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01-2011医药产业经济政策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医药产业也成为我国发展较快的优势产业之一,它密切联系着人类生命与健康。虽然在发展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但是在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改革与更新,提升了我国医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力地推进医药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医药产业;产业组织理论;发展
前言
在产业组织理论的运用下,市场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和市场构造,解决所谓的“马歇尔冲突”的难题,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也由此切实增强了医药产业发展后劲,提升了医药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用世界大约3%的卫生资源,解决世界上22%的人口的医疗卫生健康问题。根据我承受能力,我、广覆盖的路子,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应该是金字塔形,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应是国家发展的重点。
总体概括
医药产业的发展是一项涉及领域广泛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完善和优化政策环境。通过审视当前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白皮书建议,未来医药产业政策应着重夯实创新基础,加速成果转化;支持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积极推进医药分开;积极推进药品定价机制改革;改变药用辅料发展滞后的局面;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医药产业保护角度、社会属性均有其定义[1],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做强做大医药产业,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加快推进医药产业发展。
经济政策分析
近年来,国务院调整药品监管机构,重新划分职,规范医药行业发展方面的政策陆续出台。这些政策的原则是鼓励创新、强化监管,淘汰落后小规模企
,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引致的恶性竞争,提高行业整水平。首先,鼓励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1999年修订《新药审批办法》突出了鼓励创新、加强新药保护的神。首先,延长了l~5类新药的保护期限,其中一类药从8年保护期延长到12年保护期,其它各类新药的护期均有所延长。在新药保护期内只允许取得新药证的企业生产销售新药,其它企业不得仿制,以保护新研制生产企业享受到创新的利益、不致遭受激烈的价竞争。在药品价格管理方面,法规规定新药可以在定时取得更高的毛利率,以使新药生产企业获得更好的润。严格管理和控制新药证书的转让、允许在企业集内进行药品的委托加工和异地加工等一系列措施,将大地改善医药企业的研究生产环境,推动企业对新药发的投入,加快新药的产业化。
“人世”以后,我国药审批正在作重大改变,新药的概念将由原来的“首
在我国生产的药品”修改为“首次在我国上市的药”。【1】这将刺激在我国进行“抢仿”。今后的趋势是,国由重点保护新药转向重点保护专利,这将进一步促进究开发和创新。
其次,限制审批,强制实施GMP。针对我重复现象严重、行业整体素质不高的状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主要举措是通过药品生产企业换证及强制实施GMP(qood manuffacttlre practice:优良药品制造管理规范)认证,提高制药企业进入门槛,限制企业数量。国家药监局规定,2004年6月30目前全国所有药品制剂和原料药生产必须符合GMP要求并取得GMP证书。同时推行的还有GSP(good sLJpplypractice:优良药品流通管理规范)认证。根据认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