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暑假心得》读后感.doc

格式:doc   大小:62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暑假心得》读后感.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8/1/30 文件大小: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暑假心得》读后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暑假心得》读后感
第一篇:暑假读后感
教育的智慧就是教师的智慧
——读《教育的智慧》有感
暑假时间,我有幸拜读了林崇德教授新著《教育的智慧》,感悟颇深。细细品味此书,自己犹如与一位智者交谈着,他指引着我该如何做人,如何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苦乐观,做一名真正的人师;我仿佛又与一位学者交流着,交流中,他使我明白作为教师要把育人当作宗旨,教书是为了育人,育人比教书更重要。
我们常常说,教育需要智慧。何谓智慧?如果说教育的智慧之源来自于可教的信念,那么,教师智慧的表现则主要靠自身的品格和才学去影响学生。因此,我觉得教育的智慧实际上就是教师的智慧,而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首先得拥有师德师魂,要敬业爱岗、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台湾教育家高震东先生曾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则是神圣”,因为这种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正如林教授在书中所讲到,如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失去了对学生的爱,教师也就失去了人生的乐趣。因此,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首先应该把整个心灵给学生并坚持一视同仁,将神圣的师爱均匀地撒向每一个学生,以感染他们、改变他们、教育他们、造就他们。
除了这种大爱,我也特别认同书中所提到的教师教育观——我的学生一定能成才。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有这样的自信:“我一定能教好学生;我的学生一定会进步,会成才。”这也是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念,只有有这样的教育信念,才能支撑我们去克服一切困难,坚持不懈地鼓励学生获取学****的信心,争取学****的成功。赏识教育家周弘就是我们学****的榜样。当然,这个观点并不是否认学生之间本身存在的差异,成才并不代表每次考试打100分,它的内涵是更为广阔的,正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这就更要求我们老师利用自己的智慧,因材施教,使每个孩子从不同的方面获得不同层次的进步,这才是一名智慧的教育工应追求的价值取向。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詹姆斯曾经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是呀,学生是一个活泼的生命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维与追求,他们比大人更希望得到他人的信任与赏识。对于有布朗行为的孩子,我们更多的是给他们鼓励。在这样的鼓励下,他们不仅会在学****上有所进步,还会再行为上有所改变。没有爱就没有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可以改变甚至影响人的一生。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
拿着这本书,慢慢回味,咀嚼,其实教育的智慧不就是教师的智慧吗?细读这本书,再结合自己的教学,真的有许多需要学****和改进的地方,期待下学期的实践中自己能有所提升。教者需要因材施教,需要自身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教师的师德去感染、去熏陶每一个学生。作为教师的我,通过不断的学****和进取才能领悟到教育智慧的真谛,不断锻炼自己,不断提高自己,促使自己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敏捷的思维,才能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
当然,本书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去细细品读,自己要学****和去实践的也很多,我会一如既往地翻阅本书,做到将书本上有用处的教学方法及思想转化为自己的,提升自我教学水平!提升自我教育理论素养!
第二篇:暑假读后感
爱、承诺与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