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相关规定.doc

格式:doc   大小:102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相关规定.doc

上传人:cby201601 2018/1/21 文件大小:10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相关规定.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铁路隧道设计规范相关规定资料
一、围岩类别的确定
(一)根据岩体特性分六级
Ⅰ:极硬岩,岩体完整
Ⅱ:极硬岩,岩体较完整,硬岩,岩体完整
Ⅲ:极硬岩,岩体较破碎;硬岩或软硬岩互层,岩体较完整;较软岩,岩体完整
Ⅳ:极硬岩,岩体较破碎;硬岩,岩体较破碎或破碎;较软岩或软硬岩互层,且以软岩为主,岩体较完整或较破碎;较软岩,岩体完整或较完整
Ⅴ:软岩,岩体较破碎至极破碎;全部极软岩及全部极破碎岩
Ⅵ:受构造影响很严重呈碎石、角砾及粉末、泥土状的断层
(二)铁路隧道围岩分类
铁路隧道围岩分类,--11。
铁路隧道围岩分类   -10

新围岩级别(级)
围岩主要工程地质条件
围岩开挖后的稳定
状态(单线)
主要工程地质特征
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


硬质岩石(饱和极限抗压强度Rc>6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轻微,节理不发育,无软弱面(或夹层);层状岩层为巨厚层或厚层,层间结合良好,岩体完整。
呈巨块状
整体结构
围岩稳定,无坍
塌,可能产生岩爆


硬质岩石(Rc>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较重,节理较发育,有少量软弱面(或夹层)和贯通微张节理,但其产状及组合关系不致产生滑动;层状岩层为中厚层或厚层,层间结合一般,很少有分离现象;或为硬质岩石偶夹软质岩石。
呈巨块状或大块状结构
暴露时间长,可能会出现局部小坍塌,侧壁稳定,层间结合差的平缓岩层,顶板易塌落


  硬质岩石(Rc>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较重,节理发育,有层状软弱面(或夹层),但其产状及组合关系尚不致产生滑动;层状岩层为薄层或中层,层间结合差;多有分离现象;硬、软质岩石互层
呈块(石)
碎(石)状
镶嵌结构
拱部无支护时可产生小坍塌,侧壁基本稳定,爆破震动过大易坍塌

   
软质岩石(Rc=15-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较重,节理较发育;层状岩层为薄层、中厚层或厚层,层间结合一般。
呈大块状,砌体结构


硬质岩石(Rc>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极严重,节理很发育;层状软弱面(或夹层)已基本破坏
呈碎石状
压碎结构
拱部无支护时可产生较大的坍塌,侧壁有时失去稳定
软质岩石(Rc≈15-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节理发育。
呈块(石) 碎(石)状,镶嵌结构


岩体:软岩,岩体破碎至极破碎;全部极软岩及全部极破碎岩(包括受构造影响严重的破碎带)
呈角砾碎石状松散结构
围岩易坍塌,处理不当会出现大坍塌,侧壁经常小坍塌,浅埋时易出现地表下沉(陷)或坍塌至地表
土体:一般第四系坚硬、硬塑粘性土,稍密及以上、稍湿至潮湿的一般碎、卵石土、圆砾土、角砾土、粉土及黄土(Q3、Q4)
非黏性土呈松散结构,黏性土及黄土呈松散结构



岩体:受构造影响严重呈碎石、角砾及粉末、泥土状的断层带
黏性土呈蠕动的松软结构,砂性土呈潮湿松散结构。
围岩极易坍塌变
形,有水时土、砂常与水一齐涌出,浅埋时易坍塌至地表。
土体:软缓状黏性土、饱和的粉土、砂类土等
注:1、层状岩层的层厚划分;;厚层: -1m;中厚层:~;薄层:;
2、风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