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高中历史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df

格式:pdf   大小:1,432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历史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df

上传人:学锋 2024/9/21 文件大小:1.4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历史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df

相关文档

高中历史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热度:
2024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热度:
高中历史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热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
热度: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练习《中外历史纲要(上)》
热度: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测试《中外历史纲要(上)》
热度: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检测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热度:
202X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讲义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热度: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热度: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热度: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高中历史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是由【学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中历史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时空坐标][单元概述]辽宋夏金元是又一个北方民族活跃的时期,分为3个阶段:北宋与辽、西夏对峙,南宋与金、西夏对峙,元朝统一。宋朝强化专制集权,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学术文化成就突出。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更为持久和稳定,呈现出互相交融的趋势。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成就在世界上仍处于领先地位。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程标准: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课标解读:,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王安石变法的必然性。、西夏和金的关系,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宋代民族关系的特点。一、北宋建立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发动兵变夺取帝位,这就是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匡胤即为宋太祖。二、(1)统治者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2)强化专制集权、维护政权稳定。(1)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①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②设诸路转运司综理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③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分别拱卫京师和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2)分散各级机构的权力,使其互相牵制。在中央,由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枢密院又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在地方,包括转运司在内,先后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3)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制定了崇文抑武的方针。①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②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1)积极: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因素,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专制集权。(2)消极:“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制度束缚过死,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保守疲沓的政治风气。[知识点拨]宋代的轻武政策宋代的轻武政策,虽然有效地防止了将领的拥兵自重,巩固了中央集权,但它也产生了不利影响,武官的积极性受到了致命的打击,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国防力量。因此,在对辽、西夏、金的战争中屡战屡败,只能屈辱忍让、纳币求和。三、(1)辽与北宋的和战①北宋统一后,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②后来辽军大举南下,逼迫北宋签订协议,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岁币”。(2)西夏与北宋的关系①北宋又与西北党项族新建立的西夏发生战争,也是屡战屡败。②双方最终达成和议:西夏保持帝号,同时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1)军队不断扩编,导致军费直线上升。(2)北宋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致使官僚队伍也不断膨胀。(3)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财政状况日益恶化。四、(1)宗旨:宋仁宗在位时,大臣范仲淹曾发起一次以整顿官僚机构为宗旨的改革,史称“庆历新政”。(2)结果:新政明显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很快归于失败。(1)时间: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2)目的:富国强兵。:..(3)主要内容①富国方面,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②强兵方面,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4)影响①积极:总体而言,王安石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大笔收入,消除了财政赤字,但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2)消极①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②围绕变法问题,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引发党争,北宋逐渐走向衰亡。[知识点拨]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五、:1127年,北宋被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宋高宗即帝位后退保南方,是为南宋。(1)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和议。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称为“岁贡”。(2)此后宋金之间又发生几次战争,南宋地位稍有上升,不再向金称臣,而是“世为侄国”。[知识点拨]南宋和金的对峙探究点一“重文轻武”——宋代文官政治史料宋太祖留下祖训:“与士大夫治天下”“不杀士大夫及言事者”。古代唯宋朝有此家法。宋真宗亲自写手诏,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派人送给宰相李沆颁布,李沆看后,居然当着使者的面,用烛火将诏书烧了,并让回话:“就说李沆认为不可”,真宗只得收回成命。……在北宋,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是中央最主要的监察机构,官员并称“言官”。台谏官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但台谏官的选择和去留由皇帝:..亲自决定。……两宋共有134位宰相,其中有123人出身科举,涌现学者型官员。——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文官政治的特点。[信息解读]依据史料关键信息“与士大夫治天下”,“不杀士大夫及言事者”;“就说李沆认为不可”,“真宗只得收回成命”;“台谏官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两宋共有134位宰相,其中有123人出身科举,涌现学者型官员”,可得出宋代文官政治的特点。[提示]统治者重文;对皇权形成一定制约;参与决策和劝谏;削弱相权,维护皇权;官员文化素质提高。对两宋文官政治的评价宋代文官制度使传统的“贵族政治、武人政治从此基本上退出了封建中国的历史积极性舞台”;宋代文官制度使权力收纵自如,无尾大不掉之虞;宋代文官制度使书院兴起,学者辈出,经学、史学、文学、科学技术等均甚发达政出多门,效率低下;冗费增多,财政拮据;容易形成党争;头重尾轻,地方凋局限性敝【典例1】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文人弃北趋南[审题指导]①定时空:本题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②抓关键:“县官职位空缺”是关键。③析选项:选项排查分析正误A项北宋过度集权导致地方权力削弱,造成地方县官职位空缺无人履职的现象。正确B项宋代文化教育并不落后。错误C项北宋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士人大多通过科举做官,而且北宋官员众多。错误D项经济重心南移与县官职位空缺关系不密切。错误[答案]A探究点二王安石变法史料王安石大部分的变法都遭到极大的挫折与障碍,到哲宗即位旧党执政时乃全遭罢除。变法是针对时弊的救国大计,然而何以会失败呢?原来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是纯从立法的本身着想,而忽视了执法时在技术上的问题与人事上的障碍。换言之,王安石的变法是偏:..重于“理想”,而忽略“现实”;王安石的个性执拗,他不愿谋求人事上的谅解与妥协,而一意孤行,导致以往拥护王安石的人也变为反对党,造成众论汹汹,孤军作战的局面。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其富国太着重于开源而忽视节流。对于开源的办法,是想得无所不至,虽然在政府并没有聚敛的意思,但在官吏推行时,出入之际,就是难免不发生聚敛之弊。王安石一味重视变法的理论,而忽视吏法,吏治不良,何以行法?科举的改革与太学三舍法都是一种进步的措施,但颁布《三经新义》于学府,实乃多此一举。——摘编自陈致平《中华通史·第五卷·宋辽金史前编》思考:(1)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及其指导思想。(2)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基本原因。[信息解读](1)第一小问,结合所学从北宋国力、面临的统治危机及宋朝政局特点进行阐述;第二小问结合王安石变法富国强兵的目的进行概括。(2)根据史料“忽视了执法时在技术上的问题与人事上的障碍……王安石的个性执拗……太着重于开源而忽视节流……官吏推行时,出入之际,就是……重视变法的理论,而忽视吏法,吏治不良……颁布《三经新义》于学府,实乃多此一举。”从改革的指导思想、执行情况、用人、内部矛盾及个人因素进行概括归纳即可。[提示](1)背景:北宋积贫积弱局面严重;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加深;大官僚大地主势力(保守势力)强大。指导思想:民不加赋而国用足(富国强兵,偏重理财)。(2)原因:改革指导思想与措施实行的偏差;保守派反对,党争严重;用人不当;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王安石个人因素(一意孤行等)。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及评价(1)历史背景①: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尖锐;辽和西夏威胁着北宋的安全,民族矛盾尖锐。:宋初集权导致“冗官、冗兵、冗费”现象,造成并加剧了积贫积弱的局面。:农民反抗斗争不断,财政入不敷出。②。,重用王安石。(2)改革评价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节省了军费开支,提高了军队战斗力。②,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不以改革者的个人命运为转移。,行之有效,推行过程中要用人得当。。【典例2】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至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三冗”问题[审题指导]①定时空: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②抓关键:“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是关键。③析选项:选项排查分析正误A项北宋经济并未衰退,农业、手工业、商业均有发展。错误B项起义频繁不是北宋财政入不敷出的主要原因。错误C项北宋有“冗兵”的特点,不是兵力不足。错误D项是因为北宋冗兵、冗官、冗费问题严重,财政负担过重。正确[答案]D宋代文官政治得以确立的原因两宋时期,文臣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以科举出身为主体的文官队伍成为政治的中坚力量,独具特色的文臣士大夫政治体制得以确立。其主要原因如下::封建土地私有制迅速发展,土地转移和流通的频率加快,租佃契约关系确立,诱发社会结构变化,传统的门阀士族势力退出历史舞台,庶族地主取而代之,平民社会因素开始显现,社会流动性加强,为宋代士大夫阶层登上政治舞台准备了条件。:科举制削弱了门第血统在选官中的作用,增加了寒门士人仕进的机会,使科举考试向整个社会敞开了大门。:宋朝建立初,吸取前代武人拥兵自重而皇权式微的教训,制定了:..“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以儒立国”的政治格局,为宋代士大夫政治的确立提供了保障。:宋代官学、私学数量及规模均超过前代,既提高了社会整体文化水平,也为文官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课堂归纳小结[网络构建][教材必背]“守内虚外”“重文轻武”,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加重了北宋的财政负担。,为挽救统治危机,王安石进行变法,变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并未挽救北宋衰亡的命运。,宋金对峙维持较长时间。:“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他所说的“内患”主要指()[解析]结合北宋初年的史实,可知宋太宗认为“深可惧”的“奸邪无状”的“内患”,指的是唐朝中后期以来的“武将跋扈”。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割据的局面,其最深刻的经验教训是武将权重,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宦官专权、农民起义、外戚干政在唐朝后期虽然存在,但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兵强马壮的军人掌握政权,导致了国家的分裂和动荡,而A、C、D三项所述事务并非威胁封建统治的主要问题,均不符合题意。[答案],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转运使掌管一路的大权。1007年,宋真宗在此基础上陆续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宋真宗这样做是为了()[解析]依据材料中“转运使掌管一路的大权”、“宋真宗在此基础上陆续增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真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转运使权力过重,通过分化事权以相互牵制,故D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北宋初年,宋太祖通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改变了地方分裂割据局面,这与题干中“宋真宗”不符,排除A;削弱相权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强化集体议事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C。[答案],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宋太祖赵匡胤吸取唐末灭亡的教训,实行“更戍法”,加强对将士的防范,以防止武将专权割据,答案为B。经常轮换会出现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现象,不利于增强军队战斗力,加强禁军也不正确,排除A、C。材料与地方专权没有关系,排除D。[答案]B4.“熙宁(宋神宗年号),青苗法取息二分,提举使复以多散为功,遂立各州定额,而有抑配(强制分派)之弊。”这段话反映()、[解析]从材料中的“提举使复以多散为功,遂立各州定额,而有抑配(强制分派)之弊”来看,反映出变法过程中地方官为追求政绩,强制农民借贷,以青苗法作为聚敛财富的手段,故答案为C项,青苗法对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有所损害,但材料信息没有反映,排除A项;青苗法是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的改革措施,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官吏强制农民借贷,没有反映政府帮助农民解除高利贷负担,排除D项。[答案],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916年契丹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契丹国(辽),1005年北宋与辽达成澶渊之盟,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议,北宋与辽、西夏并立;1127年金灭北宋,同年赵构建立南宋,南宋抗战派将领岳飞坚持抗金,1141年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南宋与金对峙局面形成。故小明同学探究的主题是多民族政权的并立,故C符合题意;中华文明的起源、统一国家的建立、繁荣与开放的唐朝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答案]C课后作业(九)一、选择题:..,宋朝兴起。与此同时,周边民族先后建立的辽、西夏、金等政权,与宋朝并立。下列发生于这一时期的事件先后顺序是()①赵匡胤建立宋朝②阿保机称帝③岳飞郾城大捷④澶渊之盟⑤宋金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界限A.⑤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③[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北宋建立于960年,故①发生在960年;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故②发生在916年;岳飞郾城大捷发生在南宋时期的1140年,故③发生在1140年;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④发生在1005年;岳飞班师后,1141年南宋与金最终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故⑤发生在1141年;故按先后顺序是②①④③⑤,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答案]: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末至五代,藩镇割据,国家分裂。北宋建立后,采取了重文轻武的政策,削弱从中央到地方武将的权力和地位,用以维护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不能杀读书人,并不能体现对教育的重视,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文人受理学熏陶,故C项错误。宋太祖是武将出身,故D项错误。[答案]A3.《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乾德三年(965年)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官,”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宋代转运使的职责是负责转运地方的财赋、收入,从而起到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B选项错误,这一措施将全国所有地方的财权收归中央,并非只是剥夺节度使的权力,这不是主要影响;C选项错误,藩镇割据的局面在宋初已经结束,不是该措施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答案]。高层政区官职职能转运使掌财政兼监察提刑按察使司掌司法狱讼路提举常平使掌义仓教恤安抚使掌军事民政据此可知,北宋时期()[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路级别的行政区域设置了多种类型的官职,体现的是对地方权力的分散,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B项正确;官多容易推诿扯皮不利于行政办事效率的提升,故A项错误;由于小农经济的存在,地方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消除了地方军阀的割据势力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地方行政区划的信息,没有涉及中央权力,故D项错误。[答案]B5.《宋会要辑稿职官》卷47载:“通判,州各一人,与长史均理州府之政,无不统治。藩府或置两员,广南小州有试秩充通判兼知州者。”又云:“知州,掌郡国之政令,通判为之二。”这种政治制度革新中通判设立的主要目的是()[解析]北宋时期设立通判主要目的是监督地方官员,通判的职权仅次于知州,说明该措施主要是加强对地方政权的控制,B正确。材料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A错误。北宋并没有革除郡县制,C错误。官僚政治体制在秦朝已经实施,D错误。[答案]、县令大不相同,宋朝州县长官叫“知州”、“知县”,全称“权知某军州(县)事”,“权知”意为暂时主管,“军”指该地厢军,“州(县)”指民政。宋代“知州”、“知县”的设立表明():...[解析]从题干中“知州”、“知县”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的信息可知C项符合题意;题干涉及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而非对宰相权力的分割,选项A排除;宋代地方长官名称的变化不等于行政单位的变化,选项B排除;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地方行政的控制,故D项错误。[答案]《史纲评要》中评论北宋亡于金时说:实王安石有以启之。……安石变乱祖宗法度,当时司马光已言其为害当见于数年之后。该观点()①没有看到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②过分夸大了个人的作用③是正确的,王安石变法触及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④是正确的,王安石变法伤及了百姓的利益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北宋统治的极端腐朽,导致国力衰弱,李贽把北宋灭亡原因归结为王安石变法是错误的,没有看到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即使没有王安石变法,北宋的灭亡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王安石变法之前已经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李贽的说法过分夸大了个人的作用,①②说法正确,故答案为A项。李贽认为王安石变法是导致宋朝灭亡的原因,其理由是“安石变乱祖宗法度”,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此③④说法错误,排除含有③或④的B、C、D项。[答案]“募役法”、“雇役法”,是宋代王安石新法之一。该法废除原本百姓按户等轮流到州县当差役的方法,改为当役者交纳役钱,州县政府出钱募人应役。这一做法()[解析]募役法指当役者交纳役钱,州县政府出钱募人应役,有利于保证农业生产,故C正确;募役法不可能彻底解决北宋的财政危机,A错误;B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错误;募役法指当役者交纳役钱,州县政府出钱募人应役,并非改变农业税征收标准,排除D。[答案]“富国强兵”。为此,他制定的“富国”之法有()①改革科举制度②方田均税法③改组太学④农田水利法A.①②B.①④:...②③D.②④[解析]①改革科举制度,有利于扩大管理阶层,加强统治,与“富国”无关,错误。②方田均税法,是指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以增加政府收入,官僚和地主也不例外,故“富国”之法,正确。③改组太学是教育方面内容,与“富国”无关,错误。④农田水利法使农业增产,达到“富国”,正确。综上所述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答案为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强兵之法C.“三冗”————免役法[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三冗指的是冗兵、冗官和冗费,其对应关系包含了富国和强兵之法,取士之法主要对应的是科举制的改革,故C对应错误,符合题意。王安石为了改变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现象分别采取了富国和强兵之法,故A、B对应正确,排除;免疫法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不愿服差役的民户则按贫富等级交纳一定数量的钱,称为免役钱,这减轻了农民徭役负担,使其可以有更多时间种地,故D项对应正确,排除。[答案],经过王安石变法,“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这反映出王安石变法()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②缓解了财政危机③彻底扭转了积贫局面④缓和了社会矛盾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题目材料“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反映官府的府库充实,这是王安石变法的成效,即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缓解了财政危机,①②正确;王安石的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局面,说彻底扭转了是违背历史史实的,故③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社会矛盾问题,故④错误。综上分析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答案为A。B、C、D均不符合题意。[答案],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解析]依据所学可知,960北宋建立,1127年金灭北宋;960年辽建立,1125金联合北宋灭辽;1038西夏建立,1224蒙古灭西夏,故C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A、B、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答案]C二、,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节选)时期高层政区统县政区县级政区隋、唐前期府、州(郡)县唐后期五代道(方镇)府、州县宋路府、州县材料二贞观元年,按山川形便分全国为十道,形式上虽然是地理区划,其中暗含监察区的意味。开元二十二年在分十道为十五道的同时,在“每道置采访使检察非法”,并让采访使兼各道要州的刺史,定下正式的监察区体制。但地方行政的基本权力仍在州和县。宋初设转运使,以之经度和转输地方财赋,“节次以天下土地形势,伴之分路而治”。在转运使之后,负责监察、司法之职的提点刑狱使,负责治安边防的安抚使,负责储备粮食平抑物价的提举常平使等官员也相应设置。这些官员的衙门通称诸监司,行政管辖地域都称为路,但各监司的路并不尽一致。例如西北地区以转运使而言先仅设一路(后分为两路),而以提点刑狱使而言则分为两路,若以安抚使而言又分成六路。此外,即使有两司的路一致,治所有时也不在一地。州的长官由中央委派朝官担任,多用文人,并且经常调换。与知州同领州事的通判,有权监督和向朝廷推荐本州的官员,甚至举发知州不法。州县不但可直接向朝廷奏事,亦可监察监司。——摘编周振鹤《地方行政制度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初在地方管理上的策略及其主要影响。(2)根据材料,概括唐前期与北宋初期在地方管理上的共同点。[解析](1)策略:根据行政区划简表可知,宋代实行三级管理机制;概括材料“宋初设转运使,以之经度和转输地方财赋,‘节次以天下土地形势,伴之分路而治’。在转运使之后,负责监察、司法之职的提点刑狱使,负责治安边防的安抚使,负责储备粮食平抑物价的提举常平使等官员也相应设置。这些官员的衙门通称诸监司,行政管辖地域都称为路,但各监司的路并不尽一致”可知,路一级事权分散,区划交叉,中心分离;根据材料“州的长官由中央委派朝官担任,多用文人,并且经常调换。与知州同领州事的通判,有权监督和向朝廷推荐本州的官员,甚至举发知州不法。州县不但可直接向朝廷奏事,亦可监察监司”可知,重用文官,相互监督,相互牵制。影响:根据宋初在地方的管理策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事权分散导致官员增加,机构臃肿;重用文官担任知州导致地方军事力量薄弱,相互牵制导致行政效率低下。(2)共同点:根据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可知,通过调整行政区划加强中央集权;根据材料“贞观元年,按山川形便分全国为十道,形式上虽然是地理区划,其中暗含盘察区的意味”“宋初设转运使……‘节次以天下土地形:..伴之分路而治’”可知,以山川形势作为地方区划的原则;根据材料“每道置采访使检察非法”“与知州同领州事的通判,有权监督和向朝廷推荐本州的官员,甚至举发知州不法”可知,皆对地方进行监察。[答案](1)策略:实行路、州、县三级制;路一级组织事权分散,区划交叉,中心分离;重用文官;上下监督,相互牵制。影响:加强中央集权;官僚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下。(2)加强中央集权的方式相似;调整地方层级;分化事权;重视并加强监督;地方区划以山川形便为原则。,回答问题。材料一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材料二王安石变法手段中有一个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的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了王安石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材料三“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真正达到了“尽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的目的。其时,市易司甚至连果实之类都自作经营。——摘编自程念棋《中国历代变法类型及其成败》(1)材料一所涉及王安石变法的法令是什么?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分析推行这些措施的目的。(2)依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变法手段的突出