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她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女作家,曾被马克思誉为“杰出的小说家”。
热爱文学,才华出众,但一生坎坷,命途多舛, 39岁与世长辞。
“我要写一个女主角给你们看,她和我是同样地貌不惊人和身材矮小,然而她却要和作家们所写的任何一个女主角一样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1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
2
文学作品是个人记忆和想象的产物, 作家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经验, 与他的创作活动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
《》是一部带有作者自传性的作品。
夏洛蒂·勃朗特把自己丰富的生活经历和亲身感受融进小说的创作中, 借简·爱这个人物形象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精神和生活。
3
:
,父亲是一名穷牧师,母亲是一位家庭主妇,全家生活窘困。
夏洛蒂排行第三,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4
勃朗特三姐妹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
艾米莉·勃朗特
《呼啸山庄》
安妮·勃朗特
《艾格尼丝· 格蕾》
5
当时的英国已是世界上的头号工业大国,然而,英国妇女的地位并没有改变,依然处于从属、依附的地位,女子的生存目标就是要嫁入豪门,即便不能生在富贵人家,也要努力通过婚姻获得财富和地位,女性职业的惟一选择是当个好妻子、好母亲:男性作家笔下的理想女性则是长相迷人、性格温和、淑女风范十足,集谦卑、牺牲、忘我等品德于一身;
6
夏洛蒂的童年生活很不幸。1821年,母亲便患癌症去世。
父亲是剑桥圣约翰学院的毕业生,仪表堂堂,才智过人。他常常教子女读书,指导他们看书报杂志,使夏洛蒂从小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7
夏洛蒂8岁时,由于家庭经济的拮据,父亲将她与两位姐姐和妹妹艾米莉送进柯文桥女子寄宿学校。
学校的生活条件极差且校规非常严厉,稍有差错就会受到体罚。
寄宿学校经历的一切在夏洛蒂的心灵深处留下了可怕的印象。这家学校日后被写进了《简·爱》中。
罗伍德学校—--柯文桥女子寄宿学校
8
15岁时,夏洛蒂进入伍勒小姐在罗海德办的学校读书,学业结束后为了挣钱供弟妹们上学,她又在这所学校里当了教师。一面教书,一面利用晚上的余暇勤奋写作。
1836年12月,,不料碰了个大钉子。骚塞在回信中毫不客气地对她说:“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在英国没有女作家的地位,你们没有写诗的天赋。”
9
1838年,离开伍勒小姐的学校。为了维持生计, 夏洛蒂离家外出当家庭教师。这段经历为《简爱》的写作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素材。
夏洛蒂把这种独立自主的生活道路安排给了简·爱。小说中的简·爱也以当家庭教师为职业, 收入虽然微薄, 却不用依赖他人。
夏洛蒂亲身体验了作为一名家庭女教师的辛苦与屈辱。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