源。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 4、率与联系指标病例对照研究一般不知道总人口中得病例数和未病者人数,所以不能计算发病率、死亡率、RR和超额危险度。但可计算OR,在可以用对照组得暴露率估计人群暴露率时,也可计算PAR。病例对照研究虽可判断暴露与疾病之间就就是否存在有统计学上得联系,但不易作出有因果联系得结论。从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较易作出就就是否有因果联系得结论,其说服力仅次于实验研究结果。 总之,根据两种方法得优缺点,一般把病例对照研究用于筛选可疑病因,建立假设,作为病因研究得第一阶段,而把队列研究用于检验假设,作为第二阶段。这时已通过其她途径对病因和疾病得自然史有了足够得了解,否则很少有人会贸然进行队列研究,因为失败得代价过大。新近得趋势就就是主张在队列研究中嵌进一个病例对照研究,以兼取两者之长。但实际上仍须很大得规模,一般难以做到。 最后,用表4-15概括三种主要流行病学方法得特点。表4-15三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得比较方法学特点前瞻性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现况调查样本组成无病个体病例与对照暴露者、现患者或存活者分组标准暴露或未暴露患病或未患病前两者之一时间顺序前瞻性(从因到果)回顾性(从果推因)现况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比较内容暴露者与未暴露者发病或死亡情况病例与对照过去得暴露情况暴露者得患病情况或患病者得暴露情况率发病率或死亡率暴露百分比现患率,暴露率暴露与疾病联系指标危险度,相对危险度,率差,PAROR,PAR相对危险度,率差;PAR优点暴露资料较正确;可计算发病率及危险度;可同时研究一种暴露与多种疾病得关系;用于检验假设样本小,获结果快;费用低;无失访;可同时研究一种疾病与多种暴露得关系,筛选病因;可用于少见病研究获结果迅速缺点需大样本和长期随访;费用高;失访问题多;不适用于少见病样本代表性差,对照选择不易得当;回忆暴露史多偏倚;仅能算OR因果关系不易确定;仅调查存活者,不适用于病程短和死亡快得病;少见病需调查很大样本,也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