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文档名称:

第10章 贸易及不可贸易商品模型.ppt

格式:ppt   大小:175KB   页数:4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10章 贸易及不可贸易商品模型.ppt

上传人:huiwei2002 2018/2/1 文件大小:17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10章 贸易及不可贸易商品模型.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10章可贸易和不可贸易商品模型(Sachs 29章)
1
导论:不可贸易品引入的意义:
一、定义:是只能在其生产国消费,不能出口和进口的商品。不可贸易商品的出现影响价格决定、生产结构和宏观经济政策效果。
二、不可贸易品的性质:其本国的供求必须平衡,如果供过于求,不能通过出口实现平衡。国内价格与国外价格差异不会导致国际需求的转移。
2
三、不可贸易商品引入分析的重要意义:
当贸易余额变化时,一个经济体的内部生产结构会改变。特别是吸收相对于收入的上升或下降时,经济中可贸易和不可贸易商品的生产组合将趋于变化。因而结构调相对于以前更简单分析框架中更复杂更痛苦。
3
第一节可贸易性及商品分类
一、决定商品可贸易性与不可贸易性的因素:运输费用形成贸易的自然避垒。单位重量价值越高越具有贸易性。黄金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二、贸易保护的程度,关税与配给。人为的壁垒越厉害,贸易的可能性越小。、两种商品的划分是动态的,随自然与人为障碍的消除而发生变化。
大农业、采矿业、制造业为可贸易品;电力燃气水、建筑、交通仓储、零售、宾馆、社区服务为不可贸易品。
4
第二节理论框架: TNT模型(可贸易与不可贸易商品模型)
一、TNT模型的总供给
假设劳动是唯一的投入,各个部门的生产都是劳动投入的线性函数
Qt = a t L t () Qn = anLn ()
L = L t + Ln ()
L = Qt / a t + Qn / an ()
5
生产可能性边界PPF:
这一方程可进一步将不可贸易商品产出表述为可贸易商品产出的函数:
Qn = anL —(an / a t)Qt ()
这是PPF的表达式。见图21-1。
斜率= —(an / a t)= —Pt / Pn. PPF的斜率是以不可贸易商品表示的可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
6
接上页
PPF曲线越陡,可贸易产品与不可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越大。
在TNT模型中通常将不可贸易品表示的可贸易品的相对价格称为实际汇率。有:e = Pt / Pn. = an / a t (21-6)
PPF曲线的斜率等于实际汇率的负值。
在同质商品模型中实际汇率指EP*/P,产品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的比率。
7
二、TNT模型的总需求
这里只考虑消费决策不考虑投资支出。总吸收A为:A = Pt Ct + 。
.分别指可贸易品与不可贸易品的消费水平。每种商品的消费依赖于吸收总水平和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比例为固定的。
8
图21-2
图21-2表示居民的消费选择。其消费选择在OC曲线上。当A低时,支出位于B点,A大时,支出位于D点。OC线对市场均衡的决定有重要作用。
9
三、TNT模型的市场均衡
TNT模型假设, 由于没有不可贸易商品N的进出口,N的国内消费必须等于其国内生产。相反,可贸易产品能够进出口,因此T的消费和生产可以不同。有以下重要关系: Qn = Cn ;
TB = Qt — Ct (21-7),即贸易余额等于可贸易商品的产出超过可贸易商品消费的部分。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