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清江流域环境保护基本情况.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清江流域环境保护基本情况.doc

上传人:buhouhui915 2018/1/19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清江流域环境保护基本情况.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清江流域环境保护基本情况
一、清江基本情况
清江流域地处湖北省西南部,位于东经108°35ˊ至111°35ˊ,北纬29°33ˊ至30°50ˊ。流域东邻江汉平原,南与澧水流域相接,西与乌江流域接界,北与长江三峡地区相邻。流域形状南北窄而东西长。流域面积16700平方千米。清江干流发源于利川市西部都亭山西麓,自上而下流经利川、恩施、宣恩、建始、巴东、长阳,至宜都市陆城镇注入长江。全河几与长江平行,曲折东流,河长423千米,总落差1430米。按河谷地形及河道特性,划分为上游、中游及下游三段,上游从河源至恩施城,长约153千米,属高山河型,总落差1070米,占干流总落差的75%,‰,一般枯水面宽约50—70米,集水面积约3700平方千米。中游段从恩施城至长阳县资丘镇,长约160千米,总落差约280米,平均比降18‰。河道大多流经深山峡谷,两岸陡坡达60°至80°,属山地河型。河床一般为岩石,覆盖层多为卵石,枯水期河宽一般为10—60米,,集水面积约9800平方千米。清江流域在我县境内关系到金果坪乡、水布垭镇、清太坪镇全境及野三关镇、大支坪镇部分区域。
二、清江流域环境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的清江流域环境污染防治总体规划。
污染防治,规划先行。因没有统一的清江流域环境污染防治总体规划来指导各部门、相关乡镇的实际工作,导致各行其事,各管一块,没有形成合力,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而且事倍功半。
二、存在大量污染隐患,环保形势堪忧。
一是农村面源污染十分严重。流域范围内存在大量的农村种植业,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投入品不断增加,农业废弃物利用率低,大量化肥、农药使用不当,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淋溶,导致大量氮、磷、钾污染农村水环境。此外,我县是畜禽养殖大县,流域内集中或分散式养殖有大量的生猪、鱼类、牛、鸡等家禽家畜水产品。由于对畜禽养殖污染的重视及投入不足,同样导致大量的氮、磷等污染农村水环境,甚至威胁到饮用水安全。根据近几年的清江干流监测断面的监测结果显示,清江水体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总氮和总磷,其中的总氮超标尤为严重。监测结果也印证了清江农村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对清江流域水环境污染的事实。
二是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我县境内清江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铁矿。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铁矿开采无序,根本不注重环境保护,企业、私人为追求经济利益滥采、滥挖、盗采现场十分严重,大量弃渣随意堆放,不仅破坏原有植被,更导致大量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流域内生态环境。
三是乡镇在招商引资,发展经济过程中对环境保护重视不足。部分乡镇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只注招商引资,而对企业落户当地后可能引发的环保问题重视不足或根本未予考虑,导致盲目引资,从而不仅破坏了当地环境,更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影响社会稳定。例如,曾经在清江流域某镇,因引入“两高一资”企业,不仅耗费了社会资源,发挥不到经济推进作用,更引起了当地群众常年因环保问题到处上访。
四是清江流域环境污染防治资金短缺。因目前国家对我县清江流域环境污染防治项目的投入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县级财政困难,根本无法保证配套资金,导致当前清江流域的环境污染问题看得到,但却无法治理。例如流域内农村垃圾围村、生活污水横流等现象,因无资金的投入,只能维持现状。
三、县环保局对清江流域环境污染防治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