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经济法学习题及答案.pdf

格式:pdf   大小:1,489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经济法学习题及答案.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21 文件大小:1.4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经济法学习题及答案.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经济法学习题及答案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经济法学习题及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一、填空题[参考答案]1、任何一种经济法律关系都有三个基本构成要素,即主体、()和()。2、我国民法将法人分为法人和()法人两大类。3、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主体和()。4、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包括()和()。5、作为法律事实中的行为,包括市场经营行为、()、()和经济违法行为。6、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有物、()、货币与有价证券、()和管理对象。7、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和市场之间的经济关系。,在国家对市场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和调控过程中,当事人之间所形成的具有()内容的经济关系。9、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中的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具体包括有综合经济管理机关、部门经济管理机关、()、()和经国家特别授权的经济组织。10、经济法律事实按其与经济法主体自觉意志的联系可分为()和()两大类。[参考答案]1、内容客体2、企业非企业3、享有的权利承担的义务4、完成一定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劳务5、经济管理行为经济仲裁、司法行为6、智力成果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权利行为1/30:..7、国家8、监督权利与义务9、职能经济管理机关经济监督机关10、事件行为二、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1、下列关于法人的论述,第()项是错误的。A、法人必须依法设立B、法人必须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C、法人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名称和场所D、法人可以承担有限责任,也可以承担无限责任2、下列第()项经济法主体具有法人资格。A、个体工商户B、公司C、农村承包经营户D、个人合伙3、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A、所有经济法律关系B、各种经济关系C、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关系D、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关系4、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总是由一定的()所引发的。2/30:..A、当事人的要求B、事件C、行为D、法律事实5、自然灾害属于()时,是法律事实的一种。A、事件B、行为C、不可抗力D、非故意行为6、经济法律关系是()对特定经济关系调整的结果。A、道德伦理B、风俗****惯C、经济法D、党的纪律7、经济法律关系的实体内容是()。A、主体B、客体C、内容D、权利义务8、()是经济法主体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A、国家机关3/30:..B、企业法人C、企业内部组织D、公民个人9、经济权利是由()所确认的一种资格或许可。A、法律法规B、经济法律法规C、民事法律法规D、民事诉讼法律法规10、国家规定的各类经济法主体的义务,对于有关经济法主体来说,都是()履行的。A、可以B、不必C、必须D、由自己决定是否11、经济法律关系客体中最大量的是()。A、行为B、物C、无形财产D、智力成果12、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物是()。A、特定物4/30:..B、主物C、从物D、限制流通物[参考答案]1、D2、3、4、5、6、7、8、9、10、11、12、三、多项选择题[参考答案]1、由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包括:()。A、国家对市场领域内的微观单位进行组织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B、国家对市场领域内的微观单位进行监督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5/30:..C、国家对市场领域内的微观单位的活动进行组织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D、国家对市场领域内的微观单位的活动进行监督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E、国家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2、根据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和我国经济法的构成,对经济法律关系进行基本的分类,其类别有()。A、经济组织法律关系B、经济活动法律关系C、经济监督法律关系D、经济监督关系E、市场管理法律关系3、经济法律关系中的经济组织法律关系包括下列()关系。A、合同法律关系B、全民所有制企业法律关系C、集体所有制企业法律关系D、经济联合法律关系E、私营企业法律关系4、经济法律关系中的经济活动法律关系包括下列()关系。A、合同法律关系B、个体经济法律关系C、经济联合法律关系6/30:..D、公司企业法律关系E、经济竞争法律关系5、经济法律关系中的经济监督法律关系包括下列()关系。A、技术监督法律关系B、质量监督法律关系C、个体经济法律关系D、会计监督法律关系E、审计监督法律关系6、下列()可以成为中国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A、国家经济管理机关B、个体工商户C、企业法人D、公民E、个人合伙7、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是()。A、主体B、主观方面C、客体D、客观方面E、内容8、法人应当具备()条件。7/30:..A、是企业B、依法成立C、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D、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E、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9、经济权利是指经济法主体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依法具有的()的资格。A、自己必须为一定行为B、自己可以为一定行为C、自己可以不为一定行为D、自己必须不为一定行为E、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10、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所共同指向的事物,包括()。A、经济行为B、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C、有形财物D、无形财富E、客观事实11、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物可以进行()分类。A、动产与不动产8/30:..B、种类物和特定物C、货币和有价证券D、主物与从物E、流转物、限制流转物和禁止流转物12、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无形财富包括()。A、专利B、发现C、商标D、专有技术E、生产经营指标13、经济法律事实按其与经济法主体的自觉意志的联系与否,可以分为()。A、管理B、事件C、经营D、行为E、协调14、经济法律事实中的行为包括()等。A、市场经营行为B、经济管理行为C、经济违法行为9/30:..DE、经济仲裁行为15、市场经营行为必须()条件。A、主体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B、接受国家经济管理机关依法实施的组织、管理C、意思表示真实D、接受国家经济管理机关依法实施的监督E、行为的内容、形式合法[参考答案]1、A、B、C、D、E2、A、B、C、D、E3、B、/30:..CE4、A、C、E5、A、B、D、E6、A、B、C、D、E7、A、C、E8、A、B、C、D、E/30:..9B、C、E10、A、C、D11、A、B、D、E12、A、C、D13、B、D14、A、B、C、D、E15、/30:..AB、C、D、E四、判断题[参考答案]1、经济法是调整所有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经济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大要素构成。()3、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可以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4、经济法律关系的各种主体都可以参加经济法所调整的所有经济法律关系。()5、法人可以承担有限责任,也可以承担无限责任。()6、非企业法人也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7、所有公民都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则要视其年龄和智力状况而定。()8、公民就是自然人,自然人就是公民。()9、经济权利就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实现其意志和利益的可能性。()10、经济管理权只能由国家经济管理机关所享有。()11、履行经济义务有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形式。()12、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即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所针对的社会关系。()13、作为所有权法律关系客体的物,只能是特定物,不能是种类物。()/30:..14合同关系如果以特定物为标的,当特定物灭失时,该合同可以不实际履行。()15、货币是一种种类物。()16、管理对象不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17、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包括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18、法律事件就是指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终止的客观情况。()19、作为法律事实中的行为,包括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20、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可以是双方互有权利、义务,也可以是一方只享有权力,另一方只承担义务。()[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30:..1213、14、15、16、17、18、19、20、五、名词解释[参考答案]1、法人2、经济权利3、经济义务4、我国的经济法5、经济法律关系6、经济法主体7、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8、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9、物10、市场经营行为11、经济管理行为/30:..12、法律事实[参考答案]1、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2、经济权利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实现其意志或者利益的可能性。3、经济义务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未实现特定的权利主体的权利而进行相应的行为(包括作为与不作为)的必要性。4、我国的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对市场领域内微观单位及其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和监督,以及对整个市场活动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5、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所确认的,在国家对市场活动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调控过程中,当事人之间所形成的具有权利与义务内容的经济关系。6、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简称经济法主体,是指参加经济法律关系,依法享有经济权利、承担经济义务的组织和个人。7、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8、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所指向的对象。9、物是指具有一定实物形态的,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经济法主体能在事实上和法律上予以控制和支配的物质实体。10、市场经营行为是指市场领域内微观单位进行各种经营活动的合法行为。16/30:..11、经济管理行为是指国家经济管理机关未设立、变更和终止特定的经济管理关系而实施的职权行为。12、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终止的客观情况。六、简答题[参考答案]1、简述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2、简述经济关系的概念和特征3、简述经济法主体的概念和特征4、简述法人的概念和条件5、简述经济权利的概念及其含义6、简述经济义务的概念及其含义7、简述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及其种类8、简述法律事实的概念及其分类9、简述经济法的特征[参考答案]1、我国的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对市场领域内微观单位及其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和监督,以及对整个市场活动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我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1)在国家对市场领域内的微观单位进行组织、管理和监督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17/30:..(2)在国家对市场领域内的微观单位的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和监督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3)在国家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2、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所确认的,在国家对市场活动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调控过程中,当事人之间所形成的具有权利与义务内容的经济关系。经济法律关系的特征包括:(1)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在国家与市场领域内微观单位之间。(2)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在国家对市场领域内的微观单位进行组织、管理和监督过程中。(3)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在国家对市场领域内微观单位的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和监督过程中。(4)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在国家对市场关系的宏观调控过程中。(5)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对一定经济关系调整的结果。3、经济法主体,即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经济法律关系,依法享有经济权利、承担经济义务的组织或个人。经济法主体具有以下特征:(1)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组织,包括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和市场领域内微观单位这两大类。(2)不同类别的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其活动宗旨具有质的区别。4、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的条件是:(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18/30:..(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5、经济权利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实现其意志或者利益的可能性。经济权利的含义包括:(1)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凭借这种资格,在经济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意志,从事一定的经济活动,为或不为一定的经济行为,支配一定的财产或事务,以实现自己的利益和要求。(2)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凭借这种资格,依据经济法律、法规、合同、协议的规定,要求作为特定的经济义务主体的另一方面,为或不为一定经济行为,以实现自己的利益和要求。(3)当经济义务主体不依法或不依约履行时,经济权利主体可以凭借这种资格要求有关国家机关强制其履行或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保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6、经济义务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未实现特定的权利主体的权利而进行相应的行为(包括作为与不作为)的必要性。经济义务的含义是:(1)经济义务主体必须依照经济法律、法规、合同、协议的规定,为或不为一定的经济行为,以实现经济权利主体的利益和要求。(2)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义务仅以法律规定或以经济合同规定的范围为限。(3)经济法律关系的义务主体应该自觉履行经济法律、法规、合同、协议所确定的各项要求;如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面、正确履行,则要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制裁。19/30:..7、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经济法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和目的。经济法律客体的种类有:(1)物;(2)货币和有价证券;(3)智力成果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权利;(4)管理对象;(5)行为。8、凡是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事物,在经济法学中即称为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按其与经济法主体自觉意志的联系可以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1)事件是指客观上发生和存在的、与经济法主体主观意志和自觉行为无关的,但能够引发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2)行为是指由经济法主体在其主观意志支配下自觉实施的,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活动。9、经济法的特征是:(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与市场之间的经济关系。(2)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具有两重身份--在单纯的市场关系中,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是平等的;在经济管理关系中,一方主体只享有权利而另一方只承担义务。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内容客体20/30:..2、企业非企业3、享有的权利承担的义务4、完成一定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劳务5、经济管理行为经济仲裁、司法行为6、智力成果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权利行为7、国家8、监督权利与义务9、职能经济管理机关经济监督机关10、事件行为二、单项选择题1、D2、B3、C4、D5、A6、C7、D8、B9、B10、C11、21/30:..B12、三、多项选择题1、A、B、C、D、E2、A、B、C、D、E3、B、C、E4、A、C、E5、A、B、22/30:..D、E6、A、B、C、D、E7、A、C、E8、A、B、C、D、E9、B、C、E10、A、C、D11、23/30:..A、B、D、E12、A、C、D13、B、D14、A、B、C、D、E15、A、B、C、D、E四、判断题1、×2、√24/30:..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五、名词解释1、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25/30:..2现其意志或者利益的可能性。3、经济义务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未实现特定的权利主体的权利而进行相应的行为(包括作为与不作为)的必要性。4、我国的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对市场领域内微观单位及其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和监督,以及对整个市场活动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5、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所确认的,在国家对市场活动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调控过程中,当事人之间所形成的具有权利与义务内容的经济关系。6、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简称经济法主体,是指参加经济法律关系,依法享有经济权利、承担经济义务的组织和个人。7、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8、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所指向的对象。9、物是指具有一定实物形态的,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经济法主体能在事实上和法律上予以控制和支配的物质实体。10、市场经营行为是指市场领域内微观单位进行各种经营活动的合法行为。11、经济管理行为是指国家经济管理机关未设立、变更和终止特定的经济管理关系而实施的职权行为。1/30:..2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终止的客观情况。六、简答题1、我国的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对市场领域内微观单位及其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和监督,以及对整个市场活动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我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1)在国家对市场领域内的微观单位进行组织、管理和监督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2)在国家对市场领域内的微观单位的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和监督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3)在国家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2、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所确认的,在国家对市场活动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调控过程中,当事人之间所形成的具有权利与义务内容的经济关系。经济法律关系的特征包括:(1)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在国家与市场领域内微观单位之间。(2)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在国家对市场领域内的微观单位进行组织、管理和监督过程中。(3)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在国家对市场领域内微观单位的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和监督过程中。(4)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在国家对市场关系的宏观调控过程中。(5)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对一定经济关系调整的结果。3、经济法主体,即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经济法律关系,依法享有经济权利、承担经济义务的组织或个人。/30:..(1)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组织,包括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和市场领域内微观单位这两大类。(2)不同类别的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其活动宗旨具有质的区别。4、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的条件是:(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5、经济权利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实现其意志或者利益的可能性。经济权利的含义包括:(1)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凭借这种资格,在经济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意志,从事一定的经济活动,为或不为一定的经济行为,支配一定的财产或事务,以实现自己的利益和要求。(2)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凭借这种资格,依据经济法律、法规、合同、协议的规定,要求作为特定的经济义务主体的另一方面,为或不为一定经济行为,以实现自己的利益和要求。(3)当经济义务主体不依法或不依约履行时,经济权利主体可以凭借这种资格要求有关国家机关强制其履行或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保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6、经济义务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未实现特定的权利主体的权利而进行相应的行为(包括作为与不作为)的必要性。/30:..(1)经济义务主体必须依照经济法律、法规、合同、协议的规定,为或不为一定的经济行为,以实现经济权利主体的利益和要求。(2)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义务仅以法律规定或以经济合同规定的范围为限。(3)经济法律关系的义务主体应该自觉履行经济法律、法规、合同、协议所确定的各项要求;如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面、正确履行,则要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制裁。7、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经济法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和目的。经济法律客体的种类有:(1)物;(2)货币和有价证券;(3)智力成果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权利;(4)管理对象;(5)行为。8、凡是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事物,在经济法学中即称为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按其与经济法主体自觉意志的联系可以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1)事件是指客观上发生和存在的、与经济法主体主观意志和自觉行为无关的,但能够引发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2)行为是指由经济法主体在其主观意志支配下自觉实施的,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活动。/30:..9(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与市场之间的经济关系。(2)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具有两重身份--在单纯的市场关系中,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是平等的;在经济管理关系中,一方主体只享有权利而另一方只承担义务。/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