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5
文档名称:

《枣庄运河文化——枣庄运河》运河-流域-枣庄市.pdf

格式:pdf   大小:13,133KB   页数:25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枣庄运河文化——枣庄运河》运河-流域-枣庄市.pdf

上传人:Q+1243595614 2018/2/6 文件大小:12.8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枣庄运河文化——枣庄运河》运河-流域-枣庄市.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枣庄运河文化———枣庄运河
刘春俊
青岛出版社
书名枣庄运河文化———枣庄运河
主编苑继平
本卷主编刘春俊
出版发行青岛出版社
社址青岛市徐州路 77 号(266071 )
本社网址 http:/ / www .qdpub .com
邮购电话 ********** ( 0532) 85814611—8664
传真(0532 )85814750
策划编辑马立玲
责任编辑郭东明付刚刘晓艳
封面设计青岛出版社设计中心
照排青岛海讯科技有限公司
印刷枣庄市教育印刷中心
出版日期 2006 年 6 月第 1 版 2006 年 6 月第 1 次印刷
开本 16 开(640mm× 960mm)
印张
字数千
书号 ISBN 7-5436-3697-2
定价 318 .00 元(全 8 册)
盗版举报电话( 0532)85814926
青岛版图书售出后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题, 请寄回青岛出版社印刷处调换。
电话: ( 0532 ) 85814611 — 8628
《枣庄运河文化》编委会
主任邓滕生
副主任李峰周杰华王亚
委员褚庆方李庆山赵恩法王伟才
苑继平刘正军董运启刘春俊
主编苑继平
副主编王春李修杰沈国栋李景龙
徐民伟文光丁培基沙朝佩
《枣庄运河》卷
主编刘春俊
执行主编李鹰
副主编秦大春张言恒
编辑吴继川李娅丽
枣庄运河

邓滕生
枣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是齐
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7000 多年前, 枣庄的先民就在这里繁
衍生息, 创造了璀璨的地域文化———北辛文化, 并以其鲜明的
特点和深远的影响, 融入中华民族文化之中。奚仲造车、墨子
立说、焚券市义、凿壁偷光、毛遂自荐等等, 许多枣庄人的故事
家喻户晓, 有些已成为汉语成语, 在中华大地上广泛流传。近
代, 因运河航运和煤炭开发再度繁盛, 京沪铁路、陇海铁路———
中国近现代的南北、东西两大交通动脉, 或穿境而过, 或临境而
行, 使枣庄成为经济、交通、军事重镇。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
战、鲁南战役先后在这里爆发。尤其是抗日战争期间, 枣庄儿
女同仇敌忾, 共赴国难, 苏鲁支队、铁道游击队、运河支队等抗
日队伍威震敌胆, 英勇的枣庄人民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许多可
歌可泣的抗敌篇章。
当前, 我国已经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 党的“十
六大”提出了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在
新的历史时期, 研究和发掘枣庄历史文化资源, 对于建设“文化
00 1 š
强市”、打造“运河文化”品牌, 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促进
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 都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基于此, 市委宣传部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编
写了《枣庄运河文化》丛书。
丛书共分为八卷, 包括《枣庄运河》、《枣庄文物》、《枣庄名
人》、《枣庄胜景》、《枣庄民俗》、《枣庄煤史》、《枣庄诗选》、《枣庄
战事》, 近 200 万字。丛书以枣庄运河流域为编写地域, 整合了
00 2 该地域历史、经济、军事、资源、山川、民俗等文化要素。在丛书š
编写上力求真实、准确、通俗, 既遵循科学性、知识性, 也追求可
读性和大众化。
这套丛书特点鲜明: 一是内容丰富。收入了枣庄运河流域
历史文化长河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事件以及具有典型意义
的文物、遗迹和风土人情。二是编写严谨。在丛书编写过程
中, 召开专家研讨会、群众座谈会 20 余次, 广泛征求了专家学
者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参加编写的作者多为长期从事研
究某方面课题的专家, 汇集了枣庄当地一流的编写人员, 融汇
了考古发现和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丛书编写从 2005 年春季
开始,历时近一年半。参加编撰人员全身心地投入, 查阅资料、
调查研究、实地走访、精心撰写、反复酝酿、认真研讨, 先后八易
其稿,倾注了大量心血, 终于成书。三是文图并茂。丛书编辑
收入了大量的珍贵历史照片、实物照片和图解、图示, 尽可能地
生动直观、通俗易懂,体现知识性和艺术性。丛书气势恢弘, 洋
洋大观, 是一部集枣庄运河流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大成的
枣庄运河
力著,必将对枣庄的文化事业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让我们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挖掘、整合
历史文化资源, 不断开辟枣庄文化研究的新领域、新境界, 为发
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枣庄”做出应有的贡献。
2006 年 4 月 26 日
( 作者为中共枣庄市委副书记、市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