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提高企业资产效能
摘要: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快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国家的各项基础工程建设都在大力度的投入。而基础工程施工的工程机械设备作为企业及公司的固定资产,它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在不断的鞭策企业及公司对于自身设备技术管理水平提出更高、更新的管理要求。
关键词:现状、设备管理体系建立、思想的提升、制度完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施工企业如果想要在自己本行业内独占鳌头就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严格职责划分、狠抓落实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同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逐步培养设备技术管理的新思想、新理念,从而更大程度上的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及完好率为企业及公司创造更大的效益。
当前设备管理仍然面临着很多的难题。首先是在整个企业中对于施工设备的管理重视程度较为淡薄,目前很多企业高层管理者对机械设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自上而下设备管理水平系统的提升。
其次是施工设备管理职责不明权限不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设备的使用及管理混乱,造成设备资产流失、损坏、重复购置现象较为明显。
再次是缺少专业的设备维修技术人员,随着岁月的流失所投入使用的设备在不断的老旧,而由于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较为严重,在使用过程中无保养或少保养的情况大量存在,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加大了设备的损耗和折旧,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
。同时设备修理及更新不及时导致待修机械数量不断增多,为完成生产施工任务带病作业更使得很多设备提前报废。
为加大设备的管理力度,提高设备整体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资产效能。在借鉴优越管理经验的同时还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设备管理体系,不管任何组织机构任何人都必须从思想上完全扭转以前的不重视状况,设立自上而下的多级设备管理机构网络框架图,明确规定各管理层具体的工作内容,分别按照职责要求认真开展工作,为企业的设备管理提供组织保证。同时还必须形成和完善各层设备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管理制度,在划归部门指定专人进行设备管理的同时还必须建立设备运行及维修人员双重责任的管理体制,保证每台设备有人管、每个故障责任有人担,构成基本的设备管理模式。
狠抓落实行之有效、严格规范的设备管理制度。把定期维修、检修制度作为设备管理的保障。除了对每台设备按照其安全标准和技术特性制订日常维护及定期检修制度外,还必须详细规定设备维护检修的周期、内容和要求,并建立规范的设备档案,完整记载设备的技术参数、检修记录、维护记录和技改内容来作为设备管理的基础性技术资料。
同时以设备的日常巡视、检查制度为基础。日常性的巡视检查可以实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随时发现异常现象,及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做到未雨绸缪,从而防止设备出现的突发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
。
还必须加大设备事故分析和责任追究制度依据。对于设备出现的事故,要由设备管理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详细调查和认真分析,严格执行“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明不放过,广大职工受不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责任人不受到处理不放过,决不允许互相扯皮推脱责任,决不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不了了之。如果设备事故损失很大,则必须在企业内部成立专门事故分析和处理小组以严格查找设备事故原因,加强设备的管理工作。
把设备维修维护费用作为单位及个人的定额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