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伟大的文化战士
鲁迅
鲁迅(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
主要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热风》《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南腔北调集》《花边文学》《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
“像投枪,像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我们今天又要学习他的杂文---《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
鲁迅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的思路、观点。
2、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来论证论点的写作特色。 
3、学习鲁迅先生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
第一课时
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政府奉行卖国主义政策,实行反革命文化“围剿”,主张“全盘西化”.在左翼文艺队伍中,一些人反对继承旧文化,反对吸收外国文化,,批驳了错误思潮,提倡“拿来主义”.
背景介绍
整体理解——文题研析
假如要你根据这个题目提出一些有关写作内容方面的问题,你会提出一些什么问题?
什么是“拿来主义”?(什么是“拿来”?)
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为什么“拿来”?)
怎样实行“拿来主义”? (怎样“拿来”?)
这三个问题,正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时要彻底弄清楚的重要问题。
整体理解——结构思路
从全文来看,作品哪些段落阐述“什么是‘拿来’”?哪些段落阐述“为什么要‘拿来’”?哪些段落阐述“怎样‘拿来’”?
什么是“拿来主义”——第七段。
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第一段至第六段。
怎样实行“拿来主义”——第八段至第十段。
判断这一内容的语言标志是什么?
第七段段首的“所以”。
研讨问题
一、什么是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和“自己来拿”各强调什么?
运用脑髓:
放出眼光:
自己来拿:
独立思考
鉴别精华与糟粕
独立自主地选择
思考:课文前半部分主要论述什么?
课文前半部分主要批判“送去主义”。
二、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送来”和“拿来”何不同?
“送来”是被动接受,而“拿来”是主动获取;
“送来”的是帝国主义剩余的东西,而“拿来”的是经过挑选的有用的东西.
说说“抛来”、“抛给”各指什么意思?
“抛来”是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无代价的送人或施舍。
“抛给”犹如嗟来之食,意味着轻蔑侮辱,是指帝国主义对我国的经济文化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