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化学).pdf

格式:pdf   大小:75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化学).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20 文件大小:7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化学).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化学)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化学)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本讲内容就是告诉同学们研究物质性质的科学方法和基本程序。【知识要点】: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尤其是前两种方法,是学****化学时必不可少的两种方法。1、观察法:观察不是简单地用眼看,而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去看。比如我们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从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质等方面研究,这些方面都可以通过观察物质来得到。虽然,有一些不能得到具体数据,但通过观察可以定性的感受到熔沸点的高低、密度、硬度的相对大小等。所以,观察过程中必须注意到不仅看表面现象,还要积极地思考,对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得到有用的结论。[观察·思考]:观察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和钠与水的反应。通过对该实验的观察,主要是能够掌握从现象得到结论的方法。2、实验法:上述观察法中已涉及到了从实验中得到结论的思维方式,学****化学的过程中,会经常通过实验来验证物质的性质,甚至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对做的每个实验,不仅要仔细观察现象,更要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最后依据实验结果分析出结论。实验报告包括的内容有:实验目的、试剂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记录、重要结论及思考的问题。教材中详细介绍了金属钠与O反应的实验报告,同学们可以从中体会其书写格2式,体会如何用实验法来研究物质的性质。[活动·探究]: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Na在空气中放置颜色变暗,而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淡黄色固体,前者是常温下Na表面被:..氧化为NaO,后者是加热情况下Na与O生成NaO可以得到启示:反应条件不同,生成产物2222,不同。[思维拓宽]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钠,长期放置于空气中,出现的变化为:银白色→变暗→白色固体→表面变湿→白色晶体→白色粉末出现该变化的原因依次是:银白色变暗是Na被氧化为NaO,NaO吸水生成NaOH得白色22固体,NaOH固体吸水潮解使表面变湿,表面为NaOH溶液易吸收CO生成NaCO·10HO白色2232晶体,该晶体风化得NaCO白色粉末。23通过上述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一系列结论,把钠单质及其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就可能综合到一块了。3、分类法和比较法这两种方法是数理化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化学教材中经常是从每族元素中各元素的性质总结出它们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分析这一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性。也可以把不同章节、不同类型的物质进行综合比较,把知识点串到一块分析。[交流·研讨]1、金属Na与Fe性质的比较(1)物理性质的相同点:纯净的Na、Fe都为银白色固体,都能导电、导热。不同点:Na的熔点比Fe的低,Na的硬度比Fe小,Na的密度也比Fe小。(2)化学性质的相同点:都能被O氧化,:Na在空气中或O中都能剧烈燃烧,铁丝只有在纯O中才燃烧。Na在常温下就能22与水反应,Fe与HO常温下不反应,但可与水蒸气高温下反应。Fe能从CuSO溶液中置换出Cu,24Na则与CuSO溶液反应生成Cu(OH)蓝色沉淀。422、预测金属具有的共同性质:(1)金属大都为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大多硬度比较大,熔沸点比较高。(2)大多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H,能被O氧化为金属氧化物。223、在研究钠性质的过程中,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都用到了。二、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探究是新教材的一个亮点,探究的过程就是对物质性质研究的过程,研究的步骤有:(1)观察物质的外观,(2)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3)观察现象,(4)得出结论。[案例]:研究***气的性质研究Cl的性质,除涉及到上述步骤外,还要用前面提到的几种方法:21、观察Cl分析物理性质:2通过观察,可总结出Cl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用手轻轻扇动可闻到有刺激性气味。倒扣在2水槽中的Cl,有少量的溶解。22、预测Cl的性质2Cl和O都为典型的非金属单质,已知O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在这些反应中,O中的0价O2222元素被还原为-2价。据此可预测,非金属单质Cl也有较强的氧化性,Cl元素从0价被还原为2:..-1价,运用到了分类法和比较法。3、验证预测Cl的性质:2用实验验证[实验1]:操作::铁丝在Cl中燃烧产生红棕色烟,加水后得棕黄色溶液。结论:Cl能把Fe氧化为FeCl223变换:可以用铜丝代替铁丝在Cl中点燃,铜丝也能在Cl中燃烧。22结论:Cl能把金属单质氧化为金属***化物。2[实验2]:操作:空气中点燃H,:H在Cl中继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结论:Cl能和H反应生成HCl。2222变换:可以用红磷代替H在Cl中点燃,红磷在Cl中燃烧看到白色烟雾。222结论:Cl能把H、P等非金属单质氧化为非金属***化物。22以上实验,验证了预测:Cl与O性质的相似性,都能氧化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运用了22比较法和实验法。4、进行新预测:Cl是否有不同于O的性质呢?O不溶于水,Cl能溶于水吗?溶于水后,是单纯的物理变2222化,还是有化学反应呢?Cl溶于碱溶液吗?25、实验探究[实验3]:操作:把盛满Cl的小试管倒扣在水中。2现象:试管内气体量减少,水上升一部分,所得溶液呈淡黄绿色。结论:Cl能溶于水。2Cl是简单溶于水,还是与水反应,下面继继续通过实验验证:2[实验4]:把Cl溶于水后的液体分装在三支试管中,做如下实验:2已知Cl溶于水生成了盐酸,溶液中有漂白性的物质,是其中溶解的Cl还是生成的盐酸,22,还是有新物质,继续验证。[实验5]:操作:把干燥的Cl依次通过盛有干燥红纸条的集气瓶A和盛有湿润红纸条的集2气瓶B,现象:A中红纸条不褪色,B中红纸条褪色。结论:Cl不能直接漂白有色物质,应是Cl与HO生成了有漂白性的物质。222二、物质中有漂白性:..[实验6]:操作:在红纸条上滴加盐酸。现象:红纸条不褪色,结论:Cl与HO生成的盐酸不具有漂白性,说明Cl与HO还生2222成了具有漂白性的物质,这种漂白性物质中含Cl元素,其中次***酸具有漂白性,故Cl与HO22反应的生成物中有次***酸。反应为:Cl+HO=HCl+HClO226、再进行预测:Cl与HO能生成两种酸,而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故Cl也应能与碱溶液反应。2227、实验探究:[实验7]:操作:把一盛满Cl的试管倒扣在盛NaOH溶液的水槽中,现象:气体完全消失,2NaOH溶液充满试管,结论:Cl与NaOH溶液完全反应。2由Cl与HO反应,可总结出Cl与NaOH溶液反应的方程式:Cl+2NaOH=NaCl+NaClO2222+HO2[知识拓宽]:1、Cl能溶于碱,可用NaOH溶液对Cl进行吸收,防止有毒的Cl逸散到空气中,在做Cl2222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中,最后必须用NaOH溶液对尾气进行吸收。2、Cl还能与Ca(OH)反应,但由于石灰水浓度太稀,工业上常用石灰乳[Ca(OH)的悬浊液]222与Cl反应制漂白粉,反应方程为:2Ca(OH)2+2Cl=CaCl+Ca(ClO)+[知识小结]:由以上观察、分析、预测、探究可归纳出Cl的性质2(1)Cl为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2)Cl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2(3)Cl能与碱溶液反应2(4)Cl具有强氧化性,能把大部分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氧化2以上是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总结出了物质的性质,化学的学****还要从结构上分析,物质为什么具有这些性质,需要研究物质内部的结构组成,常用到假说、模型法。这些是中学生不能达到,也无法用实验来解决。【例题分析】例1、根据你对金属钠性质的掌握,分析如下问题:用金属钠制取NaO通常采用以下方法:22NaNO+6Na=4NaO+N↑222试说明为什么不采用钠在O中燃烧而采用此法制取NaO的原因22【分析】:因为金属钠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会生成NaO很难得到纯净的NaO而题中的方22,2法生成了N,在N环境中能保护NaO不被继续氧化,可见,Na被O氧化后的产物与反应条件有2222关。【答案】:用燃烧的方法生成的产生中有NaO用NaNO与Na反应能生成N,保护NaO22,222不被继续氧化为NaO22例2::..取两支充满***气的大试管,向第一支中加入5mL蒸馏水,向第二支中加入5mLKOH溶液,用软木塞塞紧试管口,用力振荡,片刻后可观察到第一支试管上部空间呈_______色,溶液呈_________色,说明: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第二支试管中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分析】:Cl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HCl、HClO,但Cl溶于水的程度不大,上部仍是22黄绿色的Cl,溶液呈浅黄绿色,而Cl能与碱完全反应,使黄绿色气体完全消失。22【答案】:黄绿色,浅黄绿色,①Cl在水中溶解度不大,2②Cl溶于水后没有完全与水反应:Cl+HO=HCl+HClO,222黄绿色完全消失,Cl+2KOH=KCl+KClO+HO22例3:下表是验证饱和***水中所含主要粒子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请根据实验要求将相应的操作和现象的标号填在答案栏内。【分析】:已知知道了Cl2溶于水生成HCl、HClO故***水中的成分有Cl2、HCl、HClO、HO这些物质的性质都能表现出来,即***水的性质是这些物质性质的综合。由于***水中的Cl有22强氧化性,能把①中的HS氧化为S,反应方程为:Cl+HS=S↓+2HCl222S在溶液中为淡黄色沉淀。能把⑤中KI氧化为I2,I2遇淀粉变蓝,故C后面填①②或⑤③,由于***水中的酸电离出的H+,能使石蕊变红,随即由于HClO的漂白性,红色又褪去成无色,故a后面填③⑤,HClO能使品红褪色,故d后面填②④。***水中的Cl-能与AgNO中的Ag+结合为AgCl白色沉淀,故b后面填④①。3答案:a.③⑤b.④①c.①②或⑤③d.②④【练****1、①钠比水轻,②钠的熔点较低,③钠与水反应时要放出热量,④钠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某学生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水中,此实验能证明上述四点性质的()A.①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5mL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B、有气体产生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D、溶液变浑浊:..3、下面对***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可使湿的红布条褪色,所以***气具有漂白性B、***气没有漂白性,但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C、在通常情况下,***气可以和任何金属直接化合D、闻其气味时要小心将集气瓶放在鼻孔下直接闻4、已知下列几组反应:①2HS+O2S+2HO;2HS+3O2SO+2HO2222222②CO+2NaOH=NaCO+HOCO+NaOH=NaHCO223223③Cu+4HNO(浓)=Cu(NO)+2NO↑+2HO3Cu+8HNO(稀)=3Cu(NO)+2NO↑+332223324HO2你从上述不同反应中能分析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5、把Na投入FeCl溶液中能得到什么现象,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什么呢?36、新制的***水含有多种成分。现分别做如下实验:⑴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水后,溶液呈浅红色,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⑵一会儿后上述溶液颜色逐渐褪去,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⑶将***水滴入KI淀粉溶液后,溶液显蓝色,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⑷将***水滴入***银和稀***混合液出现了沉淀,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参考答案】:1、D2、C3、B4、说明反应物用量不同或浓度不同或反应条件不同,可能生成不同的生成物。5、现象是钠浮在水面,熔化成小球,在水面上来回游动,溶液中出现红褐色沉淀,反应为:2Na+2HO=2NaOH+H↑3NaOH+FeCl=Fe(OH)↓+3NaCl22336、(1)HCl、HClO的酸性都起作用(2)HClO(3)Cl2(4)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