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利率改革:谨言慎行.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利率改革:谨言慎行.doc

上传人:glfsnxh 2018/2/4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利率改革:谨言慎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利率改革:谨言慎行

摘要利率改革是金融改革的焦点之一,农村利率改革试点表明,要推动中国利率改革,将面临银行利率风险、储户利益保证、储蓄与向资本市场转化三大考验。
关键词利率改革
2003年金融改革备受瞩目,利率改革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也在今年的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在总结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尽管关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议论由来已久,但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的真正开始时间是2001年底。2001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第一份文件,在农村信用社选择8个试点单位进行利率改革试点。2002年末人民银行又发出通知,在全国农村信用社范围内扩大利率改革试点,每省可选择1~2个县市农村信用社进行利率改革试点。但这次利率改革试点的扩大仍然仅限于全国农村信用社系统,而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保持低调,甚至规定,利率浮动的信用社网点只能在其周围100米内悬挂横幅进行宣传,横幅只能打“浮动利率试点单位”的字样,就利率改革的有关内容基本不接受采访,也不对外宣传。
1 农村试点的动因和实践分析
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汤敏曾经表示,农村信用社要走向良性循环,关键是利率问题,只有放开利率,农村信用社才有出路。所谓出路,站在微观的角度讲,是农村信用社能够活下去;站在宏观的角度讲,是能够确保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近年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农村服务网点的收缩、撤并,农村信用社逐渐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而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供需出现了较突出的矛盾。一方面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资金需求增大;另一方面一些金融机构只从农村揽存资金,而不放贷,造成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因此,农村信用社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而这种矛盾无疑为民间高利贷提供了市场。正是考虑到这些情况,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被推上前台,允许其存款利率上浮50%,贷款利率上浮100%。
从过去一年利率市场化试点的实践来看,最直接的成绩便是8地农村信用社储蓄余额出现了大幅增长。但是存款利率上浮能够带来更多的好处没有任何疑义,自然利率高低直接影响到储户的个人收益,但贷款利率能否也同步上浮产生了很大的疑问。我国银行的主要收益来自存贷利差,对各家商业银行来说,吸引和稳定优质的贷款客户较之吸存更难,农村信用社同样如此,而且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方向必然是向农村商业银行发展。高利率吸收而来的存款如果不能以高的利率贷出,那么对农信社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
央行选择农村信用社作为改革试点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打击农村高利借贷,整顿农村金融秩序,确保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中国改革》杂志社对15个省40多个村的调查显示,民间借贷的发生率高达95%,其中高利贷发生频率是85%。抑制高利贷、支持农村金融的出路就在于农村信用社发挥功能,而这就需要提升农村信用社的利益动机。由于农村信用社的特殊的服务对象,给农民贷款,量大面广,单项额度低,自然运营成本偏高,农村信用社缺乏动力。利率浮动可以局部冲销运营成本,刺激农信社的贷款动机,减少资金转移。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浮动后的利率水平与农村资金市场利率水平仍相差1倍左右,而且随着农村信用社的利率调整,民间资金市场的利率也会随之调整,改革的效果必然会打折扣。从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的使用对象来看,主要满足农村种植、养殖业生产性流动资金的需求,对非生产性资金需求和固定资产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