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
今传为唐代的精摹本,历来已被当作真迹看待。
天下第一行书
“飘如浮云,矫若惊龙”
唐太宗极爱此帖,后将真迹殉葬,没入昭陵。
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王羲之在诗文写作上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的作家。文风清洗,不尚辞藻而多情致。
字逸少。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因为他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后辞官归田,寄情山水。
王羲之
(303--361)
作者简介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修褉时,众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羲之即兴挥毫为此诗集作序,这便是有名的《兰亭集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天时地利人效果发挥极致,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及。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
“序”和“跋”
“序”也叫前言,引言。是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一般介绍成书或成文的经过、写作意图、作者情况等。有自序, 他序。
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宴集序
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再如《滕王阁序》等。
赠序
始于唐代,是亲朋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崇,赞许之辞。如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古人的一种游艺项目。觞:酒杯。众人坐在环曲的溪水边,把酒杯放在水面上任其漂动,停于某人处,即取而饮之,或吟咏诗赋来代替。
流觞曲水
流觞曲水
重点实词与虚词
列坐其次
旁边
信可乐也
实在,真
或取诸怀抱
或:不定代词,有的。诸:兼词,“之于”
放浪形骸
身体,形体
虽趋舍万殊
趋向,取向; 不同
向之所欣
过去,从前
终期于尽
至,及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仍然
修短随化
自然
未尝不临文嗟悼
嗟:叹息悼:悲伤
不能喻之于怀
明白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