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烟台市金地澜悦杯十佳文明家庭评选候选家庭展示
烟台市"金地澜悦"杯十佳文明家庭"评选候选家庭展示(四)
由烟台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妇联、烟台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烟台广播电视报承办,金地集团烟台公司全程冠名的烟台市"金地澜悦"杯"十佳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日前正式启动,自8月18日起,烟台广播电视报连续四期对20户候选家庭相关事迹进行展示,本期是最后一期。9月15日,烟台广播电视报将刊登"十佳文明家庭"评选选票,欢迎踊跃参与!
第16号家庭
家和万事兴真情创和谐
--栖霞市实验小学范卫华家庭事迹材料
范卫华是实验小学的一名老师。谈起她很多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这不仅是因为她有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更主要的是她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结婚十几年来,他们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是爱的港湾。
爱岗敬业,家庭和睦
范卫华的丈夫是市委办公室的一名干部,自从工作以来,他敬业爱岗、踏实肯干,多次获得上级表彰。2008年被评为栖霞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2009、2010年度荣获全市新闻宣传工作三等奖。他以身作则,身正为范,在工作单位树立起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形象。由于工作的性质,他有时工作又忙又累,当他披星戴月地返回家里时,经常是精疲力竭了。作为在教育一线的妻子,范卫华总是给丈夫以理解和支持,让他能够对工作充满热情。
作为丈夫也深知妻子的辛劳。他既是妻子生活的好伴侣,也是妻子工作的支持者。为了支持妻子的工作,不让妻子因家务而分心,丈夫主动承担家务,把家庭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他总是激励妻子努力取得一个又一个业绩。2009年,范卫华获得"栖霞市师德标兵"光荣称号;2010年,她被评为栖霞市"小学课程与教学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被学校评为"十佳班主任"。她所指导的学生也在省、市级作文竞赛中连连获奖。在学校,她是学生尊敬的好老师,在班级里,孩子们感受着家的温暖,感受着她发自内心的爱。
工作中,夫妻两人积极进取;生活中,他们更是携手并进。他们相互体谅,从不把工作上的烦恼带回家。在处理家庭事务时,夫妻平等对待,共同商量。斗转星移,12个寒暑两人相依相伴,从没红过一次脸,从没斗过一次嘴。
孝敬长辈,关爱子女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在他们家中表现得更加细致入微。十几年的共同生活,他们夫妻俩已经达成了一个不用言语的共识,那就是:互相尊重彼此的父母和长辈。每逢节假日,一家人总是经常回到老人身旁,帮老人做家务,陪他们谈天说地,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每次回家,范卫华总是给老人买这买那,公公婆婆的生日也总是不忘带上让老人满意的礼物。作为丈夫,回到岳父家第一件事就是系上围裙下厨房,老人见了总是乐呵呵的。范卫华经常说,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老人为子女付出的一切,他们这份沉甸甸的爱需要我们用一生来回报。
提起他们的儿子,更是受到同事和邻里的夸奖。儿子在父母的严格要求下,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兴趣广泛。他常说,长大了也要像爸爸妈妈那样,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邻里互助共创和谐
爱如果仅仅停留在一家人之间,那么这种爱是狭隘的。范卫华一家人深知这个道理,他们把爱延伸到邻里之中。邻里闹纠纷,他们主动帮忙调解,直到大家心平气和;邻居夫妻吵架,他们总是及时说和,化解暴风骤雨;邻居孩子没人管,两口子就领回家盛情款待,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到老人上下楼梯,他们会主动迎上去搀扶老人,帮忙提东西…
结婚十几年,他们本着"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的原则与邻居和睦相处,谁家有事他们都尽力帮忙,邻里关系十分融洽。范卫华说:"希望每一个家庭都是文明家庭,这样人与人相处才会越来越融洽,我们的社会也才会越来越和谐。"
第17号家庭
乡亲们都说:"这一家,没得说!"
--福山区高疃镇南村王德燕家庭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算华丽的地方,一个温暖的家。"这首歌,唱出人们对幸福家庭的渴望。在福山区高疃镇南村,便有这样一个人人羡慕的幸福家庭--王德燕家庭。他们夫妻恩爱、互相提携,努力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他们尊老爱幼、热心助人,呵护着浓浓的亲情。
为大家,累得其所
王德燕是高疃中心学校的幼儿教师,她自1987年担任幼儿教师以来,多次被区镇幼儿系统评为先进工作者。1996年她又被村民选为妇代会主任。这样,她更忙了。每天起早贪黑,既要带好孩子,又要把全村的妇女工作抓上去。她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妇女成立了巾帼文明健身队。一开始妇女组织不起来,好多妇女怕跳不好,怕别人笑话。王德燕表示:"只要你出来跳,我就能教会你,跳健身操是锻炼身体,别人怎么会笑话呢?"经过她耐心地说服动员,已有30多人参加到巾帼健身活动中。就这样,镇妇联每年举办的各项文体活动中,高疃南村都能获得好成绩。
王德燕和丈夫柳玉伟还积极带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