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朱仙镇建筑形态与格局.docx

格式:docx   大小:43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朱仙镇建筑形态与格局.docx

上传人:q1188830 2018/1/25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朱仙镇建筑形态与格局.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朱仙镇传统建筑形态与格局的当代衍变
刘永涛发表于2006年第2期《 11-4058/ G2,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

[摘要] 朱仙镇是闻名全国的历史名镇,其传统建筑形态与格局在当代有着文化意蕴层面的颠覆性衍变。该文从民居建筑、公共建筑、建筑格局与装饰等方面作了具体分析,并对相关问题作了思考。
[关键词]朱仙镇;传统建筑;形态与格局;衍变

一、引言
朱仙镇是闻名全载的春秋郑国庄公年间(公元前743—公元前701年)的开封县城邑启封,其遗址就在朱仙镇境内古城村。北宋时,东京(今开封市)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会,这与北宋注重加强漕运有很大关系。据《宋史》载,北宋置汴纲二百,每纲有船30只,合计6000只,分别在汴河、蔡河、五丈河承担漕运任务,其中蔡河年漕运量就在60万石以上。朱仙镇就是蔡河上的一个重要港口。南方陈、颖、许、蔡、光、寿诸州粮食百物都由朱仙镇转运东京,民间俗称运粮河。北宋末叶瘀塞。经元代贾鲁治理后,即可排灌、又可通航,为纪念贾鲁,始称贾鲁河。
贾鲁河的通航,成就了朱仙镇的繁荣,宋朝周邦彦《汴都赋》曾云:自淮而南,邦国之所仰,百姓之所需,金谷财帛,岁时常调,舳舻相衔,千里不绝。舟船从朱仙镇南下,经淮河可远达扬州,华北和西北的山货,均由此南输,江淮粮米、丝茶百货也从此转运开封。当年,朱仙镇的镇区呈不规则的圆形,纵横三里许,周长十里余,有四个大门,贾鲁河水穿镇而过,白日舟楫如林、夜晚灯光似银,茶肆酒楼、饭馆脚店、货栈摊贩、南北京货、琳琅满目,朱仙镇从此跻身于全国四大名镇之列。
虽然今日的朱仙镇早已风光不再、繁华似梦,但该镇的城镇布局和昔日建筑仍然依稀可见,春秋启封遗址、宋代古战场、明代清真寺、
岳飞庙等历史遗存仍然保护完好,一些街巷仍然保留着估衣街、曲米街、炮房街、油篓街、京货街等古老的街名,并且仍然呈现出北宋以[作者简介]刘永涛(1977—),男,汉族,河南杞县人,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艺术理论研究,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志愿者。河南郑州,450007。
来的建筑布局特征。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朱仙镇在全国小城镇建设的高潮中开始实施雄心勃勃的复兴计划,镇上同时启动多项城镇建设工程,1999年修编的《开封市旅游发展规划》也决定要实施朱仙镇名胜区的开发。本世纪初,在小城镇开发的浪潮中,朱仙镇被选定为“第二批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朱仙镇的建设规划又有了新的设想:拓宽改造仿穆斯林一条街、修建清真寺广场、维修清真寺与建民俗馆、建设木版年画民俗村和木版年画一条街等等。建筑形态、功能、结构、类型、用途及与环境的协调等等,都在影响着人们的感官感受和心灵体验,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社会根源,民居建筑、公共建筑、建筑格局与环境往往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朱仙镇这些有着文化意蕴的当代变化值得人们去细细探究。
二、朱仙镇传统民居建筑的当代衍变
1、精神内涵的变异
因是开封的一个重要港口,朱仙镇繁荣时期的民居住宅,住宅的形制、规模和开封大都会的民居建筑几可比拟,古、近代一些官宦、士绅住宅多为传统四合院格局,轴线分明,均匀对称,檐部瓦当、砖磨线角及基部瓦饰都比较考究。这种有着庭院的砖木结构建筑,有一种内敛的含蓄美,对建筑不求其永固,只求现世的庭院内的精美天地,表达出“提供和维护人们
在身心上的安静”[1] (,1966:112)的精神内涵。

建于清道光年间的朱仙镇民居建筑墀头

朱仙镇西大街现遗存下来的一处建于清朝道光二十五年(1845 年)的民居建筑,高大壮丽,是朱仙镇古代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该建筑坐东面西,砖木结构,灰砖蓝瓦。采用传统的“抬梁式”木构架结构体系,沿房屋进深方向在台基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叠矮柱和短梁,成木构架,在木构架之间有横向联系的短梁,在短梁之间安置若干与其成90度直角的椽,起联系构架和承载屋面重量的作用。室内空间用各种隔扇、门、罩、屏等分隔,现存有雕刻细腻的隔扇,为硬木精工制作,以云纹、龙纹、梅花鹿、四季花等为题材。山墙上端两边转角处墀头为垂脊脊饰的重要部分,饰以精美的砖雕,图案是象征吉祥如意的鹤鹿同春,加有垫花,图案形式为花卉连续纹样。屋脊两端向外、向上探伸出翘起的鸱尾,与当地自然环境十分融合协调,使十分庞大高耸的屋顶显得格外生动而轻巧,增添了古镇优美连绵的天际线景观。鸱尾下方,置砖雕花饰,取吉祥之寓意。这种色彩朴实而又高雅的墙体装饰艺术,构图秀美,装饰性极强。


曲径通幽的庭院

虽然像这样的古代民居在朱仙镇已经所剩无几,但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朱仙镇传统民居的特点,即:多以砖木、土木结构为主,在宅地选择、房屋朝向、平面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