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ppt

格式:ppt   大小:163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ppt

上传人:huiwei2002 2018/1/21 文件大小:16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四讲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辩证的唯物论——马哲的逻辑起点
1
导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总结起来说就是辩证唯物论的“三观”“两原理”
“三观”: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实践观、意识观
“两原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的世界统一性
2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物质观
唯心主义:物质是一时的产物和表现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物质是某种具体事务,物质是原子或基本粒子
恩格斯对物质概念的说明
“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物质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来源于我们能够感觉到的东西的抽象
是各种实存物质的共同属性
物质作为概念是在人头脑中、意识中的存在
3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列宁对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就是说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不依赖人们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他的客观实在性
列宁对物质的科学定义说明:
哲学的物质范畴是通过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来界定的
物质定义的内涵是客观实在,体现了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
物质是可以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所认识的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贯彻和体现了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
4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重要意义
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批判了唯心主义的物质观和二元论的物质观
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批判了先验论和不可知论
坚持了物质与物质形态、哲学的物质范畴与具体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法,克服了以往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用个别、个性代替一般、共性的形而上学的缺陷。
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反对了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5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三对范畴: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物质与运动
运动:被理解为物质的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形式:五种基本形式,低级是高级的基础,高级包含低级并由低级演化而来,各种运动形式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绝对的
唯心主义——脱离了物质谈运动
形而上学——脱离了运动谈物质
6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三对范畴: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运动和静止
静止: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及其意义:对立统一、绝对相对、整体局部、相互渗透
运动时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局部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变化,是运动过程中的某种稳定状态。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相对主义、诡辩主义、形而上学不变论
7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三对范畴: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时空: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即一维性或不可逆性。
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即三维性。
8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坚持物质本体论,反对实践本体论”
1、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本质含义:
实践是人(能动的)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具有感性的即物质性的性质和形式的客观活动。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所特有的)
生产实践是人类生存的根据,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规定和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使人成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
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包含着精神活动而不能归结为精神活动
基本形式:生产实践、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9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2、实践的主体、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实践由主体、客体、中介组成
主体: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其社会结构有个人、集团、社会、人类四种形式
客体: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有自然、社会、精神三种形式
中介:是指把主客体联系起来的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主客体同时改造发展与完善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