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廉政文化的道家解读.doc

格式:doc   大小:43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廉政文化的道家解读.doc

上传人:840122949 2018/1/25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廉政文化的道家解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廉政文化的道家解读
开篇
宋朝吕祖谦在《官箴》中讲了这样一句话:“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南朝•宋•刘义庆在《世说新语•德行》中也谈:“为官长者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清朝的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进一步指出:“论官常者,曰清也,慎也,勤也。而清其本矣。”把清做为为官之根本。
为官要做到清很不容易。第一,官意味着权,当官意味着掌权。手里一掌握了权,贪点、占点的机会就多起来,而且别人不知道,权在你手里;知道了也无可奈何,你掌握着权。这种情况下,没有一种慎独的精神,难免会堕落成贪客。第二,别人敬畏你手中的权,或者要借助你手中的权,会想方设法地巴结你,向你施放糖衣炮弹。这种情况下,没有一种不以私害公的精神,也难免会被糖衣炮弹击中。第三,你的上级本身私心严重,公私不分,要用你手中的权力达到他私人的目的,会借他自己手中的权力向你施加压力,强迫你为他办事。这种情况下,没有一种无畏的精神,也难免会被压服,为大贪官开放绿灯。第四,我们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终身制”影响还未彻底根除,当了官恒为官,也使得一些为官者慎始怠终,官当时间长了就不象刚开始当的时候那样清正廉洁、谨慎勤奋了。这种情况下,没有一种慎终如始的精神,也难免懈怠下来,在卸任前犯个严重错误而毁一世英名。可见,当清官很不容易。
开篇二
当贪官下场更惨。
一是法律要制裁。对贪官,法律的制裁是最无情的,因为贪官都是知法犯法的人,对知法犯法者,任何法律都会加倍严惩。
二是百姓要唾骂。百姓是当官的一面镜子。留英名在百姓,百姓的口碑就是英名。留骂名也在百姓,百姓的唾液就是骂名。
三是良心要谴责。亏心事做的太多了,会吃不好睡不安的。之所以吃不好睡不安,就在于心灵深处的良心在时时刻刻地鞭笞自己,谴责自己。有一处良心发现,这一辈子都不得安宁,乃至在焦虑重重中积下痼疾,最后早早地结束生命。
四是子孙要埋怨。子孙不是一子一孙,而是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子孙。前辈的罪愆,即使自身没有良心发现,也会遗留给子孙,让子孙在良心中发现。君不见,清代秦大学士游西湖,过岳王坟时的羞愧难堪,乃至“人于宋后羞称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吗?多少代以后,秦氏子孙仍然良心发现。果真有九泉的话,九泉之下的贪官,日子也是非常难过的。
开篇三
这样说来,当官还是努力当清官的好。怎样才能当一个清官?从廉政文化的角度说,诸子百家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论。儒家讲立志,讲修身,讲有畏,讲知耻,讲道德建设道德修养,以此来保证为官的廉政。法家讲刑,讲罚,讲法,讲术,讲势,以此来保证为官的廉政。道家则讲大道从简,讲知足常足,讲不守金玉,讲功成身退,讲圣人之治,讲道法自然等等,以此保证为官的廉政。虽然道家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并没有占据统治地位,但在人们思想观念上,在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却是根深蒂固的。从廉政文化的角度说,道家所讲的这一切,应该说是不错的为官之道。
正篇一 为官方式:大道从简
人们常说欲壑难平。欲壑难平是说人的欲望象一个无底的深渊,永远也填不满。人生而有欲,本是自然之事。问题在欲什么,怎么欲上。贪官欲名,欲利,欲金银财宝,欲洋楼美女,欲荣华富贵。这样的欲,是真正的欲壑,这真正的欲壑,真正填不满。因为有这样填不满的欲壑在面前摆着,接踵而至的便是没完没了的贪、贪、贪,最后贪到地狱的大门口,贪成阎王爷的阶下囚。
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