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292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doc

上传人:luyinyzha 2018/1/20 文件大小:29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刘达张昕明洪鑫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举世瞩目。本文采用经济增长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980~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物质资本、劳动力、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建立计量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中国国民产出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
关键词:消费、投资、经济增长、劳动力,实证分析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自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 1992 年之后, 经济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我国经济学家把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誉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尤其是最近几年, 我国走的是制度创新和科技进步之路, 走的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的工业化道路, 这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第一次革命”相比显然成效显著, 同时许多学者也开始了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结构的实证分析。许多学者已经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中的各个要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并且近年来分析的内容也在不断加深和丰富, 制度因素、产业结构因素、人力资源因素等等都已经纳入了实证分析之中。本文将从另外一个角度, 从 CES生产函数中得到的动态的资本和劳动产出弹性出发, 进而利用 solow余值法计算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通过计算, 分析我国的生产函数的结构、资本和劳动的动态产出弹性的特点以及各个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二)研究意义
经济增长问题是经济学永恒的主题。自经济学产生开始经济学家就不断探索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及经济增长的途径。“战后最突出的经济问题至今一直是经济的增长问题”取得持续的经济增长已变成大多数国家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经济增长也已被视为解决种种其他经济问题的方法。对各流派经济增长理论进行梳理汲取养分剖析实际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显得十分必要。

(三)文献综述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GDP)的增长来计算。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 永恒主题。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从古典增长理论到新增长理论,都重视物质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由于资本服务流量难以测度,在这里我们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来衡量物质资本。中国拥有全世界近
1/4 的人口,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此本文用总就业人数(万人)来衡量劳动力。居民消费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经济增长问题既受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1978—2008年的31中,%,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仍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因此,研究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我国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更好的理解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二、数据收集与模型的建立
(一)数据收集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模型时间序列表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现价)
年末从业人员数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
1980

42361


1981

43725
961

1982

45295

102
1983

46436

102
1984

48197


1985
9016
49873


1986

51282


1987

52783


1988

54334


1989

55329

118
1990

64749
4517

1991

65491


1992

66152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