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芝麻栽培技术.doc

格式:doc   大小:156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芝麻栽培技术.doc

上传人:yzhfg888 2018/1/20 文件大小:1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芝麻栽培技术.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芝麻栽培技术
 
芝麻高产稳产实用栽培技术
一、技术概述
黄淮、江淮地区芝麻种植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小麦收获后种植芝麻,劳动力紧张,播期短,免耕直播可缓解夏芝麻种植劳动力紧张,延长生育期,降低成本。该项技术对于大面积提高黄淮芝麻主产区芝麻种植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省工省时、成本低,在黄淮芝麻主产区得到了大面积的应用,示范区平均比非示范区增产15%左右。该项技术成熟,操作简单,便于农民掌握。
二、技术要点
小麦收获时留茬高度低于20厘米,有利于芝麻播种和幼苗生长。
麦收后墒情适宜,及早播种;墒情不足,灌溉播种。
机械条播,行距40厘米,播种深度3~5厘米,~;如果使用联合播种机,播种时每亩可同时施入底肥10~15千克复合肥,播种施肥一次完成。
~,~;播期每推迟5天播种,每亩密度增加2 000株。

(1)及时间苗、定苗 夏芝麻出苗后,2对真叶间苗,4对真叶定苗。
(2)化学除草 播后苗前用72%~,对水50升,均匀喷雾土表;%盖草能40毫升/亩,加水40升喷雾。
(3)科学施肥 初花期追施尿素8~10千克/亩。
(4)及时防治病虫害 苗期小地老虎防治可及时采取毒饵诱杀,用敌百虫等药剂与炒香的麦麸或饼粉混合,拌匀后在芝麻田撒施;甜菜夜蛾、芝麻天蛾和盲椿象防治可用50%%溴***菊酯等1 000倍液,喷杀三龄前幼虫。枯萎病、茎点枯病、叶部病害用70%代森锰锌8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防治;细菌性角斑病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2 000倍液防治。一般在发病初期用药,全田喷雾2~3次,间隔时间为5~7天。
三、适宜区域
适宜在黄淮夏芝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四、注意事项
①杂草较多地块,不适合免耕直播。
②免耕直播地块应选择非重茬地、抗病高产芝麻品种。
③加强苗期田间管理,以免草荒。
油菜茬芝麻双层播种轻简化栽培技术
一、技术概述
江淮地区、长江流域岗坡地土壤结构较差,肥力普遍不高;前茬油菜收后田间散落大量油菜籽,如立即播种芝麻,会造成出苗后萌发大量次生油菜苗无法根除。因此,必须适墒整地,翻压杂草,改良土壤结构,力争一播全苗。此项技术在安徽省定远、肥西等地示范,比非示范田一般增产15%,增效显著。
二、技术要点
、控草降渍 前茬油菜收后,立即耕地或深旋,耕深20厘米,耕后即耙,以翻压杂草和油菜苗。整地要平整,深沟高畦,“四沟”配套;也可播前开挖地下暗沟排涝、降渍。
、合理密植 适播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6月10日后播种,每推迟5天,每亩密度增加2 000株。
采用两次撒播或两次旋耕播种(一深一浅),效率高、速度快,可为抢墒争取时间,耕除大部分杂草。播前1小时,。
(1)撒播方式 第一遍耕耙后,抢墒播第一遍种子(约占全部用种量的一半),播后耙地盖种,再播第二遍剩下的种子,轻耙盖种保墒。
(2)机播方式 第一遍深旋不播种,第二遍浅旋机播,将事先拌匀好的种肥置入播种机,实现浅旋、施肥、播种和除草一次性完成。
、定苗 2对真叶间苗,4~5对真叶定苗;阴雨多、病虫害重年份,定苗时间不宜过早,以防缺苗。
播后苗前用72%~,对水50升,均匀喷雾土表。
初花期每亩追施尿素3~5千克;%磷酸二氢钾1~2次。
另外,还要注意防治病虫害。
三、适用地区
适于黄淮、江淮和长江流域芝麻产区。
四、注意事项
①耕(旋)深一般达到20厘米,以灭除次生油菜苗。
②土壤瘠薄田,应增施底肥。
③雨水多、病害重年份,定苗期不宜过早。
长江流域芝麻“深沟窄厢”种植技术
一、技术概述
芝麻是对渍涝十分敏感的作物,针对长江流域芝麻产区6~8月份降雨频繁、雨量较大及土质黏重的气候和种植条件,防渍排涝是获得芝麻高产的重要措施。2010年在湖北鄂州路口农场示范250亩,比非示范区芝麻每亩增产15~30千克,增产率20%~35%。效果明显。
二、技术要点
、整地 选择地势较高地块,深耕30厘米,耙平,按“深沟窄厢”种植方式开沟整厢,,沟宽30厘米,沟深20厘米以上,厢面整成龟背形。
每亩施氮磷钾复合肥30千克,在开沟后把肥料均匀撒在厢面,然后整平。
有条件的尽量条播,行距35~40厘米,若撒播要将种子均匀撒在厢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