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
: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1)结构性(2) 差异性(3)整体性(4) 可变性
:(1)城市是人类聚居的形式之一(2)城市是一定区域的中心(3)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摇篮(4)城市是一种社会的活动方式
4. 城市化的四个含义:①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②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③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④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弗里德曼:城市化Ⅰ:人口和非农业活动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城市化Ⅱ: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
(以上两个二选一记一个)
:战后,.
:70 年代,不仅中心市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向外迁移,,人们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国外学者将这一过程称之为逆城市化.
:(1) 80 年代(2)积极调整产业结构(3)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以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4)国内外移民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是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进行全面规划。(第二章)
第三章城市规划及其发展
1. 城市规划的实质:达成社会公共利益和协调各种利益集团矛盾的手段.
城市规划是一项重要的政府职能: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审批管理是政府行为,是一种准立法行为,是政府意志的体现.
2..城市规划的任务: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状态,统筹安排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1)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2)合理和有序地配置城市空间资源;(3)城市运行的支撑体系;(4)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规则,确保各项建设活动与城市发展目标相一致。
3. 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1)城镇体系规划:包括全国、省(自治区)以及跨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时统一安排. (2)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总体规划应首先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总体规划纲要,经批准后,,大城市可以编制分区规划,,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对总体规划涉及的各项专业规划进一步深化,单独制定专项规划. (3)详细规划: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4.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等级:(判断题)
⑴甲级城市规划编制单位承担城市规划编制任务的范围不受限
⑵乙级城市规划编制单位可以在全国承担下列任务: ①20万人口以下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种专项规划的编制(含修订或者调整);②详细规划的编制;③研究拟定大型工程项目规划选址意见书;
⑶丙级城市规划编制单位可以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担下列任务:①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和修订;② 20万人口以下城市的详细规划的编制;③ 20万人口以下城市的各种专项规划的编制;④中、小型建设工程项目规划选址的可行性研究。
5. 城市规划行政体系:①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国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②各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同级政府负责,上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下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
6. (1)索里亚·玛塔(西班牙工程师)的线形城市理论:线形城市就是沿交通运输线布置的长条形的建筑地带,“只有一条宽500米的街区,要多长就有多长——这就是未来的城市”. 城市不再是分散的点,而是由一条铁路和道路干道相串联的、连绵不断的的城市带,。
“线形城市的基本原则”:城市建设的一切其他问题,.
(2)戈涅(法国建筑师)的工业城市
工业城市:,1917年《工业城市》.对整个城市规划最大的影响是:强调了城市功能划分。
:提出城市四大功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
马丘比丘宪章,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