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课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设计:《尚书》.pdf

格式:pdf   大小:1,040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课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设计:《尚书》.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7/2 文件大小:1.0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课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设计:《尚书》.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课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设计:《尚书》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课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设计:《尚书》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附件2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表授课教师111课程名称古代文学(一)开课系部授课对象汉语言文学本科授课类别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授课章节《尚书》引导学生重视尊重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课程思政引导学生树立的积极健康生活态度。激发学生学****传统文化的热情,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育人目标在课前预****阶段,引导学生走进传统文化的氛围之中,唤醒学生的文化认同,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在介绍《尚书》传承的坎坷经历时,引导学课程思政生重视尊重传统典籍、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在讲解《无逸》篇时,劝诫学生不要贪图享乐,树立的积极健康生活态度,同意引导学生感恩父母的辛劳教学内容;本课程始终将激发学生学****古代文学的热情作为重中之重,并借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启发式、讲授式、讨论式、参观教学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网络慕课、视频资源、手段一、课前预****观看学****央视精品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第一集《尚书》,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视频中很简单的几句话,比如“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却能够让现场观众、线下观众饱含热泪?(☆思政要素:引导学生走进传统文化的氛围之中,唤醒学生的文化认同,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尚书》保存流传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尚书》的哪些思想?:如果你能“穿越古今”你想和古代哪部典籍的相关人物进行对话交流,或者向他们请教哪些问题?二、课中实施(一)导入(提问、讨论)——10分钟观看学****纪录片《中国》(第一季)第4集《一统》中有关秦始皇“焚书”的片段,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哪些书是严格遭到禁止的(各国史书,《诗》《书》),哪些书是不禁止的(巫术、医术、农业)?《诗》《书》遭到严格禁止,那么焚书对《诗经》的后世的流传的影响大吗?(不大)为什么?(秦朝二世而亡,时间较短;《诗经》易于记诵)。那么《尚书》流传受到影响了吗?结合《典籍里的中国》请同学们说一说。(经过秦火,《尚书》几乎失传,幸而有秦博士伏生传授《尚书》而得以保存。)?对于《尚书》的流传有何影响。(☆思政要素:引导学生重视尊重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这样一部来之不易的著作,究竟在讲什么内容呢?我们今天就来学****尚书》。(二)《尚书》概况(教授、讨论)——15分钟1.“尚书”的含义《尚书》原本被称作“书”,汉代时因其为“上古之书”而被称为“尚书”。后被立为学官,因此又被称作“书经”,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汉书·艺文志》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讨论思考:在这种史官传统背景下,中国特别重视历史著作的编写,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史籍,这些史籍对为什么今天有什么作用?(鉴往知来,以史为镜)(☆思政要素:引导学生重视历史学****增强学生文化自信。)3.《尚书》内容《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虞书》《夏书》可能是后人的追记,《商书》《周书》则保存了部分商周的史官记录。《尚书》六体:典、谟、训、诰、誓、命。4.《尚书》的传承——20分钟讨论思考:结合《典籍里的中国》的表演,请大家简单梳理以下尚书传承的脉络。·孔子编订·秦始皇“焚书”——失传·伏生传尚书——今文《尚书》·鲁壁尚书——古文《尚书》·永嘉之乱——今、古文《尚书》全部失传·东晋梅赜献书——今文《尚书》与伪古文《尚书》·“清华简”——部分《尚书》再现很好,大家结合视频,基本上梳理出了尚书传承的脉络,但是我们有几个问题要补充明确。①伏生传《尚书》·历史记载:《汉书·儒林传》:“汉书伏生,济南人也。故为秦博士。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亡有,闻伏生治之,欲召。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大兵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八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讨论思考:《典籍里的中国》所讲述伏生故事,与历史记载有哪些不同?(表演中虚构了一些细节,比如伏生人为了家守护《尚书》所做出的牺牲。)启发思考:这样的改编有哪些好处、坏处。(好处:这样改编更突出了伏生的贡献,更具艺术感染力。缺点:容易误导一般观众。)(☆思政要素:引导学生辩证看待问题。)·伏生的作用讨论:《典籍里的中国》中提到:“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这种说法准确吗?从上边这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出伏生的确是汉代传承《尚书》的仅存一线,至关重要。(☆思政要素:引导学生感恩先贤,珍视传统典籍与文化。)②何为“古文”——大篆(籀文)、蝌蚪文、鸟虫书③伪古文《尚书》唐代起,即有人怀疑梅赜所献《古文尚书》的真伪,宋代吴棫正式提出了考辨,以后递经明梅鷟、清阎若璩、惠栋等人进行了严密考证,最后判定这部书是“伪古文尚书”,《孔安国传》是“伪孔传”,这一本子是“伪孔本”。但伪孔本中保存了今文二十八篇,它们是商周文献的孑遗,仍是当代研究古史的珍贵史料。④思考:实际上类似《尚书》这样艰难流传的古籍有很多,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古籍?(☆思政要素:引导学生重视保护古代典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三)代表篇目解读(教授、讨论)——25分钟集体诵读《尚书·无逸》篇,疏通生僻字词。讨论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无逸》篇创作缘起是什么?(周公辅佐周成王时,为劝诫成王而作。)②《无逸》篇的主题是什么?(劝诫周成王不要贪图享乐)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周公是怎么论证的?(引用历史证据,谆谆告诫)《无逸》原文说:“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否则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闻知。’”这段话是在讲什么?(年轻人贪图享乐,不理解父母的辛勤耕作,甚至说父母不懂享乐。)这段话在今天还有没有存在的意义?我们年轻人应该怎么做?(☆思政要素:①引导学生树立的积极健康生活态度,不要贪图享乐。②引导学生感恩父母,弘扬优良品德。)(四)尚书的语言——《汤誓》:“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亡。”讨论思考:这段话反映了民众的什么情绪?《多士》:“告尔殷多士!今予惟不尔杀,予惟时命有申。……尔克敬,天惟畀矜尔;尔不克敬,尔不啻不有尔土,予亦致天之罚于尔躬。”讨论思考:这段话是周王平定管蔡之乱后面对殷商遗民进行的讲话,讲话中周王对于民众的态度如何?(安抚与威胁)《费誓》开场词:“嗟!人无哗,听命。”《秦誓》开场词:“嗟,我士,听,无哗。予誓告汝群言之首。”讨论思考:这两段话在说什么?我们今天还说类似的话吗?:大家在读《尚书》时,感觉其语言如何?(生僻拗口)韩愈《进学解》:“周诰殷盘,佶屈聱牙。”启发思考:大家认为为什么《尚书》的语言会与后世有那么大的区别?对比阅读《尚书·尧典》《史记·武帝本纪》:三、课后拓展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搜索“清华简”中有关《尚书》的材料,谈谈“清华简”《尚书》与***《尚书》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