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淮滨至固始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桥梁涵洞(监理).doc

格式:doc   大小:251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淮滨至固始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桥梁涵洞(监理).doc

上传人:iluyuw9 2018/1/20 文件大小:2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淮滨至固始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桥梁涵洞(监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淮滨至固始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
桥梁涵洞审查意见
,,,涵洞75道。,,,涵洞61道。较初步设计桥梁长度减少420米。
共性意见
一、关于设计说明
1、材料说明中,本项目混凝土仅用到钢绞线、R235、HRB335钢筋等三种规格,保留相应标准即可,以免产生矛盾。
执行情况:遵照审查意见修改。
2、支座、伸缩缝应列出相应的技术标准,特别应列出《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规格系列》(JT/T 663-2006),该标准调低了支座允许承载力,并参照该标准对本项目所采用的支座进行核查。
执行情况:遵照审查意见核查。
3、“桥梁耐久性设计”项目中,说明“桥面系按照II类环境设计,其它按照I类环境设计”,应在相应设计图纸中提出材料要求,特别是II类环境涉及到的桥面铺装和护栏部分。
执行情况:遵照审查意见修改。
4、本项目淮河特大桥、白露河特大桥、灌河大桥等,应进行防洪评价,桥型方案应报河道主管部门审批,该两项工作成果应在设计说明中体现出来。
执行情况:遵照审查意见修改。
5、应补充桥位工程地质简况。
执行情况:遵照审查意见修改。
6、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设计说明和桥梁工程数量表中,封头混凝土均为C50,而桥梁通用图中为C40,注意修改统一。一般采用C40混凝土即可。
执行情况:遵照审查意见修改。
7、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要求达到“85%”设计强度时方可张拉预应力钢束,而通用图中为“90%”。
执行情况:遵照审查意见修改。
8、关于桥面防水材料,设计说明中出现“FYT—1型桥面防水材料”、“桥面粘结防水涂料”两种桥面防水层,对后者尚提出了材料技术指标要求及施工工艺,而桥梁通用图中又出现了“界面渗透型防水层”,三者是否为同一种材料。
执行情况:防水层统一为桥面粘结防水涂料。
9、桥头及锥坡填土,按规范要求,其压实度应不小于96%,设计文件中“95%”有误。桥头填土分层厚度不满足招标文件范本的要求。
执行情况:遵照审查意见修改。
10、涵洞台背填土、轻型台背填土压实度,应达到96%以上。
执行情况:遵照审查意见修改。
11、本项目涵洞均采用整体现浇板,涵台沉降缝的设置应与盖板分块相适应,应予以强调说明。另外,盖板明涵不应在行车道范围内设置沉降缝,仅在中央分隔带范围设置一道,也应予以说明。
执行情况:《盖板涵洞(通道)沉降缝布置图(一)~(二)》附注中已经说明“沉降缝的设置应与板缝对齐”。
对于明涵仅在中央分隔带设置一道沉降缝问题,半幅涵身较长,若只设一道沉降缝,可能出现不均匀沉降导致涵身开裂。根据以往设计经验和实际使用情况,4-6米设置一道沉降缝使用效果良好。
12、材料要求中,对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P91)中有明确要求,“粗骨料最大粒径应按混凝土结构情况及施工方法选取……”,设计文件中指出“碎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0mm……”欠妥,应删掉。
执行情况:遵照审查意见修改。
13、“盖梁钢筋比较密集,为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混凝土粗骨料粒径应小于等于4cm”,与施工规范不符,建议取消。
执行情况:遵照审查意见修改。
14、第八条中“施工时应注意满足相关抗震规范要求”,关于抗震设计,设计图纸中应明确。施工规范中未见有满足抗震要求的条款。
执行情况:取消本条要求。
15、项目总体说明中,“本项目设计中采用的新工艺有:桥面铺装钢筋采用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提高抗裂性并加快施工进度”,桥梁设计中并未贯彻落实。对于装配式连续箱梁、空心板,设计中采用φ12、HRB335、10×10cm钢筋网,,其数量较大。根据有关标准,对于10cm厚度的桥面现浇混凝土,采用“D8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即可, kg/m2。目前,焊接网在桥面现浇层混凝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建议本项目亦采用该种材料。
执行情况:。设计中采用φ12、HRB335、10×10cm钢筋网为河南省地方标准规定。
二、关于桥涵通用图
(一)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L=13、16m)
1、应补充完善的设计说明,包括技术标准与规范、技术指标、主要材料、设计要点及施工注意事项等内容。
执行情况:各标段说明中已有详尽设计要点及施工注意事项。
2、标准横断面中,,两幅桥间距50cm,在桥梁中心线两侧各75cm宽度范围设置20cm厚现浇混凝土作为护栏基座,内设钢筋与预制板预埋钢筋形成刚性连接,其上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