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3
文档名称:

9农业经济学第九章农业家庭经营.ppt

格式:ppt   大小:488KB   页数:7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9农业经济学第九章农业家庭经营.ppt

上传人:yzhluyin9 2018/1/27 文件大小:48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9农业经济学第九章农业家庭经营.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九章农业家庭经营
1
农业经营方式一般是指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采取的形式、方法和手段。
——按照经营主体划分: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国营
——按照生产要素划分: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分散经营和规模经营等;
——按照关联程度划分:包括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专业化生产和一体化经营等。
2
关于农业经营方式的争论
自亚当·斯密以来,一些经济学家一直坚信: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加上在利润最大化驱使下的资本主义农场的合理经营,才可以实现农业的商品化与现代化。
马克思经典作家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中的大生产优于小生产,并将排挤与取代小生产。
卡尔·考茨基在1989发表《土地问题》一书中系统论证了农业大生产的优越性,也论证了小生产的地位与前提。
《社会主义和农业》,从农业的特性出发,论证了农业小生产优于大生产。
斯大林:公开批判大卫等人观点,指责“小农经济稳定论”,实践证明,斯大林的一大二公、集中劳动、统一分配的农业集体化模式给苏联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了惨重的后果。
3
注意
农业大生产与小生产孰优孰劣之争通常与农业规模大小优劣混在一起,因为土地经营面积通常是衡量农业经营规模的标志,也是判断农业大生产与小生产的量化指标,但二者有根本的区别。
农业经营规模问题的研究目的是为了确定农场最佳规模,为选择土地面积和投资数量提供依据。
农业大生产与小生产的研究目的是说明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优劣。
4
第一节农业家庭经营的涵义与历史演变
第二节农业家庭经营大量广泛存在的原因
第三节农业家庭经营的兼业化
第四节中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
5
第一节农业家庭经营的涵义与历史演变
一、农业家庭经营的涵义
所谓农业家庭经营,就是指以农民家庭为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家庭劳动力为主所从事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又称其为农户或家庭农场。
农业家庭经营是一种弹性很大的经营方式,可与不同的所有制、不同的物质技术条件相适应,可以与不同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6
农业家庭经营的深入理解
...
它突出了主要经营对象的产业特征,即农业,而不是其他产业
经营主体是农民家庭,主要实行的是家长制或户主制管理,不存在管理分层的内部治理结构
它强调以使用家庭劳动力为主,而不是以雇工经营为主
7
作为社会经济单位的家庭,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经历了许多变化,其农业的家庭经营也在各个历史阶段中多次改变其发展条件和经营内容,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二、农业家庭经营的历史演变
8
在原始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采集和渔猎是人们谋取生活资料的主要方式。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才开始有了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与这种极其低下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是以原始共同体、氏族公社为单位的公有制。因此,家庭本身就是原始共同体,就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基本经济组织单位。
9
在奴隶社会里,起初是家长奴隶制,家庭生产经营首先表现为作为奴隶主的家长支配着全部家产,支配着妻子、儿女和奴隶,家长自己也参加生产劳动。随后是社会范围内的奴隶制,即奴隶主大规模地使用奴隶进行生产劳动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奴隶的反抗,奴隶制趋于瓦解,封建社会生产关系逐渐产生。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