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茶陵县质量发展实施规划
(2016-2020年)
为把茶陵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并加快建设质量强县工作。根据国务院颁布的《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省市质量发展规划,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以“三个转变”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总体要求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三量齐升”(经济总量、发展质量、人均均量)的具体路径,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进供给侧改革,大力实施质量强县战略,不断夯实质量基础,依法严格质量监管,努力提升全县质量总体水平,加快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质量基础。
质量发展的基本方针: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改善民生作为质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把质量安全作为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企业为主,诚信守法。充分发挥企业在质量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增强质量诚信意识,完善质量诚信体系,逐步形成激励守信、惩戒失信的质量信用监督机制。
夯实基础,创新驱动。深化质量技术理论研究,加强质量人才培养,推进标准、计量、认证认可以及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加快技术创新、品牌创新和监督管理机制创新,为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支持。
重点推进,以质取胜。在全面抓好产品、工程、服务、环境四大实体质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重点领域、主导行业和特色产业的质量建设规划和政策扶持,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效益的提高。
发展目标
到2020年,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全县主导产业和产品质量整体素质达到全县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建设一批具有先进水平和带动能力的现代产业集群,促使全县的产品、工程、服务和环境质量整体水平显著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产品质量目标:到2020年,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3%以上,杜绝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建筑建材、烟花爆竹、食品等重点产品质量达到省内先进水平,新增3-5个在国内外市场影响大、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的湖南名牌产品。力争新增1家企业获得市长质量奖、1家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3家以上企业成功上县。
工程质量目标:到2020年,全县建设工程质量整体水平全面提升,重点工程质量达到,人民群众对工程质量满意度明显提高。全县竣工工程质量和安全卫生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主体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其他工程建设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5%以上。全县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竣工验收合格率均达到100%,大中型水利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小型水利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8%以上。
服务质量目标:到2020年,全面实现服务质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水平全面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骨干服务企业和重点服务项目的服务质量达到,品牌价值和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基本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适应。在商贸、物流、运输、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全面实施服务质量国家标准,实现服务质量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重点提升外包服务、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售后服务、信用评价、品牌价值评价、认证认可、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质量,用户满意指数达到85以上;在医疗卫生、文化教育、邮电通讯、旅游娱乐、社区服务、县政公用设施、房地产和物业等生活性服务领域,推进专业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提高社会满意水平,顾客满意指数达到80以上;培育形成一批凝聚茶祖文化特色的服务品牌和精品服务项目,创建一个以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
县级旅游服务名牌企业。
:到2020年,全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和保护,基本关停污染企业,基本解决污水直排米水问题。加强饮用水源沿线生态保护,全面完成米水河道采砂整治,抓好生态绿心开发保护,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工业废水全面稳定达标排放,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到达100%。农村人口饮水基本达到安全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率达到80%,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企业质量主体作用
。企业是质量的责任主体,对质量安全负全责。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安全责任制度,重点落实特种设备安全和食品质量安全两大主体责任。企业的生产经营应当符合法定条件和要求,严禁无标准或不按标准组织生产,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料、添加剂等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