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信息空间的形成和发展.doc

格式:doc   大小:52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信息空间的形成和发展.doc

上传人:aluyuw1 2018/2/3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信息空间的形成和发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信息空间的形成和发展
标签:信息空间
1 与信息空间的形成
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它源于电信网络,的设计者从计算机行业获取了新的基因,,使其从通信网行业中"异化"出来,成为传统电信的"叛逆者"。一出现就表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充满了活力,并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最方便的服务而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青睐,因而迅速发展成为国际性的网络。到了90年代Web的出现,的服务能力,为用户提供了极丰富、极方便的信息服务,为全人类构建了一个新的生存空间--Cyberspace(赛伯空间、信息空间、数字空间、或虚拟空间),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一个新的信息化社会阶段。Web ,使每个用户不仅是一个信息的服务对象,也可以成为一个媒体的制造者和提供者,平等的点对点(P2P)成为人们在信息空间中生存和相互交往的主要模式。
在信息化社会中,人们既要在物理空间中生存和竞争,又要在虚拟的信息空间中生存和竞争。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物理空间中的事物已有了深刻认识,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来适应在物理空间中生存和竞争,能够从事各种正常的社会活动,过着幸福安宁的生活。但是,虽然人类经过了几千年的努力奋斗,物理空间中的生存和竞争仍然面临着许多严重的问题,需要人类去探索和解决。这里要特别提醒大家,虚拟的信息空间中的许多事物和问题大多是物理空间中的事物和问题在虚拟的信息空间中的映像。因此,理解、思考和解决信息空间中的问题常常可以借鉴物理空间中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楚认识信息空间中问题的特殊性,明确区分信息空间中和物理空间中问题的不同之处。
的本性是"连通性"、"自由性",它不是由那个国家,那个公司所建,而是全人类共建的网络。正如物理空间一样,它是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人类应当认识这个新的生存环境,学会适应这个新的生存环境,在可能的条件下去控制和改造这个新环境,求得和谐发展。
是构建信息空间的主要网络模型,但它绝不是"唯一的",更不是"完美无瑕"的。作为信息传输来看,它只是物理空间中实现"普通邮递"业务在信息空间中的映像,当然不具有所有理想业务的属性,特别是不具服务质量(QoS)和安全性的保证。随着资源的丰富,技术的进步,QoS可以提高,安全性也可以提高,但对于它的安全性不能寄与太多的期望。
不是一种像传统电信那样的物理承载网,它是在物理承载网的基础上通过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TCP/IP)协议和软件组建的虚拟网络。,网络建设就分为两种类型的工作:一是用物理设备构建具体的物理信号的传输网络(这恰如建设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另一个是通过协议和软件组成各种虚拟的业务网(这恰如利用铁路、公路等从事各类运输服务公司的工作)。,的连通性,一旦这类网络采用TCP/连通,(内域网)。按其开放的程度,中的连通性,但同时会部分地失去其安全性和对QoS的控制能力。间可以根据其业务合作关系建立起相应的开放性,(外域网)。间的可控通达性、共享性、安全性和服务质量要求。信息化社会的信息空间构成如图1所示。
任何人、单位、所提供的互连、互通和丰富多彩的信息服务,的安全威胁,有时甚至是严重的威胁,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出现后的20多年,使人类的生活和整个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的一些弱点和缺点也日益显露出来:一是它的服务质量,另一个是它的安全和可信。安全漏洞、黑客攻击、身份欺诈、垃圾邮件、蠕虫、病毒,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安全问题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威胁,处理不好就会带来巨大的,甚至不可估量的损失。安全的投资巨大,据估计2008年各网络服务商单用于防治垃圾邮件的费用已达1 400亿美元。人们不断地创制一些新的补丁贴到系统和终端计算机中的软件上来修补漏洞,互联网已成了补丁摞补丁、五光十色的百衲衣了。互联网地址匮乏、业务量陡增,P2P大型视频文件已占全世界网络流量的50%,这里还未将高清晰度视频业务计入。有人预计互联网的载荷能力将在2010年达到饱和。到2012年互联网每月传送的数据量高达20 EB,相当于50亿张DVD的存储量。但新的业务还在不断加入,互联网已经不堪重负了,2009年已有人撰文"互联网的崩溃"[1]。
面对这一形势,我们如何寻求出路?有人提出采用革命性的手段,从零开始,推倒重来,,美国和欧洲都有这类耗资巨大的工程计划;另一些人则主张采用演化的而非革命的办法,认为灵活性和安全性要通过不断地改进来实现。反对推倒重来者认为,,以及几十亿用户,构成了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要想对这一虚拟空间进行彻底的变革将是一个多么浩大的工程!而且任何想要撼动TCP/IP协议的想法和意见都会在国际互联网会议上遭到否决。他们力劝激进派要三思而后行。我们认为,当前的互联网虽然存在安全性、QoS、灵活性等诸多问题,但它已成为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