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04年美加疼痛学会会议及国际疼痛相关论文精华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麻醉科徐建国教授
疼痛基础研究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模型
骨癌痛模型
炎性疼痛模型
微阵列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三种模型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三种模型
神经病理性疼痛不伴神经损伤
脊神经结扎
慢性缩窄性损伤模型
背根神经节中的125种基因和脊髓背角中55种基因的功能性特征分析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机制提供良好的基础
Gambling With Gene Chips
Michael Costigan, PhD   Michael J. Iadarola, PhD
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神经病理性疼痛过程中基因的短暂表达
骨癌痛模型
实验动物:裸大鼠,裸小鼠,猎兔犬。
骨癌部位:股骨、肱骨、跟骨、胫骨。
但骨垢部位转移模型缺乏。
癌细胞种类:纤维肉瘤、乳腺癌和肺癌细胞。
炎性痛模型
腹膜化学刺激
足底福尔马林注射
小鼠钳尾实验
定量温度、压力刺激
骨癌痛、炎性痛和神经病理痛
骨癌痛
炎性痛
神经病理痛
神经传入纤维原SP
无变化
脊髓星状胶质C肥大
广泛肥大
极少见
多见
吗啡止痛
有效
有效
效差
加巴喷丁
偶有效
无效
有效
酸中毒与疼痛
Timothy Brennan观察术后切口周围的pH值
,并且维持至术后1周
人类pH值的变化与此类似(),心源性疼痛(pH=-)
骨转移破骨细胞激活形成细胞外酸性区,表达酸敏感性离子通道(Acid-sensing ion channels,ASICS),导致骨破坏和疼痛
组织酸中毒与慢性疼痛产生的机制
组织酸中毒和损伤部位释放的细胞因子、炎性介质是导致初级神经原兴奋异常的主要原因
手术后切口部位的组织损伤机制与炎症类似
在组织损伤部位有不同介质参与疼痛的产生
受损细胞产生ATP和氢离子
肥大细胞释放5-羟色胺、前列腺素
巨噬细胞释放TNF、IL-1,肿瘤细胞释放ET-1、TGF
传导伤害感受信号的离子通道和受体可通过氢离子激活、敏化
受损神经纤维通过释放降钙素基因相关肽、P物质诱发炎症
这些神经肽类物质诱发外周的神经源性反应,逐步放大,引起系统反应,产生慢性疼痛
Tissue Acidosis and Persistent Pain Mechanisms
Michael Costigan, PhD
二种重要受体
酸相关的通道ASIC3是心源性疼痛、骨转移疼痛等的重要介质
心绞痛缺血模型中受损组织乳酸水平显著升高
乳酸作用于ASIC3通道诱导后续反应
TPRV1受体是有害热能的感受性受体,可以被辣椒素激活,通过氢离子调节,使得疼痛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