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美术论文】吴冠中抽象绘画中的中国精神.doc

格式:doc   大小:5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美术论文】吴冠中抽象绘画中的中国精神.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8/1/30 文件大小: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美术论文】吴冠中抽象绘画中的中国精神.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美术论文】吴冠中抽象绘画中的中国精神
摘要:从上世纪至今,外来美术流派和思想深深影响着中国本土绘画,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况,吴冠中坚持本土并兼收西方,用一生的努力将西方油画中国本土化。吴冠中绘画中所表现的抽象于西方油画中所表现的抽象有着很大的差别,西方人看他的绘画觉得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然而东方人看他的绘画又觉得带有西方艺术的气息。本文就将试图从吴冠中抽象绘画的中西融合来分析吴冠中绘画风格的形成与中国绘画精神的联系。并由此期望我国绘画能够不断前进发展。
绪论:
随着世界各国交流的日益广泛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中国的传统音乐、美术以及文学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剧烈影响,中西融合是艺术家的必然选择,在这条探索融合的道路上,许许多多艺术家为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吴冠中作为中国美术界地位十分重要的一位艺术家,现在关注他的人不断增多。他的一生经历了三个风格阶段,从具象绘画到半抽象半具象再到抽象绘画的艺术成长过程。他将中国国画的东方意蕴灌入到自己的抽象绘画中,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抽象绘画风格。
一、中国画论中的中国精神
1中国画论简介
从中国绘画一开始出现,中国画论就随之而来。中国最早的画论从远古时代就已经出现,在艺术界,大家对绘画是如何产生的观点不一,各有各的道理,例如,劳动说、模仿说、巫术说等。以上说法对中国的艺术起源做了各种解释。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当时的艺术造型和大众审美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实最根本的动因是劳动的改变。在画论的理论著作方面,先秦诸子的著作中隐约可以看到当时的画论零星存在,但是并没有形成全面的理论体系。这表明那是的绘画造型还不能完全代表中国的艺术精神。
到东晋中国第一篇绘画理论著作出现,可以说顾恺之算是绘画理论的鼻祖。其著作中首次提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尽在阿堵中子”的理论见解。在魏晋过后,画家谢赫在其著作《古画品录中》提出了“六法论”,其中在中国占有比较重要地位的是“气韵生动”一说。隋唐五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非常繁荣的时期,特别是当时的唐朝一片繁华,社会思想文化异常活跃。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的绘画理论在当时也非常丰富,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最为出名。直至发展到明清时期,中国的绘画理论专著不胜其数,达到了鼎盛的时期。
中国历代画家总结的所有绘画理论,深刻的体现出中国的艺术精神。所有的理论著作的产生都与其社会背景、和当时的文化离不开,所以说它们也包含了华夏人们的民族精神。

2中国精神的具体现
中国美术在连续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很多带有中国特别审美意识的观点、理论。创新和发展的前提是必须置身于传统的历史行程中,接受历史产生的遗产和学****传统精髓才是必然道路。希尔斯曾说过:“一个社会不可能完全破除其传统,一切从头开始或完全代之以新传统,而只能在旧传统基础上对其创造性的改造。......在其代代相传的过程中既发生种种变异,又保持了某些共同的渊源,相近的表现方式和出发点,从而他们的各种变体之间仍有一条共同的锁链连接其间。”这正告诉我们每个时代所产生的理论和概念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和传统的中国艺术理论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它们是整个中国艺术理论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历代的创新都是在对传统的继承的基础上完成,只不过它们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精华”正是我国历代画家在艺术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