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心正笔正”的柳公权》教学设计(S版五年级上册)
22心正笔正的柳公权
吴忠市裕民小学冯玉娜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认识柳公权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和他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认识柳公权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和他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2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22、心正笔正的柳公权
2、请同学们回顾昨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课文的表达顺序(总—分—总)(3)划分段落(3)重点词语理解。
教师出示:颜筋柳骨铁骨铮铮弦外之音洋洋自得
细枝末节喜不自胜名正言顺流芳百世
A、指名学生读;B、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词语,来谈一谈你的理解
(引导学生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二、精读品味,体验感悟:
(一)同学们上节课的收获真不少,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请同学们打开书,看课文第二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话:
1、柳公权不仅字写得好,做人也和他的字一样。铁骨铮铮,深得世人钦佩。
(1)这段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个句子既是全文内容的概括,也是引向下文的总起句。同学们想一想,它强调的重点是(做人要铁骨铮铮)(板书:铁骨铮铮)。
(二)柳公权做人铁骨铮铮,深得世人钦佩。课文用两件事详细地表现了柳公权的做人本色。请看学习提示:
1、教师出示学习提示: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3——8自然段,想想文中通过哪两件事来表现柳公权如何做人的?试着用精炼的语言概括;
(2)画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细细品味。
(3)小组交流学习体会,推荐中心发言人参加全班交流。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
3、汇报交流:
(1)课文写了哪两件事?依据学生汇报板书:劝告穆宗、劝诫文宗。(还有哪个小组有不同的意见?哪个小组能用更精炼的语言来概括?)
(2)教师小结:课文的3、4自然段写了劝告穆宗;5、6、7、8自然段写了劝诫文宗。(边说边板书:3、4; 5、6、7、8。)请小组读一读3、4自然段。
(一是写柳公权借谈论书法秘诀,劝告穆宗“心正”治国,律己清政;
二是写柳公权借谈论皇上穿衣,劝诫文宗正确用人,赏罚分明。)
(三)交流画出的含义深刻的句子:
1、这两个自然段中,你们小组交流了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依据汇报相机出示句子:
柳公权毫不犹豫地回答:“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1)引导理解这句话:说说自己的理解;
(2)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话(你们小组回答的真精彩,老师希望你们的朗读更精彩)
2、还有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依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句子:这个劝告是真诚而大胆的。真诚在于柳公权以自己的书法心得来打动穆宗,希望穆宗能够律己清政;大胆则在于他毫不虚伪做作,直言答对。如此劝告,自然是对穆宗的一次不小的触动。
(1)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2) 为什么说“这个劝告是真诚而大胆的”?
(3)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柳公权是怎样一个人?
3、师小结:是啊,正因为柳公权的铁骨铮铮,为人正直,他才敢于直言劝告,说明他对于国家是无限忠诚的,并不考虑自己的得失,这正是做人铁骨铮铮的表现。
4、带着对柳公权的敬佩之情读这句话。
(四)在5——8自然段中,你们小组交流了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1)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相机出示重点句进行点拨。
※柳公权答道:“陛下,您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应当选用贤良,罢黜不肖之臣;还应接受劝谏,赏罚分明,这才能使天下真正和乐光明。至于穿一件洗过几回的衣服,只不过细枝末节罢了。”
(1)指名学生读这句话。
(2)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3)听了文宗自夸的话,柳公权的表现与在场众人有什么不同?(一言不发)
可以看出柳公权是怎样一个人?(不逢迎附和,不是趋炎附势的小人,而是堂堂正正的君子。
(4)为什么说这是一次机智大胆的直言?
[1)别的大臣都赞颂不已时,柳公权却敢于从劝谏的角度持不同的意见,有胆识。
2)机智,表现在他先提出做为君主应当怎么做,然后又平和地提出对于这件衣服的看法。]
(5)为什么他的这番话反而得到文宗的格外垂青?
(柳公权的正直,敢言,不逢迎附和,不趋炎附势,让皇帝都觉得他的品格的可贵,皇帝身边需要这样的人,不断指出不足。)
(6)教师小结:柳公权机智大胆的直言,让文宗对他格外垂青。这又是一次他心正的具体体现。
(五)出示:就这样,柳公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