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要点.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要点.doc

上传人:cjl201702 2018/1/24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要点.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四川省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
编制要点(试行)
1 总则
编制目的
为实现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目标,结合我省各县(市、区)的实际,规范我省各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统一各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的内容深度,提高我省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质量,特制定《四川省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要点》(试行)。
村庄布局规划的归属和作用
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是县(市、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县(市、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深化和延伸,用于指导县(市、区)域范围内的村庄建设与整治规划。应单独编制。
编制主体和审批权限
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由县(市、区)级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审批。
指导思想
坚持“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环境统筹、社会服务统筹、基础设施统筹”的指导思想。
“因地制宜、宏观调控、统筹发展、规模适度”;
遵从农民意愿,适度集中。
规划原则
依托城镇,城乡统筹;
集约用地,提高效率;
规划引导,重点倾斜;
产业支撑,带动发展;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完善功能,改善环境;
尊重自然,保护历史。
编制依据
县(市、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其它相关的专项规划或专业规划;
《村镇规划标准》及其它有关法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
本编制要点的适用范围
本规划编制要点适用于我省各县(市、区)域范围内建制镇以下的农村地区的村庄布局规划编制。
本编制要点的解释权
本编制要点由四川省建设厅负责解释。
2 村庄布局规划要点
村庄布局规划的作用
编制各县(市、区)域的村庄布局规划,主要用于指导村庄建设与整治规划,并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县(市、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村庄布局规划一般分为总体层面和详规层面。
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属于总体层面,与县(市、区)域体系规划保持一致;村庄建设规划或村庄整治规划则属于建设性详细规划层面。
总体层面: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
(1)、以县(市、区)域城镇体系体系规划为依据,落实县(市、区)域生产力布局规划和村庄布局规划;
(2)、以行政区划调整和“拆村并点、生态移民”规划为依据,提出村庄撤并、迁移标准,明确迁移和保留的村庄的名称、地点、人口及用地规模;落实并调整近远期中心村聚居点、基层村聚居点、新型社区的空间布局;
(3)、重点解决各乡驻地、中心村聚居点、基层村聚居点和新型社区的布点和发展规模;分区拟定村庄的各项建设标准;
(4)、协调安排村庄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区域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拟定配套设施的建设标准,制定共建、共享方案;
(5)、提出区域空间管制规划要求和环境保护规划要求;
(6)、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
详规层面:村庄建设或整治规划
(1)、依据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要点,对村庄聚居点进行综合布局规划或整治规划,落实聚居点的各项用地规划,
(2)、重点解决村庄各项生产生活设施的具体布局;引导村庄进行建设,促进村庄发展;
(3)、统筹安排村庄之间的共享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
(4)、对一般聚居点提出具体的建设、改造措施;对村庄环境整治和农房改造进行规划设计。
村庄具体载体
乡驻地、中心村聚居点、基层村聚居点、新型社区。
依据城镇体系规划确定保留的乡驻地的位置和发展规模;
依据“拆村并点、生态移民”规划和行政区划调整规划,确定中心村聚居点、基层村聚居点、新型社区的位置和规模。
村庄选址
村庄选址条件应当符合建设用地选址的一般性规定。
规划新建的村庄不得在有自然灾害隐患的区段内选址。
村庄布局
村庄布局应因地制宜,尊重历史,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山林植被、河湖水系等自然条件,妥善保护、延续传统文化和历史遗存。
配建要求
《村镇规划标准》配置村委会、支部活动室、科技服务点、文化活动室、医疗点、计生服务站、全民健身设施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市政公用设施;
、托幼、图书室、敬老院、农贸市场等设施的村庄聚居点,应根据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的要求进行区域统筹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