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流程方法.pdf

格式:pdf   大小:1,261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流程方法.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21 文件大小:1.2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流程方法.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流程方法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流程方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流程方法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基本流程包括:策划与准备、安全风险评估(包括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风险分析、安全风险评价)、安全风险管控、检查与考核和改进提升。一、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基本原则风险优先原则:以风险管控为主线,把全面辨识评估风险和严格管控风险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切实解决“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系统性原则: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从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两道防线,从企业生产经营全流程、生命周期全过程开展工作,努力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之前、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之前。全员参与原则: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各项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企业的各层级领导、各业务部门和每个具体工作岗位,确保责任明确。持续改进原则:持续进行风险分级管控与更新完善,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双重预防机制不断深入、深化,促使机制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二、相关专业术语1、风险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2、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有害)因素(有时也称为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其中: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状态,是指物的状态和环境的状态等。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有害因素可分为四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人的因素是指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自身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物的因素是指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环境因素是指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管理因素是指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其中(一)较大危险因素就是可能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3、风险点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4、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在内的全过程。5、风险识别、风险辨识在实际工作中,风险识别与风险辨识是一致的,是发现、确认和描述风险的过程,包括风险源、事件及其原因和潜在后果的识别,在安全问题上,风险源的识别也叫危险源识别或叫危险(有害)因素辨识。6、风险分析理解风险性质、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风险分析是风险评价和风险管控决策的基础。7、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对比风险分析结果和风险准则,以确定风险及其大小是否可以接受或容忍的过程。风险评价有助于风险应对或管控的决策。8、风险分级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有害)因素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评价,根据评估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风险分级的目的是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控。9、重大风险是指具有发生事故的极大可能性或发生事故后产生严重后果,或者二者的结:..合的风险。10、风险一般分级不同的风险评价方法对风险的分级不完全一致,风险通常可以分为“红、橙、黄、蓝”四级(红色最高)。对采用5级分级的风险评价方法,可建立级别对应关系,以适应评价和管理的要求。5级风险:稍有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可接受的(蓝色);4级风险:低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蓝色);3级风险,一般危险,需要控制整改(黄色);2级风险,较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橙色);1级风险,重大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红色)。11、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12、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13、风险分级管控的一般要求蓝色风险:员工应引起注意;公司的基层工段、班组负责控制管理,可根据是否在生产场所或实际需要来确定是否制定控制措施及保存记录;公司的车间、科室应引起关注并负责控制管理,所属工段、班组具体落实;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现状,保留记录。黄色风险:公司、部室(车间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并负责控制管理,所属车间、科室具体落实;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控制,努力降低风险,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在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进行评价,确定伤害的可能性和是否需要改进的控制措施。橙色风险:公司应重点控制管理,由安全主管部门和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配给资源、限期治理,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红色风险: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立即采取隐患治理措施。14、风险控制措施应把握重点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业针对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⑴可行性;⑵安全性;⑶可靠性;(4)经济合理性。应包括:⑴工程技术措施;⑵管理措施;⑶培训教育措施;⑷个体防护措施;(5)应急处置措施等。风险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1)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3)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有害因素;(4)是否已选定了最佳的解决方案。15、风险信息风险信息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企业各类风险信息的集合即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16、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程序从总体上讲,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包括四个阶段七个步骤。四个阶段即: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效果验证与更新。七个实施步骤见下图所示::..17、隐患通常所说的隐患就是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引自《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18、隐患排查:..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19、隐患治理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包括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职责分工明确整改责任,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资金、实施监控治理和复查验收的全过程。20、隐患一般分级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可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其中: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21、隐患排查治理的基本程序:..:..22、隐患信息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企业对事故隐患信息应建档管理。三、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方法选择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公司选用“风险矩阵法”(LS)的辨识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矩阵分析法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它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将风险事件的后果严重程度相对的定性分为若干级,将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相对定性分为若干级,然后以严重性为表列,以可能性为表行,制成表,在行列的交点上给出定性的加权指数。所有的加权指数构成一个矩阵,而每一个指数代表了一个风险等级。R=L×S;R:风险程度;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重点考虑事故发生的频次、以及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S:发生事故的后果严重性,重点考虑伤害程度、持续时间。四、危险源辨识范围的确定(1)常规和非常规活动;(2)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承包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3)人的行为、能力或其他人的因素;(4)已识别的源于工作场所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下的人员的健康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危险源;(5)在工作场所附近、由单位控制下的工作相关活动所产生的危险源;(6)由本单位或外界所提供的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7)本单位及其活动、材料的变更,或计划的变更;(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改,包括临时性变更等,及其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9)任何与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控制措施相关的适用的法律义务;(10)对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器和(或》设备、操作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其对人的能力的适应性。:..五、收集整理内部、外部相关信息(1)外部信息。包括公司适用的行业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性文件以及安全监管要求;公司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状况;公司临近的周边企业和居民的相关情况;国内外同类企业发生过的典型事故情况等。(2)内部信息。公司业管理现状、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经验;岗位员工的知课结构、年龄结构等;生产工艺流程、作业环境和设备设施情况。参照国家总局编写的《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游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开展风险游识评估等工作。六、合理划分评估单元为避免出现遗漏,首先对整个生产系统进行合理划分,确定评估的基本单元。将整个生产系统依次划分成主单元、分单元、子单元、岗位(设备、作业)单元。主单元结合企业生产工艺流程,按照各生产主系统进行划分,岗位(设备、作业)单元是安全风险评估的最基本单元。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生产工艺复杂程度、设备设施分布状况和管理需要等情况灵活增减单元划分的层级和数量。(见表A)。****有限公司于2008年1月30日在XX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成立。公司位于XX市XX路XX号,法定代表人XX。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普通货运、货物专用运输(冷藏保鲜);预包装食品等。公司占地面积约为XX平方米,包含1个氨压缩机房及其配电间、1栋综合楼(办公、配电房、仓库),氨压缩机房及其配电间面积约为83平方米。冷库面积约为XX平方米。公司现有员工XX人,其中专职管理人员XX人,特种作业人员XX人,注册资本XX万元。冷库采用氨制冷系统。主要设备有:1、氨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油分离器、儲氨器、集油器、低压循环桶、中间冷却器、屏蔽氨泵、冷库、配电室、消防设备表A安全风险评估单元划分表序号主单元分单元子单元岗位(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单元123:..风险评估方法可以是定性的、半定量的、定量的,或者是这些方法的组合。公司参考《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选择风险矩阵法(LS)。八、实施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前提和基础,其目的是要识别出企业生产活动中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其原因、影响范围和潜在后果。在危险源辨识时,要充分利用现有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评价及安全专项研究等工作的成果,对这些工作中辨识出的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充分挖掘可能存在的风险,拓展风险辨识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提高辨识准确性和效率。为提高危险源辨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动全体员工特别是生产一线作业人员参与危险源辨识,利用岗位人员对作业活动熟悉的优势,对单元中的作业活动、作业环境、设备设施、岗位人员、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辨识。要突出关键岗位和危险场所的危险源辨识,将风险影响因素、成因、可能的影响范围和事故类型查明,将其作为管控风险、遏制较大以上事故的重点。九、实施安全风险分析安全风险分析就是要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事故发生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性进行分析,为安全风险评价分析和管控提供支持。分析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现有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性。对于事故发生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性,根据企业技术能力大小,可以通过对事故或事故组合的结果建模确定,或通过实验研究推导确定,也可以通过对行业内同类型事故的分析确定。重点关注可能导致发生重特大事故的风险。十、实施安全风险评价将安全风险分析的结果与企业确定的安全风险准则比较,确定每一项安全风:..做出安全风险应对的决策。安全风险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安全风险评价完成时,形成企业安全风险评估结果表见表B)。B企业安全风险评估结果表序岗位(设备设施/安全风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风险分析号作业活动单元)险评价现有措危险有事故原后影响可能严重安全风施有效害因素类型因果范围性性险等级性注:危险有害因素分类按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16-2009)执行在对单元风险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对企业各生产区域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对于每个生产区域,可以根据安全风险关联或组合情况,按照短板原理选择单元安全风险的最高等级作为该生产区域的安全风险等级,也可采用综合加权的方法确定其区域安全风险等级。十一、绘制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根据风险评估分级的结果,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标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的生产区域,在企业总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等图纸上绘制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并用信息化手段将各生产区域的安全风险等级展示出来。对于重要单元或区域,可根据风险管控的需要绘制单独的风险分级分布图。根据红区、橙区、黄区、蓝区安全风险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管控措施,实行差异化管理,尤其要加大对较大以上风险区域的安全风险管控力度。十二、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制定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和完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包括降低事故可能性或者减少事故后果的措施),确保将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1、制定安全风险管控措施针对辨识出的每一项安全风险,从管理、制度、技术和应急等方面综合考虑,:..单独的措施不足以有效管控安全风险时,应考虑选择多种措施组合使用,并确定实施这些措施的优先顺序。可以通过消除、终止、替代、隔离等措施消减风险,也可以通过改造、修理等工程技术手段或个体防护手段降低风险。在制定管控措施时,应与各岗位、车间和部门相关人员进行交流,充分论证,确保管控措施的合规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积极推进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积极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严格执行设备定期更新,及时淘汰落周艺装备。结合生产实际,与现有的生产管理各个环节及现有管控措施充分融合,并符合现有标准对设备设施及作业活动的技术和管理要求。2、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按照“分类、分级、分层、分专业”的方法,对现有管理流程进行梳理,优化完善安全管理体系相关要求、标准和制度,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整合到现有管理体系尤其是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中,融入到企业的整个生产活动与业务流程中,使之成为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一部分。根据安全风险分级结果,明确各等级安全风险相对应的企业、车间、班组和岗位人员分级管控的范围和责任,将责任分解到与生产过程相关的领导、部门、车间、班组的每个人,形成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表(见表C)。尤其要重点关注和管控较大以上安全风险,对于重大风险和较大风险应实施多级联合管控,确保管控措施落实到位,有效遏制重大事故。C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表序号岗位(设备设施/危险有害因素安全风险等级管控措施责任部门责任人作业活动单元)3、安全风险公示警告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风险的公告,一般实行公司(厂)、车间(班组)、岗位三级公告。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集中对重大以上风险实施公司(厂)级公示,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样式见表D)。将危险有害因素、事故类型、后果、影响范围、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责任人、有效期、报告电话等信息标识清楚,公告内容应及时更新和建档。:..E),标明岗位安全操作要点、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别、管控措施及应急措施等内容,便于员工随时进行安全风险确认。D企业安全风险告知栏环节危险事故后影响风险管控应急责任有效报告电序号或部有害类型果范围等级措施措施人期话位因素表E重点岗位风险告知卡工作内容工作场所事管因险故控素有类措害别施应急措施十三、隐患排查治理要求制定风险防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相统一的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和频次要求。对于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要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部门和岗位人员隐患排查治理的职责范围和工作任务,完善现有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流程,实现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治理、报告、销号等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严格实施隐患治理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治理。对于重大隐患,要按照相关规定报送安监部门备案。重大隐患的排查判定参照《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安监总管三(2017)121号)和《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安监总管四(2017)129号)等二个文件执行。十四、建立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公司根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绩效考核办法和经济责任制考核细则,重点对各:..风险管控流程覆盖的深度和广度、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安全绩效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必要的奖惩激励。十五、动态更新和持续改进1、及时纠正偏差针对日常和定期检查中发现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以及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认真分析原因,剖析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存在的制度漏洞和管理缺陷,对发现的偏差及时逐项纠正,确保实现双重预防机制的持续改进和闭环管理。2、动态风险评估根据内部和外部条件的变化情况,对安全风险进行动态评估。特别是在实施改扩建工程项目、应用新设备设施或工艺技术、大型设备安装与检修、停产复工、发现重大不符合项,以及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必须对安全风险重新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实施新的管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