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人民医院管理制度医疗安全预警制度.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民医院管理制度医疗安全预警制度.doc

上传人:neryka98 2018/1/20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民医院管理制度医疗安全预警制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医疗安全预警制度
一、目的:为了进一步增强全院职工特别是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保障意识和医疗风险防范意识,强化医疗安全监控机制,更有效地防止医疗缺陷的发生,以面对就医患者、家属及社会相关方对疾病康复日益增加的期望值挑战及全程优质服务的压力,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全院职工,尤其是医务人员,在实施诊断、治疗和其他服务过程中,由于“作为不规范”或“不作为”而发生的任何有可能导致医疗事故出现的医疗事件,无论患者与家属有无投诉,都属于医疗安全预警范围。
三、原则:医疗安全预警工作要遵守“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为主要内容,以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为准绳,以深挖细查质量要素的各方面、医疗过程的各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为主要手段,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并警示责任人从而确保医疗安全为目的。
四、要求:医疗安全预警工作分院、部、科三级进行。医院及各职能部门、各临床科室,应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面抓好落实。根据在工作或医疗活动中责任人因失误造成的医疗缺陷性质、程度及后果,将医疗安全预警项目分为三级。
一级医疗安全预警项目
一级医疗安全预警项目主要是指违反各项规范要求,但是尚未造成患者投诉等后果的行为;
㈠、医疗文书
1、门、急诊医师未按时书写门诊或急诊病历。
2、未在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中记录药物过敏史,输血患者未记录输血史。
3、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住院志、首次病程记录、日常病程记录及其他记录。
4、凡决定转出的患者,经治医师未书写转科、转院记录。
5、意外死亡病例未当日及时讨论并上报医务部或总值班。
6、大、中型手术未进行术前讨论。
7、未及时签订医院规定的各种知情同意文书。
8、造成病历等资料损坏或者丢失。
㈡、纪律
1、工作人员擅自离岗。
2、对于疑难危重患者,会诊医师和辅助检查科室医(技)师在接到急会诊邀请后,未在10 分钟内到达现场诊查患者。
3、医务人员在为患者诊治、发药过程中聊天、打手机。
4、门、急诊护士未及时将门、急诊危重者转送至急诊科、病
区。
5、首次开展的新手术、新疗法、新技术未按《新技术、新项目审批备案制度》相关规定执行而擅自实施。
6、违反相关规定使用***品、医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及放射性药品。
7、将院内讨论的有关患者的情况擅自不负责任地向患者或其家属透露。
8、不负责任地解释其他医务人员的工作,造成患者或其家属误解。
9、违反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
10、出现医德医风问题。
㈢、诊疗规范
1、门、急诊医师对于经3 次就诊仍难以明确诊断的患者未请上级医师复诊。
2、危重患者到达急诊科后,未在3分钟内开始抢救。
3、会诊医师未按规定书写会诊记录或未诊查患者进行“电话会诊”、“病历会诊”。
4、门、急诊医务人员对危重患者未实施首诊负责制。
5、门、急诊医师未见患者即开具“住院证”或病房医师不看患者即开医嘱。
6、三级医师查房不及时或记录签字不及时。
7、病情突然恶化且初步处理效果不佳时,未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
8、对疑难病历未及时提请科内、科间、院内、院外会诊。
9、需马上执行的医嘱未向护士交待清楚,导致延缓执行。
10、对危重患者未做床旁交接班或未将危、重患者的病情、处理事项记入交班记录。
11、临床医师迟报、漏报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