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的叔叔
于勒
——莫泊桑
1
1、了解文学常识,识记常见字词
2、理清作者思路,明晰故事的发展过程
3、学习通过语言、行动、神态描写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4、理解文中表现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2
莫泊桑(1850—1893)
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等。
关于作者
3
读准下列画线字的读音。
拮据( ) 栈桥( )
煞白( ) 撬开( )
诧异( ) 牡蛎( )
别墅( ) 皱纹( )
褴褛( ) 阔绰( )
女婿( ) 嘟囔( )
jié jū
zhàn
shà
qiào
chà
mǔ lì
shù
zhòu
lán lǚ
chuò
xù
dū nɑng
检查字词积累
4
解释下列词语。
拮据:
煞白:
呆直:
郑重其事:
十拿九稳:
褴褛:
缺少钱,经济境况不好。
由于恐惧、愤怒或某种疾病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脸上表情死板;发愣。
比喻很有把握。
衣服破烂。
说话做事时非常严肃认真。
5
其俱决褛
皇堪煞名
《同步探究》P32页第2题
6
小说三要素:
文学常识我抢答: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
7
阅读课文:
要求:
1、了解于勒的经历变迁、知晓其基本情况
2、画出文中全家对于勒不同的称呼词语。
3、思考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称呼?
8
流浪汉于勒主要情况调查表
姓名
于勒
性别
男
籍贯
法国哈佛尔
主要
经历
法国时期
没钱,行为不端、糟蹋钱
美洲时期
经商发财,去南美旅行
流浪时期
不愿返家,以卖牡蛎为生
主要社
会关系
哥嫂菲利普夫妇、侄子若瑟夫、两个侄女、二侄女婿
于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9
对于勒称呼的变化
法国时期
美洲时期
流浪时期
全家人
克拉丽丝
菲利普
若瑟夫
全家的恐怖分文不值
全家惟一的希望;正直
的人,有良心的人
好心的,一个有办法的人
这个小子,贼,讨饭的,流氓
叫人多么惊喜
这个家伙
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态度变化的表现
赶于勒
盼于勒赞于勒
见于勒躲于勒
(穷) (富) (穷)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