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录
一、设计工程概况 1
项目地理位置 1
建筑类型 1
建筑面积和安装容量 1
建设条件 2
太阳能资源分析 2
二、示范目标及主要内容 3
光伏发电系统主要内容 3
4
三、技术方案 5
光电系统技术设计方案 5
设计依据及相关标准 5
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 6
整体并网系统设计 7
系统发电原理 7
系统能效计算分析 12
12
系统发电量计算 13
系统费效比 17
整体系统设计 17
19
19
主要设备清单 22
系统节能量计算 23
检测预留方案 24
运行维护方案 25
太阳能组件及其支架系统的保养维护及注意事项 25
25
26
数据计量远传方案 27
27
28
28
运行维护 30
项目效益及风险分析 31
项目经济效益 31
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31
32
33
34
一、设计工程概况
项目地理位置
本项目建设地点为洛阳市某大学的五栋多媒体教学楼屋顶。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 '之间。洛阳处于北温带,属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夏热多雨,秋季温和,冬季寒冷。℃,。亚欧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洛阳地理条件优越。它位于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C降雨量546毫米。东邻郑州,西接三门峡, 北跨黄河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东西长约179公里, 南北宽约168公里。
建筑类型
本设计项目所选择的5栋多媒体教学楼本身已经达到节能标准,节能率达到50%。经实地勘测5栋多媒体教学楼的屋面可利用进行光伏电站建设, 所有建筑整体南北走向,屋顶为混凝土水泥上人屋面,东、西、南侧均无明显的高大近距离障碍物对房屋屋顶的光照有遮挡,屋面载重符合要求,完全可以在屋顶架设太阳能光伏组件。校舍主体朝向为正南偏西方向,朝向佳,太阳能开发利用资源条件较好。
本项目中的太阳能方阵作为屋顶的隔热层,实现了光伏组件的建筑构件化, 便于此类项目在类似地区得到进一步推广。
建筑面积和安装容量
经实地测量计算,校区内上述5栋建筑屋面总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可利用面积超过9280平方米,屋面开阔平坦,坡度小于3%,无杂物设备堆积存放,可以实现光伏总装机容量650kW。
建设条件
(1)富集的太阳光照资源,保证较稳定的发电量;
(2)靠近主干电网,以减少新增输电线路的投资;
(3)主干电网的线径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在基本不改造的情况下有能力输送光伏电站的电力;
(4)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和生活条件;
(5)能产生附加的经济、生态效益,有助于抵消部分电价成本;
(6)良好的示范条件,让公众认识和接受光伏发电技术,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太阳能资源分析
地球上太阳能资源的分布与各地的纬度、海拔高度、地理状况和气候条件有关。资源丰度一般以全年总辐射量和全年日照总时数表示。就全球而言,美国西南部、非洲、澳大利亚、中国西藏、中东等地区的全年总辐射量或日照总时数最大,为世界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地区。
我国属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总面积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
我国将上图中日照辐射强度超过9250MJ/m2的西藏西部地区以外的地区分为五类。
一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3200~3300小时,年辐射量在7500~9250MJ/m2。相当于225~285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主要包括青藏高原、甘肃北部、宁夏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二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3000~3200小时,辐射量在5850~7500MJ/m2,相当于200~225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主要包括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此区为我国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