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03-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doc

格式:doc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03-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doc

上传人:Ailsa 2012/5/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03-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三、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文学文化常识是语文各层级能力的"背景"知识结构。高考对该考点内容的考查虽"浅显",但面广。如:
[例1]写出下列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任选两题)
(1)中国古代"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___、___、___、___。
(2)"文房四宝"是对___、___、___、___四种文具的统称。
(3)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第三名分别称为___和___。
(4)我国农历采用"干支"纪年,1995年是农历___年,1996年是农历丙子年,1997年是农历___年。
[答案](1)《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2)笔、墨、纸、砚
(3)榜眼、探花
(4)乙亥、丁丑。
[简析]本题共设12个填空,涉及古代科举、历法及其他文化常识。知识虽浅湿,但面较广。
[例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B令嫒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都很感谢您。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维妙维肖、栩栩如生。(1994年高考试题)
[答案]D。
[简析]该题集中对传统礼貌称谓进行了考查。此类题要求考生对某一文化常识有比较多的了解,这与例1的要求有些不同。A项中的"家母"是与他人对话时,对自己母亲的称呼。B项的"令嫒"是对他人女儿的尊称。C项中"令尊"是对他人父亲的尊称。
[例3]写出下列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任选两题)
(1)"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___、南岳衡山、西岳___、北岳恒山、中岳___。
(2)《四库全书》是乾隆年间纂修的一部丛书,共收古籍3503种,按照___、___、___、___四部分类,所以称为"四库"。
(3)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剧中人物分别由生、___、___、___四种角色行当扮演。通常所说的"末",归入"生"中。
[答案](1)泰山、华山、嵩山。
(2)经、史、子、集。
(3)旦、净、丑。
[简析]本题共设10个填空,涉及古代地理、戏曲等文化常识。该题又一次证明高考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是"浅"而广。
为便于考生复****特对部分"与重要文学作品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罗列如下。
1古代文体
(1)诗词曲
诗、词、曲是古代诗歌的三大类。
诗。古代的诗可分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古体诗是指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的诗,近体诗是讲究格律、有固定格式的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代产生近体诗以前的诗,句式大体整齐,也要押韵,但在字数、句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可以算一种自由体。诗的每一句有几个字,就称为几言。按言分有四言诗、五言诗(简称"五古")、七言诗(简称"七古")、杂言诗(诗中各句字有多有少)等。如《硕鼠》为四言诗,《石壕吏》、《饮酒》为五古,《琵琶行》为七古,《梦游天姥吟留别》为杂言诗。
广义地说,楚辞和乐府诗也都可算作古体诗。
楚辞:原指楚地歌辞,经屈原创造,成为一种有浓厚色彩的新诗体。篇幅、字句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多用方言,大量用语气词"兮"。如《涉江》。
乐府诗:"乐府"原指掌管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和采集歌词的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开始建立),后来也指采集来配乐的歌词及后人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所写的作品。乐府诗一般是杂言,也有五言、三言、四言、七言等。最早的乐府主要是民歌,如《木兰诗》、《孔雀东南飞》。汉代以后的文人,如曹操父子、李白、杜甫摹仿乐府写的诗也不乏佳作,白居易的"新乐府"(《卖炭翁》是其中一首)更反映了乐府诗的发展,写时事、创新题。他们的作品都继承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语言通俗明快,富有音乐性。歌、行、曲、引、吟、叹、怨、操等都是汉魏南北朝乐府诗题,并沿用后代。
近体诗:近体诗是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当时为了与过去的非格律诗加以区别,称格律诗为近体诗或今体诗。
近体诗又分为律诗、绝句、排律三种。
律诗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叫一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偶数句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每个字用平声(相当现代汉语的阴平和阳平)还是用仄声(相当现代汉语的上声和去声)都有规定。如《过故人庄》是五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七言律诗。
绝句又叫截句、断句,因其形式很像截取律诗的一半。或五言,或七言。每首四句,二、四句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句中各字用平声还是仄声也有规定,绝句用不用对仗都可以。如《送元二使安西》、《十一月四日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