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免疫防龋
概述
免疫防龋-主动免疫
免疫防龋-被动免疫
小结
目录
概述
防龋疫苗免疫途径的研究也是十分重要的,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主动免疫防龋是将防龋疫苗经过一定的途径接种到机体,诱导产生特异性抗体。
被动免疫防龋是指将特异性抗体作用于局部,达到预防龋病的目的。
概述
感染性疾病可以采取免疫学的方法来控制,龋病也不例外。
免疫防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疫苗的研究。防龋疫苗类型包括灭活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多肽疫苗和抗独特型抗体疫苗等。
最新的研究主要针对变形链球菌葡糖基转移酶(GTF)和表面蛋白抗原(Pac,Ag I/II)研制DNA防龋疫苗。这些疫苗已用于动物实验,严格的说尚未进入I期临床实验。
免疫防龋——主动免疫
DNA免疫
嵌合(融合)免疫
基因重组免疫
基因工程重组疫苗是将选定的免疫性抗原蛋白或抗原决定簇的基因编码片段引入细菌、酵母或能连续转化的哺乳动物细胞的基因中,然后以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大量抗原,从而可用以制备只含有免疫原性的纯化疫苗。
基因重组免疫
GTF-SB区与CTB基因工程重组疫苗
Ag I/II 与CTA2B基因工程重组疫苗
Ag I/II A区与GTFs基因工程重组疫苗
1
2
3
转基因疫苗
4
基因重组免疫
I/II A区与GTFs基因工程重组疫苗
GTFs是由1500个氨基酸组成的具有高度同源序列的蛋白质,其N端为蔗糖结合区(sucrose binding,SB),C端为葡聚糖结合区(glucan binding,GB)。SB和GB分别负责蔗糖水解和葡聚糖合成。
Ag I/II包括两个重复氨基酸序列,一个位于N端,富含丙氨酸,称A区,又称唾液成分结合区(saliva binding region,SBR);一个位于C端,富含脯氨酸。
学者们用基因重组方法获得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Ag I/II )的A区与GTF的SB区或GB区嵌合的抗原蛋白,用得到的表达产物免疫兔。
基因重组免疫
基因重组免疫
Ag I/II A区与GTFs基因工程重组疫苗
得到的表达产物免疫兔后发现:
用Ag I/II A区-GB免疫产生的IgG既能抑制葡聚糖的合成,又能抑制变异链球菌对唾液包被的羟基磷灰石的非蔗糖依赖型粘附。
而用Ag I/II A区-SB免疫产生的抗体不能抑制葡聚糖的合成,只能抑制非蔗糖依赖型粘附。
推测可能是抗Ag I/II A-SB的抗体不能进入结合GTFs的催化区,或该抗体不能识别GTFs的构象。
基因重组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