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初沉池池壁钢筋技术交底 】是由【梅花书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初沉池池壁钢筋技术交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郑州市马头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B标段编号交底日期施工单位初沉池—底板以上钢筋分项工程名称钢筋工程交底摘要页数共页,第页交底内容:一、施工准备(一)、作业条件1、钢筋进场后应检查与否有质量证明文献,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按规格、使用部位、编号分别加垫木堆放。2、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3、熟悉图纸、按设计规定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与否对的。4、钢筋下料要根据图纸进行下料,并手抄料单,经项目主管进行审批、审核。5、杯口处水泥砂浆找平、橡胶板铺设完毕及池壁内侧模板安装完毕后进行池壁钢筋绑扎。6、根据设计图纸及工艺原则规定,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二)材料规定1、钢筋原材:由厂家提供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按规定见证敢样送检复试。当加工中发生脆断等特殊状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查;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2、成型:必须符合配料单的规格、型号、尺寸、形状、数量,并应进行标识。成型钢筋必须进行覆盖,防止雨淋生锈。3、铁丝:可采用20~22#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铁丝切断长度要满足使用规定。4、拉结筋:拉结筋为一级钢直径10mm,间距600×600。(三)、施工机具钢筋加工设备一套、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二、工艺流程(一)、测量放线底板混凝土施工完毕后,重新复核池中埋设定位基准点,防止垫层施工时扰动基准点导致定位不准。假如没有误差或者误差在容许范围内,继续使用该点作为基准点使用,假如误差过大超过设计及规范规定,重新在池中心定位放线,埋设基准点定位桩。经反复校核后上报监理及建设单位复核。经各方确认无误后以该基准点为中心沿半径方向向四面池壁做放射线,用校核后的钢尺一端挂上拉力计,每次以相似拉力在放射线上取点,以控制池壁模板的位置。(二)、钢筋的下料与加工1、钢筋除污钢筋的表面应洁净,在钢筋下料前必须对受污染锈蚀的钢筋进行清理,对盘圆钢筋除锈工作是在其冷拉调直过程中完毕;对螺纹钢筋采用自制电动除锈机来完毕,并装吸尘罩,以免损坏工人的身体和污染环境。2、钢筋调直采用调直机对盘圆钢筋进行冷拉调直,根据施工规范规定,Ⅰ级钢筋的冷拉率不适宜不小于4%,钢筋通过调直后应平直,无局部波折。3、钢筋切断钢筋切断设备重要有钢筋切断机,根据钢筋直径的大小进行选用。切断工艺:将同规格钢筋根据长度进行长短搭配,统筹排料。一般应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减少损耗。断料应防止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积累误差,为此宜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档板。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质量规定:钢筋的断口不能有马蹄形或起弯现象。钢筋长度应力争精确,其容许偏差±10mm。4、弯曲成型钢筋弯曲成型重要运用钢筋弯曲机来完毕。弯曲成型工艺:钢筋弯曲前,对形状复杂的钢筋,根据配料单上标明的尺寸,用粉笔将各弯曲点位置划出。划线工作宜从钢筋中线开始向两边进行;若为两边不对称钢筋时,也可以从钢筋一端开始划线,如划到另一端有出入时,则应重新调整。经对划线钢筋的各尺寸复核无误后,即可进行加工成型。质量规定:钢筋在弯曲成型加工时,必须形状对的,平面上无翘曲不平现象。钢筋弯曲点处不能有裂缝,钢筋弯曲成型后的容许偏差为:钢筋全长±10mm;箍筋的边长±3mm。5、钢筋连接方式(1)根据图纸规定,结合实际状况,池壁水平钢筋连接重要为搭接焊,同一截面处钢筋焊接接头率不不小于等于50%(2)钢筋焊接工艺措施采用持续闪光焊所能焊接最大钢筋直径应符合规定。当钢筋直径较大,端面较平整,宜采用预热闪光焊;当端面不够平整,则应采用闪光一预热闪光焊。试焊、做班前试件;在每班正式焊接前,应按选择的焊接参数焊接6个试件,其中3个做拉力试验,3个做冷弯试验。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按确定的焊接参数成批生产。(3)搭接焊接长焊接前先清除焊件表面铁锈及杂质,并将钢筋焊接部分预弯,使两钢筋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用两点定位焊固定。焊接焊时,焊接长度不不不小于10d。施焊时,引弧应在搭接钢筋的一端开始,收弧应在搭接钢筋端头上,弧坑应填满。多层施焊时,第一层焊缝应有足够的熔深,主焊缝与定位焊缝,尤其是在定位焊缝的始端与终端,应溶合良好。(三)、钢筋的堆放与运送1、钢筋的堆放钢筋堆放场地应坚硬、平整,并铺设槽钢,采用槽钢将钢筋原材垫起,防止钢筋污染和变形。成型的钢筋,应按其规格、直径大小及钢筋形状的不一样,分别进行堆放整洁,并挂标志牌,现场应做到整洁清晰,便于查找和使用。2、钢筋的垂直运送钢筋加工成型后由塔吊进行垂直运送,在吊运钢筋时,对较长的钢筋应进行试吊,找准吊点,必要时用方木或长钢管加以附着,严禁吊点距离过大,导致钢筋产生弯曲变形。3、钢筋的绑扎(1)准备工作钢筋绑扎前,应查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与否与配料单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为了使钢筋绑扎位置精确,应先划出钢筋位置线,施工时严格按照控制线绑扎。(2)钢筋绑扎底板钢筋绑扎次序为:钢筋支撑→竖向钢筋→横向钢筋→水渠及走道板钢筋池壁、走道板及水渠钢筋的接头位置、锚固长度、搭接长度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规定,钢筋绑扎完毕后应固定好拉筋、撑铁及混凝土垫块,以杜绝出现露筋现象,同步要控制内外排钢筋之间的间距,防止钢筋保护层过大或过小,浇筑砼时必须安排专人看护钢筋,以保证钢筋绑扎质量。钢筋绑扎时要采用反向绑扎,保证扎丝的头留在墙钢筋的内部。三、控制钢筋偏位的措施钢筋绑完后,由于固定措施不到位,在浇完混凝土后往往轻易出现钢筋偏位、保护层厚度不够等现象,必须采用对应的措施。板筋:重要是面筋下坠的问题,对面层钢筋更关键是绑扎成型后不要踩踏。且在绑扎成型的钢筋上面铺设专用通行的走道板,防止人员来往踩踏导致面筋错位及弯曲变形。四、钢筋成品及半成品的管理钢筋半成品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现场钢筋绑扎的质量与进度,施工中应抓好半成品的管理,半成品的加工按现场的施工流向和进度加工,加工好的半成品按绑扎次序挂牌堆放,并实行发料、领料登记制度,以便查询及追溯。钢筋成品亦要加强管理,严禁蹬踩,面筋(尤其是直径较小的负筋)要加以保护,保证钢筋几何形状,不得使其变形,影响工程质量。五、钢筋工程质量容许偏差及控制措施1、钢筋绑扎分项工程容许偏差见下表:-1序号项目容许偏差(mm)1网的长、宽±102网眼尺寸±203骨架的宽及高±54骨架的长±105箍筋间距±206受力钢筋间距±10排距±57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基础±10柱、梁±5板±32、钢筋工程质量控制重点钢筋工程质量控制重点为:①检查钢筋的型号、直径、根数、间距与否对的。②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搭接长度与否符合规范规定③检查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与否符合设计规定。④钢筋绑扎与否牢固,有无松动变形现象。⑤钢筋位置的容许偏差,不得不小于规范的规定。3、钢筋工程质量控制措施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应从原材料进场、半成品加工质量、绑扎安装成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成品保护等环节进行全面控制,保证施工质量。根据图纸、规范规定进行钢筋翻样,并运用计算机进行优化,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查对无误后,交现场加工。钢筋绑扎前应查对钢筋的型号、形状、尺寸和数量与否与料单相符,如有错漏必须立即纠正增补。在施工过程中实行作业班组质量检查员、专业工长、项目质量检查员跟班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绑扎复杂构造部位钢筋时,须先逐根研究钢筋穿插就位次序,确定合理的支模和绑扎先后次序,减少绑扎因难,保证施工质量。钢筋绑扎完毕后及时报验监理及甲方单位,进行复核,发现不合格及时整改,保证底板钢筋按照图纸及规范规定,高质量完毕施工。签字栏交底人审核人接受交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